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6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44篇
内科学   94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642篇
预防医学   57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57篇
  1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正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或终末阶段,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疾病损伤心室射血和(或)充盈能力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或乏力~([1])。CHF是临床重要的健康问题,2013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心力衰竭患者已达450万~([2])。一项系统综述显示,近十余年60岁以上人群中心力衰竭的患病率达到10%以上~([3])。可以预见,随着我国人口结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分析成都市成年男性吸烟者吸烟行为、吸烟量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成都市两城区320名成年男性吸烟者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ils H秩和检验、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分析显示吸烟者更换卷烟后, 吸烟量增加(t=2.327, P=0.021), 焦油量降低(t=-11.251, P<0.001);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学历较低(OR=1.968, P=0.040)、收入较高(OR=2.053, P=0.043)、烟蒂较短(OR=2.366, P=0.010)、尼古丁高依赖(OR=7.143, P<0.001)者吸烟量更大。结论 更换卷烟的吸烟者更倾向选择低焦油卷烟;学历低、收入高、尼古丁高依赖的吸烟者是控烟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3.
目的 了解监护人重视的首个儿童孤独症异常特征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对就诊时间的影响。方法 2012年9月至2014年4月使用自拟《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相关因素》问卷,选取就诊于武汉、海口、柳州和长沙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机构5岁以下孤独症患儿主要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软件录入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5名孤独症患儿男童占85.54%(355人),女童占14.46%(60人),男女性别比为5.9:1;引起监护人重视的首个异常特征出现概率前3位的是语言发育不良、不理人或缺乏与他人交往和重复、怪异或固定动作,分别占20.72%、18.55%和14.94%;首个异常特征出现时间的M值为8~28个月,不同异常特征引起监护人重视的时间不同(χ2=46.64,P<0.000 1);监护人年龄、文化程度、与儿童接触时间及亲密程度、家庭类型、家庭关系等与监护人重视的首个儿童孤独症异常特征无统计学关联。孤独症患儿就诊时间的M值为10.5~33个月,且不同异常特征就诊时间存在差异(χ2=46.10,P<0.000 1);90.74%的监护人延迟患儿就诊,但不同异常特征就诊延迟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46,P=0.579 6)。结论 孤独症患儿监护人重视的首个异常特征主要集中在语言交往交流障碍、社交交往交流障碍和刻板兴趣及行为3个类别,监护人文化程度、与儿童亲密程度等对引起其重视的首个异常特征无影响,监护人重视的首个异常特征对孤独症患儿引起监护人重视和就诊的时间有影响。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曲靖市MSM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0~2013年,采用滚雪球的抽样方法对招募的MSM开展行为学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400人,最近6个月MSM同性肛交、同性商业性行为和异性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00%、5.0%~0、23.0%~13.0%;相应的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为33.0%~83.0%、20.0%~50.0%、9.5%~69.0%;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样本来源于网络招募(OR=23.228,95%CI:5.279~102.208)、接受干预服务(OR=13.255,95%CI:2.958~59.394)这2个因素是MSM安全套使用的促进因素;而本地居住1年或以上(OR=0.200,95%CI:0.037~0.172)是MSM不使用安全套的危险因素。结论 MSM高危性行为比较普遍,但安全套使用率低,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尤其是加强在本地居住1年及以上的MSM的干预,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减少无指征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013年6月入院的孕足月产妇200例,年龄23岁~41岁,平均年龄28.6岁。孕周37+4周~41+3周,平均39+2周。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其中A组为常规护理组,包括常规宣教,护理评估,执行医嘱,监测胎心胎动等;B组为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产程观察与监测,注重导乐分娩,减少分娩疼痛等。比较2组在剖宫产数,难产数,产后出血,产褥病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组在剖宫产数,难产数,产后出血,产褥病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无指征剖宫产,有利于产妇和胎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英夫利昔单抗在治疗炎症性肠病中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炎症性肠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美沙拉秦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英夫利昔单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黏膜愈合率以及复发等情况,同时对影响患者的发病因素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对比结果显示,对照组中治疗有效率为64.5%(20/31),黏膜愈合率38.7%(12/31),缓解率为29.0%(9/31);观察组中治疗有效率为87.1%(27/31),黏膜愈合率58.1%(18/31),缓解率为9.7%(3/3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炎症性肠病临床治疗中,采用英夫利昔单抗的方法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快胃肠黏膜愈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7.
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影响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的主要因素,为大学生乙型肝炎健康教育开展及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和多阶段分层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某大学本科生2135人乙肝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按性别、专业和居住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数据显示该校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约53%,通过对乙肝疫苗接种行为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居住地和专业等因素并未影响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行为。促成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的因素包括:传播途径了解程度、疫苗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做过乙肝检查、家人患乙肝等。结论学校应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尤其是新生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使其主动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58.
阐述护士职业精神的概念与内涵,介绍国外护士职业精神测评工具研究现状,综合论述了护士职业精神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职业因素,并提出构建我国护士职业精神的理论体系和评价方式、倡导护士职业精神培育和营造健康的护理职业环境等建议,为发展我国护士职业精神理论和提高护士职业精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院感管理查房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旨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在做好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基础上,开展院感管理联合查房,比较2018年与2019年实施前后医院感染控制评价指标的变化及管理成效。结果 干预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与正确率、微生物标本采集合格率、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医院感染发生率、手术切口感染率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率、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较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CU的CRBSI与CAUTI感染发生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以院感科主导的MDT院感管理查房模式,能达到部门协同、专业互补之目的,院感评价指标改善明显,管理成效显。  相似文献   
60.
目的 通过分析影响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相关因素,探讨优化ICU患者万古霉素给药方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东莞市人民医院ICU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使用并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出院患者。统计ICU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布情况,根据肌酐清除率(CrCl)将患者分为CrCl>90mL/min、CrCl 50~90mL/min、CrCl 10~50mL/min及CrCl<10mL/min 4组,分析不同肌酐清除率组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水平和达标率的影响以及比较指南推荐剂量与实际剂量的差别,并利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影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99例ICU患者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共230例次,45例次(19.57%)达到目标浓度(15~20mg/L),72例次(31.30%)未达标(<15mg/L),113例次(49.13%)超标(>20mg/L)。 CrCl 50~90mL/min和CrCl 10~50mL/min组平均血药浓度[(20.16±7.51)mg/L, (23.12±9.37)mg/L]、血药浓度超标比例(45.45%,62.79%)显著高于CrCl>90mL/min组[(14.65±9.07)mg/L, 19.15%]。CrCl>90mL/min、CrCl 50~90mL/min组实际剂量显著低于推荐剂量,而CrCl 10~50mL/min、CrCl<10mL/min组实际剂量显著高于推荐剂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给药剂量(B=11.631,95%CI=7.030~16.232,P<0.001)、肌酐清除率(B=-0.064,95%CI=-0.097~-0.032,P<0.001)、白蛋白水平(B=-0.334,95%CI= -0.634~-0.035,P=0.029)是影响ICU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ICU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达标率较低,在优化ICU患者万古霉素给药方案时应考虑给药剂量、肌酐清除率和白蛋白水平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