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06篇
  免费   2297篇
  国内免费   1828篇
耳鼻咽喉   156篇
儿科学   258篇
妇产科学   395篇
基础医学   2680篇
口腔科学   635篇
临床医学   5696篇
内科学   3693篇
皮肤病学   197篇
神经病学   606篇
特种医学   10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5篇
外科学   2538篇
综合类   10652篇
预防医学   3186篇
眼科学   236篇
药学   3666篇
  86篇
中国医学   2045篇
肿瘤学   3429篇
  2024年   451篇
  2023年   1573篇
  2022年   1224篇
  2021年   1481篇
  2020年   1114篇
  2019年   1224篇
  2018年   606篇
  2017年   895篇
  2016年   931篇
  2015年   1027篇
  2014年   1678篇
  2013年   1611篇
  2012年   2122篇
  2011年   2353篇
  2010年   1982篇
  2009年   1995篇
  2008年   2453篇
  2007年   2165篇
  2006年   2075篇
  2005年   2159篇
  2004年   1910篇
  2003年   1713篇
  2002年   1296篇
  2001年   1036篇
  2000年   813篇
  1999年   570篇
  1998年   483篇
  1997年   499篇
  1996年   380篇
  1995年   325篇
  1994年   290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50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31.
32.
33.
目的应用6σ理论对肿瘤标志物项目的分析性能进行评价,并初步确定各项目的质量目标。 方法收集本实验室2018年1至12月室内质控数据和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结果,以生物学变异导出的质量规范和国家室间质量评价标准作为允许总误差(TEa)计算6项肿瘤标志物的σ水平,并依据质量目标选择流程图和肿瘤标志物分析性能验证图评价肿瘤标志物的分析性能,进而为肿瘤标志物选择合适的质量目标。 结果应用不同层级的生物学变异导出的质量规范和国家室间质量评价标准,肿瘤标志物项目的σ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依据质量目标选择流程图:选择生物学变异导出的"适当的"质量规范作为CA125项目的质量目标,选择生物学变异导出的"最低的"质量规范作为t-PSA、CEA、AFP、CA199和CA153项目的质量目标。 结论6σ能够客观评价肿瘤标志物的分析性能,并为实验室质量目标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4.
成人Still病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成人Still病是一类病因未明的全身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其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困难。近年来发现,血红素加氧酶1、钙网蛋白、炎症细胞因子、糖基化终末产物等新型标志物可对成人Still病的活动程度和严重程度进行全面评估,而新研发的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白细胞介素1(IL-1)抑制剂、IL-6抑制剂、重组IL-18结合蛋白也有望用于治疗。本文主要综述成人Still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肿瘤切除术后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生存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间资阳市安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肿瘤切除术的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肿瘤切除术,研究组患者术后2个月内行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随访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甲胎蛋白(AFP)、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研究组患者1年复发率和2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3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肿瘤切除术后行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短期内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6.
《中成药》2020,(1):271-272
《中成药》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刊物,创刊于1978年8月。历年来被权威机构确认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学文献(CBA)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收录源期刊、RCCSE核心期刊。本刊主要报道有关中成药、中药饮片生产、科研和应用专业学术性论文,刊登制剂、质量、药理、临床、成分分析、药材资源等论著,并辟有综述、科研报道、医院药房等栏目。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投稿(下称文稿)要求主题明确、文字通顺、内容精练。文稿内容应具备科学性、新颖性、逻辑性、实用性以及伦理性。文稿书写格式请参阅国家有关科技论文的标准。每篇文稿包括文字、图表、参考文献等内容,一般希望不要超过6000字;综述性文稿可放宽到8000字。  相似文献   
37.
38.
39.
目的 分析tCGA数据库中肝内胆管癌(ICC)高通量测序数据,寻找其预后相关基因,构建风险模型,并研究其在ICC组织中表达及作用通路。方法 下载tCGA数据库中33例ICC组织和8例癌旁组织中的RNA-seq表达矩阵数据和患者临床资料信息,利用edgeR软件包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预后相关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绘制生存曲线,筛选出具有临床意义的基因,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并构建风险模型,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了解预后相关基因的作用通路。结果 通过edgeR分析后得到6 617个差异基因(筛选标准为|log2 Fold Change|>1,P<0.05),其中高表达组4 094个,低表达组2 523个。通过功能富集发现,这些基因主要集中在化学物致癌作用、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系统、细胞色素P450对异生物质的代谢影响以及视黄醇代谢通路。经单因素Cox回归、R软件“survival”包生存曲线分析显示,UCN2、CST1、PROS1、SLC35E4、PEMT五个基因对ICC患者预后存在显著性影响。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ST1、PEMT、PROS1构建的风险模型对ICC患者预后具有判断作用。结论 UCN2、CST1、PROS1、SLC35E4、PEMT基因可能成为ICC预后判断指标,为后续临床试验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评价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对急性缺血性胸痛(IC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时206例发病〈12h、表现为急性胸痛的患者立即行12导联心电图(ECG)检查,并抽血进行IMA、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测定。将ECG、IMA、cTnI、CK-MB的结果单独或结合与最终诊断为非缺血性胸痛(NICP)及ICP的相互关系进行比较。结果 最后诊断为ICP98例,NICP108例,ICP发病〈3h和3-6h组IMA水平明显升高,与NIC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CP发病〉6h组IMA水平与NIC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A诊断发病〈3hICP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NPV)为89.1%和88.8%,明显高于ECG、cTnI和CK-MB,四者结合为97.6%和96.9%;IMA诊断发病3~6hICP的敏感性和NPV为71.7%和74.5%,也高于ECG、cTnI、CK-MB,四者结合为95.5%和94.2%;但IMA对于发病〉6h的ICP则无诊断作用。结论 IMA是诊断ICP的早期敏感生化指标,对于发病〈6h(尤其是〈3h)的ICP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NPV,优于ECG、CK-MB、cTnI;将IMA与其他指标结合,可进一步提高对ICP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