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67篇
  免费   1515篇
  国内免费   1444篇
耳鼻咽喉   95篇
儿科学   435篇
妇产科学   168篇
基础医学   1945篇
口腔科学   188篇
临床医学   3208篇
内科学   4268篇
皮肤病学   801篇
神经病学   540篇
特种医学   8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9篇
外科学   892篇
综合类   9066篇
预防医学   2108篇
眼科学   274篇
药学   5049篇
  58篇
中国医学   2179篇
肿瘤学   994篇
  2024年   181篇
  2023年   656篇
  2022年   520篇
  2021年   670篇
  2020年   619篇
  2019年   815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715篇
  2016年   816篇
  2015年   856篇
  2014年   1358篇
  2013年   1263篇
  2012年   1662篇
  2011年   1897篇
  2010年   1801篇
  2009年   1813篇
  2008年   1812篇
  2007年   1775篇
  2006年   1690篇
  2005年   1699篇
  2004年   1558篇
  2003年   1379篇
  2002年   1216篇
  2001年   1110篇
  2000年   847篇
  1999年   717篇
  1998年   618篇
  1997年   534篇
  1996年   427篇
  1995年   396篇
  1994年   348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200篇
  1991年   174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110例慢性乙肝患者,按随机方法分成①对照组30例,应用普通保肝药物治疗,疗程6个月;②丹参组30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每ml含丹参、降香各1g)3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300ml中静脉注射1个月;③IFN组30例,应用IFN—α 3MU,隔日一次肌内注射,3个月;④联合组20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加10%葡萄糖溶液300ml静脉注射1个月,IFN-α 3MU,隔日一次肌内注射,3个月。丹参组,IFN组和联合组保肝药物治疗同对照组。四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肝功能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检测肝功能,肝炎病毒标志,血清HA、IV—C、PCI—Ⅱ,部分病例进行肝穿病理检查。治疗开始后每月检测肝功能,3个月(治疗后)和6个月(随访时)时检测血清HA、IV—C、PCⅢ及乙肝病毒标志,治疗后1年行肝穿病理检查。结果治疗前四组患者血清HA、PCⅢ、IV—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丹参组、IFN组、联合组血清HA、FCⅢ、IV—C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IFN治疗可使血清HA、PCⅢ、IV—C有明显下降,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改善,为目前有效的慢性乙肝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2.
γ-亚麻酸包合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考察尿素包合工艺各因素对纯度和提取率的影响.方法: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一次包合正交实验最佳组合为A2B3C2,随着包合次数增加,纯度提高,提取率降低.结论:最终通过正交实验综合指标分析确立了优化的包合工艺为A2B2C3,即包合次数为3次,包合时间以24 h,最佳温度为-20℃.  相似文献   
63.
曹菊 《国外药讯》2005,(10):42-42
今年5月在美、国华盛顿市举办的第10届ISPOR(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armaeoeeonomies and Outcomes Research)国际会议上发表了一项在墨西哥进行的研究,其结果显示,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interferon-α)(Ⅰ)、利巴韦林(ribavirin)(Ⅱ)、胸腺法新(thymalfasin)(Ⅲ)三联治疗是慢性丙型肝炎成本效率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64.
张森 《国外药讯》2005,(12):24-25
专家表示,过去的十年间在治疗乙型肝炎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进步,但是新的治疗方法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医生治疗病人用什么方法最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配发评论的两项研究包括较新的治疗方法:Roche公司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产品Pegasys(peginterferon alfa-2a,  相似文献   
65.
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90例呼吸道感染的小儿随机分成3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A组静脉点滴利巴韦林10mg/(kg·d),B组肌注干扰素10μg,1次/d,C组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干扰素10μg,1次/d,观察3组的病情变化。结果C组咳嗽、发热、喘憋及肺部体征好转时间均较A组明显缩短(P<0.01),B组与C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6.
病人徐某,女,38岁,HBV携带20余年,近两年间断出现消化不良,肝区隐痛,来我院门诊检查结果: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HBV-DNA1·6×107拷贝/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04U/L。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给予护肝,降酶治疗二个月,ALT正常,HBV复制指标阳性。自此以后,病人多次出现停用降酶药ALT升高。于2004年7月病人自觉症状加重,ALT再次升高至246U/L,HBeAg阳性,HBV-DNA2·15×106拷贝。给予α-2b干扰素300万单位,隔日一次皮下注射,3个月后ALT仍波动在98~105U/L,HbeAg阳性,HBV-DNA1·2×107拷贝/L,考虑干扰素疗效差,改…  相似文献   
67.
目的建立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α干扰素受体1(IFNAR1)及检测诱导表达α干扰素(IFN-α)的方法,评价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细胞免疫功能与α干扰素治疗的关系。方法Poly IC体外刺激正常对照组和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组患者PBMC,利用病毒保护试验研究干扰素治疗前后患者PBMC表达的干扰素抗病毒生物学活性差异;IFN-α治疗前后,RT-PCR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同干扰素应答组患者PBMC IFNAR1表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显著高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答组患者(P<0.001);干扰素应答组患者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治疗1个月后显著高于无应答组患者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P<0.01),后者始终处于低下水平;IFN-α治疗期间干扰素应答组患者PBMC IFNAR1水平从治疗前的高表达而逐渐减少,正常对照和干扰素无应答组患者PBMC IFNAR1的表达始终较低。结论慢性HCV感染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不能正常表达IFN-α,但应答组患者经干扰素治疗后IFN-α表达能力逐渐恢复;干扰素无应答组患者PBMC IFNAR1表达受到严重抑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IFN-α活性检测及IFNAR1检测结果也许可以作为干扰素治疗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68.
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花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1):1284-1285
<正>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是儿科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情进展迅速,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目前特异、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一直是病毒性脑炎治疗研究的目标。收集2007-2009年我科住院的病毒性脑炎患儿24例,应用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与单用利巴韦林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儿20例比较,疗效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急、慢性干扰素 - α(IFN- α)处理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离体血管灌流方法 ,测定离体主动脉环张力。结果 :IFN- α(10、10 0、10 0 0、10 0 0 0 U/ ml)对苯肾上腺素 (PE,10 -6mol/ L)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环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 ,分别降低为对照的 (90 .1± 0 .91) %、(6 5 .1± 5 .2 1) %、(39.5± 8.2 2 ) %、(35 .3± 8.2 7) %。去除内皮后 IFN- α的舒张作用被取消。用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 L- NAME(10 -4mol/ L)、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 (10 -5mol/ L)和诱导型 NOS抑制剂 AMG(10 -4mol/ L)预处理后 ,10 0 U/ mlIFN- α引起的血管舒张作用被阻断 ,其血管舒张幅度分别为对照的 (97.2± 5 .34) %、(95 .1± 6 .2 5 ) %、(93.7±8.82 ) %。用 IFN- α10 0 0 0 U/ ml预处理 2 h对 Ach引起的内皮依赖性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无显著影响 ,用IFN- α10 0万 U/ d腹腔注射 5 d后的 SD大鼠的主动脉环对 Ach引起的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作用明显降低。结论 :IFN- α可能通过诱导 i NOS合成或增强 i NOS其活性产生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作用 ,慢性 IFN-α处理可能损害了血管内皮的功能或使 NO- s GC信号途径的效能降低。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培养液在 pH值为 6 .8、7.3、7.6条件下rIL - 2、IFN -α2b、ADM及合用维拉帕米对人肝癌细胞 74 0 4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 MTT法于 96孔培养板上进行杀伤实验 ,测定培养液pH值分别为 6 .8、7.3、7.6状态下 ,rIL - 2、IFN -α2b、ADM、及与维拉帕米联合杀伤人肝癌细胞 70 4 0的差异。结果 pH值为 7.6状态下rIL - 2、IFN -α2b、ADM及合用维拉帕米杀伤效果最佳。pH值为 6 .8、7.3、7.6时 ,IFN -α2b都能增加ADM抗肿瘤作用 ,但pH值为 7.6时 ,IFN -α2b +ADM杀伤效果最佳。结论 在偏硷性环境下 ,rIL - 2、IFN -α2b、ADM及合用维拉帕米对肿瘤细胞杀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