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742篇
  免费   6448篇
  国内免费   1160篇
耳鼻咽喉   223篇
儿科学   235篇
妇产科学   338篇
基础医学   1522篇
口腔科学   127篇
临床医学   9487篇
内科学   3275篇
皮肤病学   674篇
神经病学   524篇
特种医学   11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2563篇
综合类   30941篇
预防医学   8167篇
眼科学   160篇
药学   8414篇
  166篇
中国医学   69386篇
肿瘤学   990篇
  2024年   1114篇
  2023年   3399篇
  2022年   2727篇
  2021年   3671篇
  2020年   3421篇
  2019年   3134篇
  2018年   1349篇
  2017年   2822篇
  2016年   3295篇
  2015年   3826篇
  2014年   8138篇
  2013年   6755篇
  2012年   8925篇
  2011年   9230篇
  2010年   8551篇
  2009年   7063篇
  2008年   7666篇
  2007年   5798篇
  2006年   5272篇
  2005年   5102篇
  2004年   6021篇
  2003年   5543篇
  2002年   3772篇
  2001年   3419篇
  2000年   2478篇
  1999年   2027篇
  1998年   1824篇
  1997年   1728篇
  1996年   1632篇
  1995年   1565篇
  1994年   1244篇
  1993年   851篇
  1992年   757篇
  1991年   782篇
  1990年   1260篇
  1989年   938篇
  1988年   396篇
  1987年   225篇
  1986年   109篇
  1985年   126篇
  1984年   98篇
  1983年   78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15篇
  1958年   56篇
  1957年   22篇
  1956年   27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5 毫秒
61.
62.
63.
64.
65.
<正>颈部淋巴结炎是外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影响健康~([1])。魏开建老师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30余年,运用中药内服治疗急慢性颈部淋巴结炎,颇有疗效。笔者跟诊以来,获益良多,现将其治疗颈部淋巴结炎临床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颈部淋巴结炎根据起病缓急及病程长短,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大类,共同临床表现为颈部淋巴结增大。急性颈部淋巴结炎主要病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66.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内科常见功能性疾病,近年来以高发病率、低治愈率而广受关注,中医以辨证论治、内外结合常取得显著的疗效,现笔者将近10年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文献整理并加以分析,就中医治疗FD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抑郁患者行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88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1个月时其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5)。结论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抑郁程度,保证康复治疗的顺利实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现代中医名家对原发性痛经中医药诊疗理论研究不断深化,提出了寒湿凝滞是主要外因,肝肾心脾失调是主要内因,气滞血瘀是病机核心;分清虚、实、寒、热等属性,详辨疼痛的时间、性质、部位、程度等;同时基于治未病理论、体质学说、阴阳学说、经络学说、藏象学说,在痛经的病机、预防及治疗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诊疗理论,如体质发病论、治未病论、阴阳转化调周论、调心止痛论、温通化气论、多元治疗论,对辨治原发性痛经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及临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免疫球蛋白a(Ig A)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4例Ig A肾病患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各37例。西药组采用氯沙坦钾片治疗,联合组辅以辨证分型治疗,治疗6个月后开展随访观察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4.59%高于西药组的64.86%,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2.70%低于西药组的21.62%,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0%低于西药组的24.3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肌酐高于西药组和治疗前,尿红细胞、尿蛋白指标低于西药组和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Ig A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其血液指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常见中医证型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择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和病房收治的300例新诊断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NAFLD分为合并NAFLD组,单纯T2DM组。记录2组一般资料,依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对所有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记录2组腰围、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肝功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血脂指标(TG、TC、HDL-C、LDL-C)及血尿酸(SU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各中医证型与客观化指标的关系。结果合并NAFLD组124例,单纯T2DM组176例,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NAFLD组的痰湿郁阻证占比明显高于T2DM组(P<0.05),其余分型占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NAFLD组的腰围、BMI、TG、TC、FC-P、HOMA-IR均显著高于T2DM组(P均<0.05),其余指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为BMI、TG、HOMA-IR。结论痰湿郁阻证是T2DM合并NAFLD患者的最常见证型,肥胖、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是T2DM合并NAFL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