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19篇
  免费   8098篇
  国内免费   5343篇
耳鼻咽喉   260篇
儿科学   623篇
妇产科学   558篇
基础医学   3299篇
口腔科学   603篇
临床医学   10250篇
内科学   7415篇
皮肤病学   786篇
神经病学   2264篇
特种医学   18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4篇
外科学   2454篇
综合类   27458篇
预防医学   7454篇
眼科学   666篇
药学   46294篇
  97篇
中国医学   23003篇
肿瘤学   1451篇
  2024年   698篇
  2023年   2187篇
  2022年   2190篇
  2021年   2366篇
  2020年   2213篇
  2019年   2494篇
  2018年   1400篇
  2017年   2495篇
  2016年   2722篇
  2015年   3388篇
  2014年   5261篇
  2013年   5641篇
  2012年   7724篇
  2011年   8268篇
  2010年   7627篇
  2009年   7539篇
  2008年   9085篇
  2007年   8453篇
  2006年   8124篇
  2005年   7737篇
  2004年   6001篇
  2003年   5586篇
  2002年   4560篇
  2001年   3927篇
  2000年   3103篇
  1999年   2394篇
  1998年   2054篇
  1997年   1895篇
  1996年   1795篇
  1995年   1701篇
  1994年   1305篇
  1993年   914篇
  1992年   880篇
  1991年   886篇
  1990年   727篇
  1989年   749篇
  1988年   218篇
  1987年   197篇
  1986年   155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基于多靶点药物设计思想,以对氨基水杨酸(PAS)为母核,选用不同的连接子将PAS、异烟酸和氟喹诺酮三种结构单元缀合,设计了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分子TM1和TM2;经多步反应合成了16个目标分子,测试了目标分子抗结核及抗人致病菌的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TM2a抗结核活性强于所测试的氟喹诺酮, TM1a与阳性对照药物氟喹诺酮中活性最强的克林沙星相当; TM1a对所测试菌株都显示最强抑制活性, TM1b与TM2a对多数菌株显示很强抑制活性, TM1h/2h对部分菌株具有强抑制活性; TM1a/1h对金葡菌ATCC14125的抑制活性远强于所测试的氟喹诺酮,值得进一步研究。溶血性实验结果表明,高活性分子TM1a和TM2a分别在8及32μg·mL-1浓度下表现出相对安全性。本研究首次合成了PAS为母核的三分子药效团拼接的新型分子,部分分子具有非常强的抑菌活性,为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3.
34.
赵芝洪 《解放军健康》2021,(1):F0003-F0003
凛冬已至,西部战区总医院抽组野战医疗所、野战血站等卫勤备勤力量,采用铁路运输+摩托化机动方式,经历3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安全抵达海拔4300米的雪域高原展开驻训。到达指定地域后,他们迅即搭设指挥所,建立与上级和友邻通信网络,并设置固定哨、潜伏哨和游动哨,构建警戒防卫体系。在完成野战指挥所搭建、宿营区帐篷和野战炊事作业区餐厅等60余顶帐篷搭设后。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结合中医方解配伍理论对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基于TCMSP中药系统生物学分析数据库收集气滞胃痛颗粒中6味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借助LC-MS技术对所筛成分进行分析,通过TCMSP检索和Pharmmapper软件预测获取各成分主要的作用靶标,并通过DIP数据库,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建立药物靶标与炎症疼痛靶标的关联,构建药物-靶标-疾病网络,通过网络特征分析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的作用靶标,阐释其抗炎镇痛的主要作用机制。结果根据网络分析,共有44个炎症疼痛靶点与气滞胃痛颗粒密切相关,其中直接作用靶点有20个,主要是对环加氧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等蛋白酶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NLR)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与炎症疼痛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关。结论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该研究为深入阐释气滞胃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进一步说明了中医药古方配伍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6.
37.
38.
目的建立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U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结合Q-TOF-MS法及IT-TOF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水(含体积分数0.2%甲酸)-乙腈(含体积分数2%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18)(150 mm×2.1 mm,1.8μm)色谱柱,同时采用LC-Q-TOF-MS法提供的化合物准确相对分子质量和LC-Q-TOF-MS法分析获得的化合物多级质谱信息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进行成分分析。建立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UPLC指纹图谱集与共有模式,并以夹角余弦与相关系数对21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样品进行相似度评级。结果鉴定酚酸类化合物23个;21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60,确立了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中的23个特征吸收峰。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9.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以慢性多发性关节炎为主的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类分湿因子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新的RA分类标准中被认为是鉴定RA时较好的血清学指标,而对于诊断RA,临床仍需特异性及敏感性更高的血清标志物。该文对近年来出现的各种RA诊断指标进行总结比对。  相似文献   
40.
《中成药》2019,(8)
目的研究戊己胃漂浮缓释片抗家兔胃溃疡谱效关系。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戊己胃漂浮缓释片指纹图谱,以酸-乙醇致家兔胃溃疡模型考察抗胃溃疡作用,ELISA法测定抗胃溃疡药效指标表皮生长因子的含有量,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谱效关系模型。结果指纹图谱中共有峰对药效指标表皮生长因子EGF促进作用的贡献依次为峰号13681015791241416151132,其中13号峰(盐酸小檗碱)、6号峰(芍药苷)、8号峰(表小檗碱)、10号峰(黄连碱)、15号峰(吴茱萸碱)对戊己胃漂浮缓释片药效指标贡献最大,关联度均在0.750 0以上。结论戊己胃漂浮缓释片抗胃溃疡作用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为探索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