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39篇
  免费   8149篇
  国内免费   1818篇
耳鼻咽喉   229篇
儿科学   1007篇
妇产科学   599篇
基础医学   2974篇
口腔科学   2564篇
临床医学   9355篇
内科学   5462篇
皮肤病学   792篇
神经病学   2481篇
特种医学   8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5181篇
综合类   16863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一般理论   32篇
预防医学   6130篇
眼科学   826篇
药学   7431篇
  905篇
中国医学   6212篇
肿瘤学   2846篇
  2024年   209篇
  2023年   1364篇
  2022年   2047篇
  2021年   3631篇
  2020年   4111篇
  2019年   2699篇
  2018年   2456篇
  2017年   2899篇
  2016年   2842篇
  2015年   2537篇
  2014年   4962篇
  2013年   4994篇
  2012年   4475篇
  2011年   4767篇
  2010年   3784篇
  2009年   3236篇
  2008年   3313篇
  2007年   3294篇
  2006年   2844篇
  2005年   2179篇
  2004年   1738篇
  2003年   1491篇
  2002年   1114篇
  2001年   880篇
  2000年   720篇
  1999年   537篇
  1998年   464篇
  1997年   435篇
  1996年   368篇
  1995年   283篇
  1994年   299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232篇
  1991年   183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51篇
  1988年   149篇
  1987年   126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95篇
  1984年   74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7篇
  1976年   20篇
  1975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临床药师职业分析以及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11所三级甲等医院内药学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药师对薪酬、职称、教育等激励措施的满意程度以及改进意见,进而提出了建立按劳取酬的激励机制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92.
慢性便秘(CC)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何提高其疗效是消化科医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选取936例确诊为慢性便秘的患者,填写调查问卷表,全面分析其临床特征并据此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随访评价疗效。 结果显示,慢性便秘患者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及排便习惯,且有不同程度生存质量下降;经过个体化治疗后慢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较前明显好转(P<0.05)、生存质量较前提高(P<0.05)、依赖泻剂人数较前减少(P<0.05),有效的治疗效果证实了个体化治疗慢性便秘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评估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对脊柱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并经手术病理和(或)临床随访证实的127例脊柱病变的病例资料,活检部位包括颈椎5例、胸椎50例,腰椎58例、骶椎14例,所有活检标本送病理科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所有病例通过后续手术病理和(或)临床随访确定最终诊断,以此为标准评价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准确率;计算不同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并与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相比较。结果    127例穿刺活检术活检成功率为99.21% (126/12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穿刺活检获得明确诊断119例(恶性病变56例,良性病变63例),7例无法明确诊断或出现阴性结果。经随访和(或)手术病理证实,最终确诊127例中良性病变67例,恶性病变60例。穿刺活检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2.06%(116/126),恶性和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33% (56/60)和90.91% (60/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863);穿刺活检术前单纯CT、MRI和核医学影像检查对脊柱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9.54%、68.48%和75.64%,均明显低于CT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脊柱穿刺活检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准确率高等特点,可弥补单纯影像学诊断准确率偏低的局限性,是确诊脊柱病变的良好活检方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特征及其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以249例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辨证分为湿浊内停证、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脾肾两虚证共5种证型,探讨各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BMI及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①证型占比:湿浊内停证30.1%,肝郁脾虚证28.1%、湿热蕴结证25.7%、痰瘀互结证8.8%、脾肾两虚证7.2%;②男女比例约1.39∶1,湿热内蕴、湿浊内停证患者以男性为主(P<0.05);肝郁脾虚证者则以女性为主(P<0.01);③湿热内蕴证组ALT升高最为显著,与湿浊内停证、肝郁脾虚证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湿浊内停证TC升高最为显著,与肝郁脾虚证、湿热内蕴证、脾肾两虚证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AFLD中医证型以湿浊内停证、肝郁脾虚证、湿热内蕴证最为常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湿热内蕴证患者更易出现ALT损伤;湿浊内停证更容易出现TC升高。   相似文献   
995.
金实教授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伴中枢神经损害癫痫发作病理因素以风、痰、瘀、毒为主,常用经验方定痫汤加减;以发作性头痛为特点的中枢神经损害患者,配合经验方活血定痛汤加减;中枢神经损害症状不严重者,标本同治,以益肾化毒的狼疮方合定痫汤治疗。   相似文献   
996.
邹氏肾科医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团队根据《内经》相关理论结合团队临床实践对常见肾病的中医证治思路进行探讨,认为肾气不足为肾病发病之因,肾元衰竭是发病之本。临床中需注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强调治病必求于本。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分别提出从脾肾、从肝肾、从肺论治肾病,常用治法有健脾温肾、扶正渗利、清肝解毒、养肝滋阴、平肝潜阳、疏肝活络、疏风宣肺、清热宣肺、清热利咽、和法缓治、活血化瘀、疏滞泄浊等法。   相似文献   
997.
【摘要】 目的 分析大型三甲医院分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及相关特点,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科学客观依据。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分院?成都上锦南府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共收治17104例患者,其中男性8667例(5067%),女性8437例(4933%),年龄4~100岁,平均(5237±1775)岁,以首页的主要诊断即第一诊断按照WHO 国际统一疾病分类法(ICD 10)并结合神经内科“Midnights”定性原则作为疾病分类标准,采用 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头晕和眩晕、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精神障碍、周围神经疾病所占比例依次为2045%、1176%、846%、743%、740%。2012年~2018年神经内科罕见病所占比例依次为505%、833%、966%、1028%、1079%、1126%、1144%。结论 大型三甲医院分院神经内科位列前五的病种为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头晕和眩晕、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精神障碍、周围神经疾病,罕见病所占比例呈逐年升高趋势,各级医院神经内科应加强卒中中心的发展及对罕见病的认识,推进双向转诊及分级诊疗,以使患者能最大获益。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总结华南地区多发性硬化(MS)诊断和治疗现状,为我国MS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1年至2019年3月出院第一诊断MS患者,按发病年龄分为儿童组(<14岁)及成人组(≥14岁),从流行病学、症状学、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6例患者入组;男女比1∶1.67,发病年龄中位数26岁,复发缓解型占65.9%。首发症状肢体无力130例(43.9%)、感觉障碍118例(39.9%)、视力障碍55例(18.6%),成人与儿童组感觉障碍(114vs.4,Z=-2.155,P=0.031)与发作性症状(4vs.3,Z=-3.610,P=0.000)有统计学差异;复发症状方面,总复发次数712次,其中肢体无力380次(53.4%),感觉障碍265次(37.2%),视力障碍134次(18.8%),成人组与儿童组在运动、感觉、视力、其它眼部症状及发作性症状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脑脊液寡克隆带(OCB)阳性率45.5%,MOG抗体阳性率16.7%。MRI显示脑室旁T2病灶≥9患者57.4%,皮质与近皮质病灶28.1%,幕下病灶0.3%,视神经病灶63.2%,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既往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使用率79.7%),β干扰素(15.9%),硫唑嘌呤(13.9%);目前正在使用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15.5%),利妥昔单抗(9.1%),硫唑嘌呤(8.1%),特立氟胺(8.1%)。【结论】MS的发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影像学等信息与亚洲既往文献报道相似。治疗方面,新型疾病修饰治疗(DMT)药物使用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流感染临床特点、易患因素、转归及耐药性,为合理控制及治疗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间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182例,对患儿的科室分布、感染类型、基础疾病、临床特征、抗生素耐药、治疗转归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182例中,①按科室分:来自新生儿科63例(34.62%)、骨科22例(12.09%)、PICU20例(10.99%)、血液肿瘤科15例(8.24%)、风湿免疫科15例(8.24%)、呼吸科13例(7.14%);②按感染来源:社区感染109例(59.89%)、医院获得性感染73例(40.11%);③有基础疾病者103例(56.59%);④首发症状中最常见的为发热148例(81.76%);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41例(77.47%);⑥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100%,对氨苄青霉素、红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苯唑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舒巴坦、头孢曲松、克林霉素严重耐药,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耐药菌株;⑦转归:治愈及好转161例(88.46%),未愈及死亡21例(11.54%);⑧预后的不良因素为严重脓毒血症(χ2=68.633,P=0.000)及机械通气(χ2=67.467,P=0.000)。【结论】【结论】有基础疾病者、新生儿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易患因素,而严重脓毒血症及机械通气者预后差,MR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占很高比例,其中院内感染较社区获得感染比例更高,在重症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经验性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调整治疗兼顾MRSA感染。  相似文献   
1000.
代春萌  周润海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11):1994-1997

目的:探讨军人发生眶壁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2015-01-01/2018-12-31因眶壁骨折就诊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军人58例58眼, 术后随访6mo,统计人口学特征、致伤原因、骨折部位、手术前后视力、眼球运动、眼球突出度、手术相关情况等。

结果:眶壁骨折58例均为男性。年龄P50 为21岁,多发于20~29岁(78%)。45例(78%)在军事训练中致伤,拳击伤、外物撞击伤是主要致伤原因(74%)。单纯眶内壁、下壁以及二者联合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形式(91%)。所有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未见明显改变,通过术后CT与术后随访相关临床资料,未发现植入物移位、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33例患者眼球运动障碍得到改善,7例患者颌面部知觉异常消失,3例眼球内陷得以矫正。

结论:年轻男性战士是军人眶壁骨折的主体人群,增强工作训练中的防护工作有重要意义,基层医院的基础诊治工作十分必要,手术修复治疗眶壁骨折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