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5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38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918篇
口腔科学   984篇
临床医学   473篇
内科学   11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2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540篇
综合类   786篇
预防医学   89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87篇
  1篇
中国医学   10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压应力对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取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以简易气控加压细胞培养仪给细胞施5、10、15、25、50、100、150mmHg(1mmHg=0.133kPa)压力(n=6),持续4d,作为实验组;不施压设为对照组(n=6)。分别以MTT法测定细胞吸光度(A)值并计算生长抑制率(inhibitionratio,IR),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生长周期及Annexin-V-PI标记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结果5、10、15、25、50、100、150mmHg压力组及对照组,细胞A值分别为0.228±0.004、0.226±0.003、0.213±0.005、0.180±0.005、0.172±0.007、0.165±0.004、0.164±0.004、0.230±0.005,IR分别为0.8%、2.0%、7.3%、21.7%、25.2%、28.2%、28.2%和0。DNAG1期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1.80%±0.44%、72.32%±0.40%、74.56%±1.01%、82.82%±2.76%、86.77%±2.06%、88.23%±1.27%、89.11%±1.74%、71.46%±0.49%,早期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2%±0.49%、5.12%±0.74%、8.58%±0.79%、19.28%±1.40%、25.60%±1.21%、35.80%±2.39%、36.18%±2.38%、4.00%±0.36%。其中5、10mmHg压力组上述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25、50、100、150mmHg压力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15、25、50mmHg压力组细胞A值和G1期细胞百分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0、100、150mmHg压力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5、25、50、100mmHg压力组早期细胞调亡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150mmHg压力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的持续压应力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具有诱导凋亡、抑制增殖的复合效应,是临床上压迫疗法治疗增生性瘢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已有研究证实,不锈钢接骨板坚强内固定可引起钢板固定局部骨质疏松,为最大限度减轻接骨板早期应力遮挡的影响,实验设计在不锈钢接骨板下加入不锈钢垫圈及超高分子聚乙烯垫圈,观察置入不锈纲接骨板后接骨板下骨质结构的组织学改变,并与传统加压钢板进行比较。 方法:实验于1999-08/2006-07在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①选用成年雄性家兔6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加压钢板固定,实验组在钢板下加用不同组合垫圈固定,每组32只。②分别于术后第4,8,12,20周麻醉后处死家兔,每批8只,取出胫骨行X射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同时测量钢板下胫骨内外径及双侧骨皮质厚度;并行组织形态学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理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 结果:64只家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固定术后4周,两组家兔骨质情况无明显差别。②固定术后8周两组接骨板下皮质骨开始出现松质骨样改变,实验组皮质骨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5)。③固定术后12周,对照组骨皮质变薄,骨髓腔扩大,接骨板下皮质骨呈明显松质骨样改变;实验组改变不明显,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 0.01)。④固定术后20周,对照组接骨板下皮质骨出现较实验组更为显著的骨质疏松。 结论:接骨板下加用不同组合垫圈可以明显减轻固定早期因血运障碍导致的骨质疏松,在骨折愈合的中后期可减轻骨质疏松的发生,效果优于传统加压钢板固定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采用三维光弹应力冻结切片法对杵臼附着体、杆卡附着体种植固位设计,在功能状态下种植体及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状况进行评价.方法:在无牙颌一侧上颌骨缺损的光弹性模型中于1、3、5和7位植入4个种植体,分别设计杵臼式和杆卡式附着体,在单侧和双侧垂直向载荷下观察种植体及其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状况.结果:发现杵臼附着式固位的种植赝复体在行使功能时其腭部、牙槽骨、种植体周围骨界面的应力值均远高于杆卡附着式固位的种植赝复体.结论:为了保护组织健康,提高种植成功率,建议在临床上应慎重选用杵臼式附着体.  相似文献   
994.
咬合支持恢复前后海马内代谢物质变化的临床初步研究;不同固位形式可摘局部义齿对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研究;厚度对塑料基托材料颜色的影响;覆盖义齿与牙槽骨吸收关系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通过不同时间点的X-Ray照射大鼠伤口皮肤,利用生物力学,寻找X-Ray对它们影响的最明显时间点,从而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切除术后何时开始放射治疗的最佳时间点提供一个理论根据。方法 本实验采用纯系SD雌性大鼠为实验动物,在低背部伤口上分别于手术第1、4天,第4、7天,第7、10天,和第10、13天,共4组行X-Ray照射,每次照射6GY,两次共12GY,并分别于手术第7、10、20、40天取材,利用拉力机(Inston)对伤口皮肤进行极限应力强度测试。结果 通过对连续X-Ray照射后伤口生物力学研究,观察到X-Ray对皮肤伤口的抑制作用以手术7天内影响最大,第7~13天也明显于对照组。手术后第7天拆线未见伤口裂开现象。结论 通过本实验研究提出了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切除后,在行放射治疗时应以1周内开始为宜  相似文献   
996.
锁骨钩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锁骨远端骨折并发应力骨折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 研究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时应力骨折的发生原因及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 自2003年5月-2005年9月,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CraigⅡ、Ⅴ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12例,手术遵循操作手册进行,对于喙锁韧带断裂者不予修补;骨折愈合后将钢板取出并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12例患者平均随访1年,其中10例顺利愈合,平均于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物,肩关节功能按照UCLA评分平均为33分,按照Constant评分平均为89分。另有2例患者在术后早期出现位于钢板内侧部位的应力骨折,经非手术治疗后骨折顺利愈合,肩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锁骨钩钢板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有效固定方法之一,但有时肩关节活动时会造成锁骨内侧应力集中,导致应力骨折,故应谨慎使用并严格指导和监督患者的术后康复锻炼。对于并发应力骨折的患者,非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7.
不同桩材料对双根管桩核冠牙本质应力的影响,纳米硬度仪测量人类牙釉质的纳米力学性能分布,间歇性机械牵张力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影响,腭部种植体在加强后牙支抗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牙槽骨丧失对水平向力应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AO技术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沛 《中华骨科杂志》2000,20(10):428-428
AO/ASIF技术AO技术的宗旨是无(微)创操作,解剖复位,稳定的固定和早期活动。这四项原则至今仍被认为是科学、合理的,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并获得成功。对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有关学者不断予以研究、改进[1]。下面用动力加压钢板(dynamiccompressionplates,DCP)固定长骨简单骨折或蝶形骨折来说明AO技术的应用原则。手术暴露时应限制切开剥离骨膜,尽可能减少对血供和骨折愈合的影响,采用巾钳式持骨器有利于在这一前提下的复位。解剖复位使稳定性更为可靠。为保证稳定的固定应注意如下原则:(1)选择足够长度的钢板和足够数量的螺…  相似文献   
999.
背景:为避免人工假体置入后发生松动脱落现象,有必要进行松质骨的力学性质研究。 目的:以三参数模型建立了应力松弛方程,比较正常股骨头和坏死后股骨头应力松弛性质。 设计、时间和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6-05-15/20在吉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正常和坏死股骨头各8个标本,由白求恩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 方法: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正常与坏死股骨头松质骨各8个试样进行应力松弛实验。模拟人体体温在36.5 ℃的温度场下,以5%/s的应变增加速度对标本施加常应力,设定时间为7 200 s,采集100个实验数据。采用三参数模型计算应力松弛方程。 主要观察指标:①应力松弛曲线。②正常和病态股骨头松质骨应力松弛量。 结果:正常和坏死股骨头应力松弛曲线均以对数关系变化的,在最初600 s应力变化较快,随时间延长应力缓慢下降,最后进入平衡阶段。坏死股骨头松质骨7 200 s应力松弛量小于正常股骨头松质骨。 结论:三参数模型计算简便,能很好地拟合股骨头的应力松弛变化,通过建立这种理想化的方程,可以定量说明坏死股骨头的黏弹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通过不同时间点的X-Ray照射大鼠伤口皮肤,利用生物力学,寻找X-Ray对它们影响的最明显时间点,从而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切除术后何时开始放射治疗的最佳时间点提供一个理论根据.方法本实验采用纯系SD雌性大鼠为实验动物,在低背部伤口上分别于手术第1、4天,第4、7天,第7、10天,和第10、13天,共4组行X-Ray照射,每次照射6GY,两次共12GY,并分别于手术第7、10、20、40天取材,利用拉力机(Inston)对伤口皮肤进行极限应力强度测试.结果通过对连续X-Ray照射后伤口生物力学研究,观察到X-Ray对皮肤伤口的抑制作用以手术7天内影响最大,第7~13天也明显于对照组.手术后第7天拆线未见伤口裂开现象.结论通过本实验研究提出了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切除后,在行放射治疗时应以1周内开始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