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分化潜能的鉴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建立猪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探讨体外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的一些生物学特点,为利用猪的实验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猪的髂嵴穿刺吸取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得到骨髓单个核细胞,接种后形成单层贴壁的成纤维样的细胞。检测细胞周期,多向诱导分化鉴定分离的细胞。结果:体外培养的原代MSCs12~14d达到融合,传代后仍具有分化成骨的能力,细胞周期显示有80%的细胞处于GO/G1期。结论:体外培养猪的MSCs具有分化成骨的潜能,生长稳定,传代后仍保持未分化状态.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体系的建立为基础研究和组织工程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医学教育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基础医学理论、临床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医疗实践是培养未来医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教学方式有:见习课程、实习、专科进修、临床研究生教育等,而见习是医学生首次接触临床的桥梁课.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教学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近五年来本科医学生在我院的见习教学为资料,简要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提高临床见习课程教学质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严重脊柱骨折是致残率较高的损伤之一.我院1976~1986年共收治脊柱损伤180例,其中113例合并脊髓损伤.近年来对脊柱生物力学的深入研究,加深了对不稳定骨折的理解,从而能正确的选择手术适应证.为此,本文试图对我们应用的几种内固定器材进行比较,并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4.
5.
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s)是来源于胚胎外胚层的皮肤组织的专能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表皮细胞,使表皮始终处于持续的增殖、分化、脱落、消亡状态,大约每月更新一次,并且增殖与消亡的速度保持大致平衡,从而保证了皮肤形态和功能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幼儿与成人大面积重度烧伤后瘢痕组织表皮细胞表达β1整合素及系列角蛋白的特征与规律,以确定表皮干细胞及短暂扩充细胞分布、数量的差异及这些改变与瘢痕愈合关系。方法:分别取4-10岁幼儿及35-51岁成人2组健康皮肤及大面积深度烧伤后瘢痕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表皮干细胞、短暂扩充细胞特异表达的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K19)及分化表皮细胞表达的角蛋白14与10(K14和K10)。结果:瘢痕组织表皮基底层表达β1整合素与K19的阳性细胞数较健康皮肤明显减少,阳性强度降低;瘢痕组织表皮中表达K14的阳性细胞仅位于表皮底部2-3层,明显少于健康皮肤;而K10表达阳性细胞则较健康皮肤组织表皮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与健康皮肤不同,处于有丝分裂后细胞阶段的细胞比例降低,而终止末分化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瘢痕组织表皮的增殖能力下降、细胞的分化行为紊乱可能是瘢痕组织表皮结构与功能改变、愈合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体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59,自引:2,他引:57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表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抽取小型香猪的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间充质干细胞及培养扩增后,应用5-溴脱氧尿嘧啶(5-BardU)标记技术进行细胞标记。将已标记的细胞以注射方式回植到提供骨髓的香猪的皮内及皮下,分别于注射后1,2周取材,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行5-BrdU和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研究。结果:大多数5-BrdU阳性细胞聚集在真皮中的小血管周围。但有少数5-BrdU阳性标记细胞出现在表皮的棘层和颗粒层,并同时表达角蛋白,结论:在皮肤微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为表歧细胞的潜能。  相似文献   
8.
皮肤扩张过程中p63和细胞角蛋白的表达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初步观察皮肤扩张术对表皮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iWstar大鼠制作扩张动物模型,将72个扩张器埋于36只wistar鼠背部浅筋膜下,利用表皮干细胞特异表达p63和角蛋白19及短暂扩充细胞表达角蛋白14的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owervision M二步法检测扩张过程中表皮干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的分布与数量差异。结果:扩张皮肤表皮层增厚,表皮干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在棘层和颗粒层可见表皮干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的阳性表达。结论:皮肤扩张术能诱导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表皮干细胞在扩张过程中对机械应力和创伤修复的响应机制可能是其主要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实验性骨折愈合研究中活体顺序性荧光标记的技术与方法。方法以成年兔胫骨骨折外固定为模型,术后分别以Tetracydin(TC,黄色,25mg/kg)、Calcein(CG,绿色,10mg/kg)、Xylenal(XO,桔色,90mg/kg)、Alizarin—complen(AE,红色,30mg/kg)四种荧光染料于兔颈部皮下定期注射;并于术后第3、6、12及24周活杀动物,解剖出胫骨,梯度乙醇脱水、脱脂,甲基丙烯酸甲脂包埋,切片厚度40~100μm,打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摄像;同时通过组织学观察、X线摄片了解骨愈合速度与质量。结果顺序性荧光标记显示,加压组中钙化的内、外骨痴均于术后第2周出现于截骨处的远、近断端,但尚未形成骨性连接。亦无骨皮质的改建。外骨痴增生停止于术后12周,且骨皮质的改建至12周已渐减少.至术后24周已基本完成;对照组:内骨痴于术后第3周出现于截骨处远、近断端,无钙化的外骨痴形成,亦无骨皮质的改建;外骨痂增生停止于术后12周,骨皮质改建至24周尚未完成,其结果与组织学观察、X线摄片具有一致性。结论活体顺序性荧光标记技术可以从细胞水平判断新骨的开始时间、骨生长速度及生长方向,并能节约实验动物数量,是实验性骨折愈合研究中较为理想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0.
虽然目前临床上运用各种手段对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进行覆盖并消灭了创面 ,但均存在无排泄汗液等功能的缺陷 ,严重影响着病人今后的生活质量。因此 ,加速与促进受伤皮肤修复后功能的重建已成为组织修复领域从基础到临床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而且将会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组织工程学的不断发展 ,细胞疗法 (Celltherapy)已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新策略 ,而细胞疗法中应用最多的靶细胞即是各种干细胞。从人体发育学来看 ,皮肤及其附属器 (毛发、汗腺、甲、皮脂腺等 )均是由外胚层衍生而来 ,表皮干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