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3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2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08篇
综合类   566篇
预防医学   15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2篇
中国医学   39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探讨补肾活血中药联合耳穴压豆对肾虚血瘀型胚胎移植不孕症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和子宫内膜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的胚胎移植不孕症患者,经辨证分型后选取肾虚血瘀型病例90例,随机分成A组(补肾活血中药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组)、B组(补肾活血中药组)及C组(耳穴压豆组)共3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使用长方案超促排卵,治疗从月经周期第3天开始,至胚胎移植后第5周结束。同时,A组另予补肾活血中药、耳穴压豆治疗,B组另予单纯补肾活血中药治疗,C组予耳穴压豆治疗。观察并比较各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双侧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ystolic/diastolic ratio value,S/D)、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等指标。[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B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方面均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内膜厚度显著增加,子宫动脉血流PI、双侧S/D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子宫动脉血流PI显著降低,而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方面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中药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可以改善肾虚血瘀型胚胎移植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提高临床妊娠率,且较单纯使用中药或耳穴压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2.
正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的育龄期女性,未避孕1年及以上未孕,属中医"全不产""断续"等范畴。研究发现,随着女性年龄增大,尤其超过35岁后,卵巢储备功能明显下降,不孕发生率、妊娠失败率均呈上升趋势~([1])。随着社会发展,晚婚女性增多,以及国家生育政策调整,高龄(≥35岁)女性不孕症患者占比升高,且多为继发性不孕~([2])。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在高龄不孕症上仍有极大局限性,获卵数及优质胚胎数少,胚胎移植周期取消率高达9.3%~([3])。  相似文献   
63.
[目的]简述温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中医分期分型诊治与实践,协助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通过中医临床诊治实践,结合中医伤寒、温病学说,对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分期分型、各期的辨证论治进行总结,观察疾病转归,并列举一例中期新冠肺炎患者验案加以佐证。[结果]温州地区新冠肺炎归属于“疫病”,本病病位主要在肺,涉及胃肠;病因为寒、热、湿、毒邪相抟,易耗气伤阴动血。结合肺炎患者分期分型论治,将其分为初期、中期、危重症期、恢复期,分别投以藿香正气散、麻杏石甘汤合小陷胸汤和苇茎汤、清瘟败毒散、参附汤或生脉散、参苓白术散合补肺汤加减治疗。验案中新冠肺炎患者辨为疫毒闭肺证,治以清热化痰、通腑泄热,予麻杏石甘汤合小陷胸汤和苇茎汤加减,疗效肯定。[结论]温州地区新冠肺炎中医分期分型方案可有效指导温州地区新冠肺炎的诊治工作,对于其他地区新冠肺炎的防治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4.
65.
66.
67.
目的 探讨重症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MDC)比例和IL-17A水平及与预后关系。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重症活动期UC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49例)、预后不良组(41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MD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IL-17A水平。 结果 治疗后2组PBMC中MDC比例和血浆IL-17A水平低于治疗前(均P<0.001);治疗前后预后良好组PBMC中MDC比例分别为(0.48±0.15)%、(0.29±0.09)%,低于预后不良组的(0.56±0.17)%、(0.44±0.13)%(均P<0.05);血浆IL-17A水平分别为(12.97±4.24)ng/L、(9.05±2.96)ng/L,低于预后不良组的(16.02±5.13)ng/L、(11.88±3.90)ng/L(均P<0.05)。重症活动期UC患者PBMC中MDC比例与血浆IL-17A水平呈正相关(r=0.692,P<0.001)。入院时腹泻≥10次/d、MDC及IL-17A是影响重症活动期U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PBMC中MDC比例联合血浆IL-17A水平预测重症活动期UC患者不良预后的AUC为0.943,预测效果优于单独检测。 结论 PBMC中MDC比例和血浆IL-17A水平升高可作为评估重症活动期UC患者不良预后的潜在标记物。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润肺平喘方联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近期疗效、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每千克体重潮气量的影响。 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9年2月期间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诊的11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56例接受沙丁胺醇治疗,研究组56例接受润肺平喘方联合沙丁胺醇治疗,评价近期疗效,记录症状消失所用时间,测定血清VEGF、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水平,对比潮式呼吸参数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6.79%)明显低于研究组(94.64%,P<0.05);对照组喘息消失、肺部喘鸣音消失、胸闷消失、咳嗽消失所用时间均明显长于研究组(t=10.333、9.488、10.784、5.917,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VEGF、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5.753、7.213,均P<0.05),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4.763,P<0.05);治疗后研究组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3.638,P<0.05),每千克体重潮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明显高于对照组(t=4.496、4.005、5.257,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明显低于对照组(16.07%,χ2=4.940,P<0.05)。 结论 在沙丁胺醇治疗的基础上搭配使用润肺平喘方,既可宣肺止咳,又可达到化痰平喘之效果,在短时间消除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血清VEGF、CRP、IL-10水平,使潮式呼吸肺功能趋于正常,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CRC)患者和健康人大肠组织中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为后续开展肿瘤微环境的研究提供前期的分析结果和数据。方法:通过GEO数据库对51例正常人结直肠组织和333例CRC患者肿瘤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通过CIBERSORT方法将基因表达谱数据转化为组织中22种免疫细胞的浸润比例,对比这些免疫细胞在两者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肠道浸润的免疫细胞组成在CRC患者与健康人之间有较大差异。T细胞和B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浸润数量少于健康人,而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浸润数量大于健康人。结论:CRC患者和健康人的结直肠组织中免疫细胞浸润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具有差异的免疫细胞在癌症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前臂纵向不稳定的生物力学机制,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12具新鲜冷冻尸体上肢标本制成生物力学模型,固定于MTS858型生物材料实验机上加载恒定100N的轴向负荷,测试不同解剖状态对桡骨纵向位移及前臂纵向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单纯切断骨间膜对前臂的纵向稳定性影响甚微。切除桡骨头,前臂的纵向稳定性降低,桡骨向近端移位明显,再切断骨间膜,将使上述改变加重。结论桡骨是维持前臂纵向稳定的主要结构,前臂骨问膜是次要稳定结构。桡骨头切除后骨间膜损伤是前臂纵向不稳定产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