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1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72篇
内科学   287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256篇
综合类   231篇
预防医学   132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110篇
  4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建立表达人Kv1.3通道的细胞模型,为临床研究提供帮助。方法:Lipofactamine2000脂质体将人Kv1.3通道基因转染人胚胎肾细胞(HEK293),通过荧光显微镜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测人Kv1.3通道基因的表达。结果:pcDNAHKv1.3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2 d后,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人Kv1.3通道表达;3 d后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到人Kv1.3通道基因编码的通道电流。结论:pcDNAHKv1.3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为人Kv1.3通道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真核细胞表达系统和细胞模型,有利于指导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新药的开发。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联合脾脏切除对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早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4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临床资料。将肝癌切除同时行脾脏切除者纳入切脾组(25例),仅行肝癌切除术保留脾脏者纳入保脾组(29例)。临床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分析,术中术后各项指标、肝功能及免疫指标采用( ±s)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检验标准。 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切脾组手术时间明显较保脾组更长(P=0.003),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外周血WBC、PLT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切脾组显著高于保脾组(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保脾组较切脾组更高(P<0.05);术后免疫功能指标切脾组CD4、CD4/CD8显著升高,而CD8显著降低,且明显优于保脾组(P<0.05)。切脾组及保脾组患者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0%及17.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联合脾脏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可行,降低了手术创伤,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3.
北京降压0号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评价长期服用北京降压 0号片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长期开放研究设计。舒张压 95~ 114mmHg(1mmHg =0 133kPa)且收缩压 <180mmHg的患者入选本研究 ,采用北京降压 0号每日 1~ 2片治疗 1年 ,观察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共入选 182例患者 ,其中 175例完成 1年试验。平均服用北京降压 0号剂量为1 2 3~ 1 2 6片 /d ,个体最大使用剂量为 2片 /d。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 2周、8周、6个月和 12个月时收缩压分别下降 11 6 0、2 2 77、2 4 19和 2 6 5 7mmHg ,舒张压分别下降 14 12、17 6 4、18 77和 19 0 7mmHg(P值均 <0 0 0 1)。治疗 8周、6个月和 12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2 3%、93 3%和 91 4 %。达到正常血压值 (<14 0 /90mmHg)的例数分别为 133例 (73 1% )、14 5例 (81 5 % )和 14 8例(84 6 % ) ,达到理想血压值 (<130 /85mmHg)的例数分别为 6 8例 (37 4 % )、77例 (43 3% )和 92例(5 2 6 % )。治疗 8周时血清肌酐升高者占 7 84 % (P =0 0 0 18) ,但随后又降低至治疗前水平。未发现低钾血症和抑郁倾向。治疗 1年期间曾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为 2 4例 (13 4 % ) ,主要为轻度头晕、头痛 ,继续治疗均可自行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轻中度  相似文献   
64.
调节转录因子 (RTF)是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在启动子上游的顺式作用元件的核蛋白分子 ,其作用是调控靶基因的转录。核心结合因子 (CBF)也称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是 2 0世纪 90年代初发现的一个RTF。本文就其与白血病的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1  AML/CBF的结构AML/CBF是一个异二聚体转录因子家族 ,它包括α亚单位和 β亚单位。迄今发现哺乳动物细胞有 3种不同的α亚单位 (AML1 /CBFα2、AML2 /CBFα3和AML3 /CBFα1 )和一种 β亚单位 (CBFβ) 〔1〕。AML1是Runt样转录因子 (Runx 1、Ru…  相似文献   
65.
探讨神经外科意识模糊患者所留置的尿管被意外拔除的原因分析,通过科学的干预措施,降低尿管被意外拔除的因素,减轻给患者重置尿管带来的痛苦及损伤并降低经济负担,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分析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医院2013年1-1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分离所得的105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APl系统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结果判定按NCCLS标准执行,数据统计按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监测组软件WHONET4系统处理。结果 105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产ESBLs菌株50株,检出率47.6%;标本来源以患者的痰液、尿液、伤口分泌物为主,检出率分别为52.1%、50.0%、33.3%,科室分布以老年病房最多,检出率为48.0%;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高度敏感,达100.0%,对青霉素类敏感率很低为0~8.0%。结论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所以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很重要,应加强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躯干核心肌群训练的强度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平衡步行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不同强度的躯干核心肌群训练,其中A组每天训练1次,B组每天训练2次,C组每天训练3次,每次训练30 min,每周5天,共训练3个月。3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时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躯干控制能力,采用步行功能评级(FAC)评定平衡步行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比较3组患者上述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平衡步行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躯干控制、平衡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逐渐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在1~3个月期间躯干控制和平衡能力评分C组高于B组,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3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在1个月期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个月后C组较B组,B组较A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强化躯干核心肌力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躯干控制、平衡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Mindray-BC5300检测末梢全血时检测时间对血液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用BC5300血液分析仪对30例末梢全血标本分别于采血后0、5、10、30min连续检测,观察血液分析结果中WBC,RBC,HB,HCT,PLT,Neu%,Lym%等主要指标的变化。并将其中10例同时采集静脉血作为参考比较。结果:采血后0min分别与5min,10min,30min相比,WBC、PLT、Neu%,Ly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5min和10min相比,所有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5min和30min相比与采血后10min和30min相比,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例静脉血结果与5min,10min末梢全血各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5300检测末梢全血时,采集后立即检测会对某些指标有明显影响,应在放置后5~10min内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价半月板成形术结合Fastfix及MM-Ⅱ缝合技术在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撕裂中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59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撕裂患者进行了半月板成型及缝合术。根据撕裂的大小和部位,采用Fast-fix缝合系统及MM-Ⅱ缝合套管针进行缝合。59例随访12~26个月,平均(18.4±3.6)个月。在术前及术后随访时记录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稳定性及Lysholm评分,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的Lysholm评分来评价盘状半月板成型缝合术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在末次随访时没有关节交锁及失稳症状,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Lysholm评分从术前(58.8±6.8)分提高至术后(93.3±2.4)分,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4,P〈0.01)。结论对于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合并撕裂,在进行成型手术后通过Fast-fix及MM-Ⅱ对半月板撕裂进行缝合修复,可获得满意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70.
目的比较氟马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的治疗反应、结局以及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来自国内76个中心自2006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确诊、年龄≥18岁、确诊后6个月内接受氟马替尼或伊马替尼作为一线治疗且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CML慢性期病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减少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选择偏倚, 比较两种TKI的治疗反应及结局。结果研究最终纳入4 833例接受伊马替尼(4 380例)和氟马替尼(453例)作为一线治疗的成人CML慢性期患者。伊马替尼治疗组中位随访54(IQR:31~85)个月, 7年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分子学反应4(MR4)和分子学反应4.5(MR4.5)累积获得率分别为95.2%、88.4%、78.3%和63.0%。7年无治疗失败生存(FF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71.8%、93.0%和96.9%。氟马替尼治疗组中位随访18(IQR:13~25)个月, 2年CCyR、MMR、MR4和MR4.5累积获得率分别为95.4%、8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