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16篇
内科学   55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57篇
预防医学   13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22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治疗(CPT)联合纤维支气管镜(FB)灌洗对肺结核(PTB)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125例PTB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CPT联合FB灌洗。比较两组治疗7 d后排痰效果和治疗24 h后日排痰量;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气道峰压(PI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排痰总有效率、日排痰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RR、PIP、MAP、PaCO2显著降低,SpO2、PaO2、OI显著升高,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CPT联合FB灌洗对PTB患者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排痰效果和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金课”理念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科研护士培养的探索和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长沙市某三级综合医院36名有意向申请2021年科研护士岗位的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在“金课”理念下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形式,围绕科研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更加侧重学员的“分析、评价、创造”3个高级认知阶段,分别展开护理科研培训与实践。结果 培训后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课”理念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有效提高临床护士科研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超声、Er,Cr:YSGG激光及Er:YAG激光辅助1%次氯酸钠(NaOCl)溶液冲洗对人离体牙根管表面粪肠球菌生物膜及根尖区不同深度牙本质小管内粪肠球菌的杀灭效果。 方法单直根管下颌前磨牙42颗,建立粪肠球菌生物膜感染的根管模型,采用随机字表法随机抽取2颗确定建成粪肠球菌生物膜感染根管模型,剩余40颗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5组,每组8颗。A组:5.25% NaOCl联合17%乙二胺四乙酸(EDTA)注射器冲洗;B组:0.9%氯化钠溶液注射器冲洗;C组:1% NaOCl溶液超声荡洗;D组:1% NaOCl溶液Er:YAG激光活化冲洗;E组:1% NaOCl溶液Er,Cr:YSGG激光活化冲洗。按分组进行处理后取样菌落计数,计算灭菌率。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齐性及正态性检验比较各组间和组内的灭菌率。 结果(1)组间比较:对根管壁表面,各组冲洗方法灭菌率比较,B组(5.74%)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湖南地区2012年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情况和耐药状况.方法 收集2012年湖南地区结核培养阳性样本3157例,再用对硝基苯甲酸鉴定出非结核分支杆菌,然后用基因芯片将其进一步分型,采用绝度浓度法对其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 湖南地区3157株结核阳性样本中非结核分支杆菌占225株(7.1%),其中鸟分支杆菌63株(28%)、胞内分支杆菌90株(40%)、偶然分支杆菌9株(4%)、龟或脓肿分支杆菌54株(24%)、戈登分支杆菌3株(1.33%)、瘰疬分支杆菌3株(1.33%)、堪萨斯分支杆菌3株(1.33%).大多数非结核分支杆菌对抗结核药物呈现高度耐药.结论湖南地区2012年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率为7.1%,以鸟分支杆菌、胞内分支杆菌和龟或脓肿分支杆菌为主,其对抗结核药物呈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合抗体的运用在鉴别胸水肺腺癌细胞和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中的意义。方法:胸水细胞块切片后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N25例胸水转移性肺腺癌细胞和20例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7、间皮细胞及钙结合蛋白表达。结果: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7、间皮细胞和钙结合蛋白在胸水肺腺癌细胞和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0.05)。甲状腺转录因子.1和细胞角蛋白-7联合标记胸水肺腺癌细胞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100%;间皮细胞和钙结合蛋白联合标记胸水增生性间皮细胞的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95%。结论:联合应用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7、间皮细胞和钙结合蛋白抗体检测胸水细胞块对鉴别肺腺癌细胞和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尹柯  杨励  李圆菲  谢和宾  喻容  刘超群  李靖 《山东医药》2012,52(44):11-12,16,108
目的初步观察分离培养的结核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 T淋巴细胞凋亡及其表面特征性标志物FOXp3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尼龙棉柱法分离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磁性细胞分离器(MACS)分离得到CD4+CD25+ T淋巴细胞,体外培养72 h后分别利用电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检测各分组(结核病组、健康对照组)细胞的凋亡率及FOXp3的表达。结果 MACS可成功分离CD4+CD25+ T淋巴细胞,纯度可达81.1%~84.7%。结核病组较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 T淋巴细胞计数增多,凋亡率增加,FOXp3表达增高(P均<0.05)。结论 FOXp3高表达的CD4+CD25+ T淋巴细胞在结核病的免疫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与CD4+CD25+ T淋巴细胞的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孙艳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8):1441-1442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79803份痰标本、3750份纤支镜灌洗液标本分别采用直接涂片镜检法和液基集菌法检出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采用液基集菌法涂片后痰液的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提高2.94%,纤支镜灌洗液的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提高8.22%。同样方法获取的标本使用液基集菌法对纤支镜灌洗液涂片中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的提高明显大于痰标本。结论痰涂片阳性检出率的提高,除与标本检测方法有关外,合格的痰液标本是提高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刘永贤  欧阳文 《器官移植》2013,4(5):279-283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应用于活体肾移植供体对受体术后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活体肾移植的供体和受体40对,按其供体是否应用乌司他丁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20对。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乌司他丁组供体在麻醉前即以乌司他丁5kU/kg静脉泵入。比较两组受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受者麻醉前、麻醉后、受体血管开放时和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两组受者麻醉前、手术结束时和手术结束后24h血浆胱抑素C和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水平。结果两组受体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手术时问、术中输液量、术后24h尿量、冷缺血时间和热缺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受体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在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受体手术结束时、手术结束后24h两个时间点的血浆胱抑素C和α1-MG水平较麻醉前时间点明显下降,两组在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本研究供体所应用乌司他丁的剂量和方法对移植后肾功能的改善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竹节参中7种皂苷类成分的含量,并验证此方法在竹节参中应用的可行性与适用性。方法采用HPLC法,以竹节参皂苷Ⅴ为内参物,建立人参皂苷Rg1、Re、Rb1,假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Ⅳ、Ⅳa的相对校正因子(fs/i),并利用fs/i计算竹节参样品中成分的含量,同时用外标法测定各成分的含量,比较2种方法的差异。结果人参皂苷Rg1、Re、Rb1,假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Ⅳ和Ⅳa的fs/i分别为1.286 7、1.432 7、0.966 6、0.962 4、1.207 2、0.938 4。采用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得到的10批竹节参样品各成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准确性高,可用于竹节参皂苷类成分的定量分析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以及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中建库至2017年9月15日发表的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文献。2名研究员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9篇。Meta分析显示,年龄、吸烟、急诊手术、合并基础疾病、气管导管留置时间、麻醉时间、气管插管方式、插管深度、插管熟练度(是否反复多次插管)、拔管指征、拔管延迟等与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相关,各因素分析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3.19(2.58~3.95)、2.43(1.55~3.82)、2.45(1.42~4.24)、4.85(2.36~9.94)、4.96(2.08~11.84)、3.33(1.15~9.70)、1.49(1.06~2.09)、4.67(2.74~7.96)、2.52(2.14~2.98)、2.23(1.90~2.61)、3.91(3.18~4.81)。结论应严格把握气管插管全麻的应用指征,规范气管插管和麻醉复苏拔管过程的管理,做好患者准备,把握气管导管拔除时机,降低患者术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