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1.
目的:探讨黄褐斑患者中医体质与面部皮损分布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黄褐斑患者246例,分析其中医体质类型与皮损分布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体质类型的黄褐斑患者间,其MASI总分分段情况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0~10分中,阳虚质所占比例最多; 10~20中,气郁质所占比例最多; 20~30分及30~40分中,血瘀质所占比例最多。不同体质类型间前额及颏部MAS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左颧、右颧部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体质类型的MASI总分与不同部位MASI分数存在一定相关性,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平和质患者的MASI总分与右颧部的MASI分数相关性最大,血瘀质、气郁质、湿热质、气虚质患者的MASI总分与左颧部的MASI分数相关性最大。未发现黄褐斑患者MASI总分与上颌部及颏部MASI评分相关的要素。结论:黄褐斑患者中医体质分型与皮损发生部位及严重程度评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仍需要大样本研究及更先进的技术进一步验证不同体质类型对黄褐斑皮损生理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电针围刺诱导小鼠乳腺癌微血管正常化的作用。方法 用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构建4T1乳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荷瘤组(tumor-bearing group, TG)、电针围刺组(electroacupuncture tumorbearing group, EATG)、贝伐单抗组(bevacizumab tumor-bearing group, BTG),每组18只。TG组不予干预,EATG组电针围刺30 min,BTG组腹腔注射10 mg/kg贝伐单抗。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3、5天利用免疫荧光检测肿瘤组织CD31、α-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 HIF-1α)表达情况;干预后第3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扫描电镜观察肿瘤微血管形态。结果 干预前各组肿瘤组织CD31、α-SMA、HIF-1α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第3天,EATG组、BTG组肿瘤组织CD31、HIF-1α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l...  相似文献   
113.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风热证)的治疗作用。方法共观察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风热证)患者130例。服用疏风解毒胶囊,进行同体配对实验,统计学分析。结果服药72h退热治愈率90.769%;平均解热时间:20.50h;4h内即刻退热率30.00%。结论疏风解毒胶囊对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风热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4.
目的:观察和验证二硫化二砷(As2S2)和粉防己碱(Tet)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株HCC1937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MTT方法检测As2S2、Tet对TNBC细胞株HCC1937的抑制率,利用中效原理(Chou-Talalay法)确定药物协同作用浓度;通过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分析两药对于HCC1937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ELISA方法检测药物对AQP9、ABCC2和P-gp含量的影响;通过q-PCR方法检测,协同作用浓度条件下,药物对细胞中Caspase-3、Survivin、Bid、Bax、Bcl-2、PARP表达的影响。结果:As2S2、Tet抑制HCC1937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药物作用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性(P<0.05);干预48 h,As2S2与Tet的合药浓度为3μg/mL+2μg/mL为相加作用(P<0.05);浓度为6μg/mL+4μg/mL为协同作用(P<0....  相似文献   
115.
目的:系统评价稳心颗粒治疗功能性早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8个数据库,收集稳心颗粒治疗功能性早搏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纳入的文献采用Cochrane Handbook5.1评价标准和工具进行系统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项研究,共1278例患者,试验组为单独使用稳心颗...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国内近20年内心律失常相关中医证型、证素的地域和时间变迁的文献进行系统性分析,探讨和总结心律失常的证候规律,揭示心律失常相关证型、证素分布的变化,以期为心律失常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2000—2020年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数据库收录的快速性(型)心律失常及缓慢性(型)心律失常中医证候特征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文献986篇,病例42 077例,其中,快速性(型)心律失常18 944例,缓慢性(型)心律失常23 133例。快速性(型)心律失常的常见证型有气阴两虚、血瘀阻络、阴虚火旺、痰瘀互阻等;证素以阴虚、气虚、血瘀多见;缓慢性(型)心律失常的常见证型有心肾阳虚、阳虚血瘀、气阴两虚,证素以阳虚、血瘀、气虚为主。结论:快速性(型)心律失常病机以本虚标实多见,本虚以阴虚、气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湿为主;缓慢性(型)心律失常以心肾阳虚为主,兼标实血脉瘀阻或挟痰挟湿。近年来虚性证素所占比例较高,实性证素所占比例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探讨恒古骨伤愈合剂对于发作、缓解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疗效的改善情况并对其潜在干预机制进行系统挖掘,为提高恒古骨伤愈合剂的临床应用价值、指导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通过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真实世界研究,获得数据资料并录入“恒古骨伤愈合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病例注册登记系统”,在系统中选取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和湖南航天医院等20家医疗机构骨伤科门诊或住院的105例发作、缓解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包括60例联用恒古骨伤愈合剂和关节注射治疗的患者,及45例单用关节注射治疗的患者。观察和对比2组患者的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中医单项疼痛症状种类(冷痛、热痛、刺痛、隐痛、酸痛)和其他中医症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为进一步阐释恒古骨伤愈合剂联用关节注射治疗发作、缓解期膝骨关节炎的潜在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骨伤交叉数据库(BX-Data,http://bone-xtrans.com/database)”,收集膝骨关节炎疾病基因集、恒古骨伤愈合剂组方中药材、化学成分、物质基础、候选靶标、玻璃酸钠候选靶标数据进行筛选,构建“疾病靶标”的互作网络。结果 入组的10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发作期患者占15.24%(16/105),缓解期患者占84.76%(89/105),无康复期患者。女性72例(68.57%),多于男性33例(31.43%),105例患者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VAS评分5分患者20例、6分患者19例,共占观察组65.00%;对治疗前后组间VAS评分的比较结果表明,治疗后4周两组评分分别为(4.42±1.01)分、(5.00±1.02)分,治疗后8周分别为(3.12±1.04)分、(3.56±1.08)分,均低于治疗前(6.23±1.28)分、(6.02±1.22)分(P<0.05);对两组疼痛性质的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热痛和刺痛前后改善率分别为3.3%(2/60)、16.7%(10/60),对照组分别为2.2%(1/45)、15.6%(7/45)(χ2=4.03413.583,P<0.05),观察组冷痛改善率为5.0%(3/60)、酸痛改善率为3.3%(2/60),高于对照组;对两组治疗前后的WOMAC评分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僵硬评分治疗前后差值(1.68±1.42)分,对照组治疗前后得分差值(1.20±1.60)分(P<0.05),且观察组疼痛评分治疗前后差值(3.43±2.88)分、日常活动评分前后差值(12.37±10.21)分和总分治疗前后差值(17.48±12.76)分也均高于对照组[(2.82±3.29)、(10.80±9.63)、(14.82±12.62)分];对于两组治疗前后其他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少寐多梦的改善率为28.3%(17/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1/45)(χ2=5.914,P<0.05),观察组渴不欲饮、烦闷不安、口燥咽干、面色晦暗、手足口热5种症状改善率分别为3.3%(2/60)、10.0%(6/60)、8.3%(5/60)、10.0%(6/60)、5.0%(3/60),均高于对照组的-2.2%(1/45)、2.2%(1/45)、2.2%(1/45)、4.5%(2/45)、-6.7%(3/45)。通过网络分析发现,恒古骨伤愈合剂的富集通路主要作用于骨质改善、能量代谢和抗炎镇痛3种作用机制,玻璃酸钠富集通路主要作用于抗炎镇痛机制。结论 恒古骨伤愈合剂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发作、缓解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玻璃酸钠治疗,尤其在抗炎镇痛方面,两药具有协同药效。恒古骨伤愈合剂可能通过改善骨质和调节机体能量代谢途径,发挥其缓解关节僵硬、刺痛、热痛、少寐多梦症状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8.
孙文垣为明代名医,学验颇丰,医术精湛,其著作及医案中涉及痰证的经验极其丰富,笔者将其归纳总结,划分为三焦论痰法:痰浊侵犯上焦,如停滞于肺可见咳嗽咳痰,当治以清金肃气降痰;闭阻胸膈则现满闷胀痛,可施化痰行血通闭之法;蒙蔽清窍可见眩晕、头胀,治以上透下滑、清透痰浊,同时培土以绝生痰之源。痰火凝滞中焦,如宿食夹痰秽盘踞胃脘及肠腑,可见胃痛、呕吐、泄泻,治以豁痰消滞、通腑泄浊;痰浊夹肝火攻冲少阳厥阴,胁痛、胀满频发,采清痰利气、破血泻实之法,清消并用,使痰火速去。下焦痰湿之证,如下流至精室则发为白浊、遗精,治当清泄相火、利湿祛浊同用,防兜涩敛邪;盘踞凝结血脉则闭经、不孕,立调气消痰、溶脂燥湿之则,通畅血脉,周流不息。现结合理论及临证所见,探幽剖析,以期对孙氏三焦论痰进行阐发,使之纲目并举,条辨清晰,裨益于临证而效验。  相似文献   
119.
以中医药学为主体,融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与技术方法,创新中医药临床诊疗模式,丰富中医药理论体系,是现阶段中医药创新发展的一大重要方向。然而现代医学背景下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还存在中医传统辨治模式与现代疾病临床诊疗难以有机融合、中医宏观辨治思路与现代医学微观理化指标不能精准对接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据此提出“两个重构”(即重构现代中医诊疗体系与重构现代中医本草体系)理论框架并对其内涵、目的、方法及意义进行系统阐释。认为通过借鉴现代医学疾病认知,继承传统中医审病思维,对现代疾病进行中医分类分期分证,进而可实现现代中医诊疗体系的重构;同时通过吸纳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融汇中药传统功效认识,构建方药量效理论框架推动现代中医本草体系的重构。“两个重构”的实现可在继承并发扬中医调态优势的前提下,突破传统辨证论治局限性,提高中医对现代疾病临床诊疗的精准性,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0.
目的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以下称"三阳合治")减轻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结肠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甲型流感病毒H1N1滴鼻诱导流感病毒致小鼠结肠损伤模型。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三阳合治组, 每组10只小鼠。模型组、三阳合治组分别以PBS、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灌胃, 7天后取各组小鼠结肠组织, 观察结肠长度及结肠病理损伤情况, 并进行转录组测序, 筛选三阳合治组与模型组显著差异基因进行GO、KEGG和GSEA分析。结果三阳合治干预后显著改善了小鼠的结肠长度, 减轻了结肠病理损伤。三阳合治组与模型组有92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 GO分析提示差异基因富集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产生的调节、炎症应答、防御反应、免疫反应、NIK/NF-κB信号的调节以及MAPK级联等生物过程, 以及刷状缘膜、刷状缘、微绒毛等与肠道屏障相关的细胞组分。KEGG分析提示差异基因富集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产生IgA的肠道免疫网络、补体和凝血级联以及PPAR信号通路等。GSEA分析提示产生IgA的肠道免疫网络、PPAR信号通路以及丙酸代谢和丁酸盐代谢等在三阳合治干预后显著上调, 而凋亡和MAPK信号通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