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5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通过miRNA介导RNAi沉默OPN表达探讨其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顺铂(DDP)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体外构建的靶向OPN的miRNA表达质粒瞬时转染A549,酶联免疫吸咐法(ELISA)检测转染后48h细胞OPN蛋白表达;转染后24、48、72、96h,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分别检测转染细胞和转染联合5μg/mL顺铂作用后细胞的增殖;于转染后24h联合不同浓度的顺铂作用48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1)转染后48h,OPN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了47.34%(P0.01)。(2)转染后24h细胞增殖开始受抑制(P0.05),48、72、96h细胞增殖被明显抑制,细胞增殖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转染联合顺铂作用24h细胞增殖开始受抑(P0.05),48、72、96h细胞增殖明显受抑,细胞增殖活性转染组与未转染组及非特异性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后24h联合不同浓度的顺铂作用48h,当顺铂浓度为2.5、5、10、20μg/mL时,细胞增殖被明显抑制,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靶向OPN的miR-NA抑制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增强细胞对DDP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电针预治疗对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以及单个心肌细胞内钙振荡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C)、缺血再灌组(MIR)、缺血再灌+电针组(EA),每组10只。于造模前连续3 d给予双侧"内关"电针预治疗,电流强度5 mA,频率2/15 Hz,持续电刺激30 min。第3次电针结束后,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在体心肌缺血模型,用低灌流的方法制备离体全心缺血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心律失常评分,采用InCytPm 2 High Speed细胞内离子检测系统观察单个心肌细胞钙振荡情况。结果:MIR组于再灌注10 min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NC组明显升高(P<0.05);EA组心律失常发生率较MIR组明显降低(P<0.05)。NC组心肌细胞很少发生细胞内钙振荡,MIR组的心肌细胞可见频发的钙振荡,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EA组的心肌细胞发生钙振荡的次数则明显低于MIR组(P<0.01)。结论:电针预治疗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其效应可能是通过减少缺血心肌细胞钙振荡的发生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3.
刘家瑛教授从事中医针灸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40余年,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学验颇丰,擅长临床治疗神经内科系统疾病,尤其是对针灸治疗中风病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该文主要总结其对中风病因病机认识及针灸介入、选穴、手法等经验。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直接灸"肝俞"对原发性肝癌(HCC)癌前病变大鼠凋亡抑制因子Livin的影响,探讨直接灸法对HCC癌前病变大鼠肝癌变的延缓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20只)、预防1组(15只)、预防2组(15只)。以二乙基亚硝胺逐步诱导建立HCC模型,为期12周。预防1组、预防2组从造模开始即给予"肝俞"穴麦粒灸,5壮/穴,0.5mg/壮,隔日1次,分别持续一疗程(20d)与两疗程(40d),预防结束后继续造模至第12周。ELISA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预防第1疗程结束时,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FP含量显著升高(P0.01),预防1组AFP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预防第2疗程结束时,模型组AFP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预防2组AF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结束时,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FP含量显著升高(P0.01)。造模结束时Livin在模型组肝脏组织中表达的累积吸光度(IOD)值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预防1组、预防2组与模型组相比,Livin表达的IOD值均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直接灸法通过增强肝细胞自我修复功能、降低凋亡抑制因子Livin的表达,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促进其凋亡,可能对延缓HCC癌前病变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自然》杂志于2021年10月刊登"电针驱动迷走-肾上腺轴的神经解剖学机制"一文,引起了针灸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该研究证实PROKR2-Cre神经纤维在躯体不同部位和层次的差异性分布是电针低强度刺激"足三里"或"手三里"穴,通过"迷走-肾上腺轴"产生抗炎效应的关键。该研究成果是针灸基础科研领域的里程碑事件,是针灸学科与神经-免疫学科交叉相互碰撞融合的代表作,揭示了针刺起效的部分因素构成和穴位结构相对特异性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对未来针灸科研模式的变革和针灸科研成果的转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其研究思路、方法和结论值得针灸科研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6.
目的: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角度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小鼠体表敏化与“关元”穴的关系、效应及机制。方法:雌性ICR小鼠先随机分为造模组和对照组,造模组以100 mg/kg的双酚A(BPA)灌胃建立PCOS模型。实验一从上述小鼠中随机选取18只模型小鼠和8只正常小鼠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B),观察体表渗出点的部位、数量及分布规律。实验二将剩余24只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关元组、电针敏化点组,每组8只,剩余8只正常小鼠为对照组。电针体表敏化点或“关元”,20 min/次,1次/d,共4周。每周一称量小鼠体质量并记录,连续8周;电针结束后通过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比较小鼠行为学的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含量;HE染色法观察卵巢病理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免疫荧光法检测卵巢和子宫组织内雌激素受体α(ER-α)表达。结果:对照组EB渗出点不明显,模型组体表EB渗出点多分布于下腹部、腰骶部、胸背部及双下肢内侧,模型组EB渗出点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卵巢出现多囊样改变,闭锁、囊性扩张卵泡...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运动功能及缺血半暗带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的影响,探讨taVNS改善MCAO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耳缘-非迷走神经刺激(tnVNS)组、taVNS组,每组...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揿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揿针治疗,不服用醋酸泼尼松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甲状腺肿痛消失时间、血沉恢复正常时间、甲状腺摄碘率恢复正常时间、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β、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及临床疗效、1年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为71.1%,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为36.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AA、TNF-β、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甲状腺肿痛消失时间、血沉恢复正常时间、甲状腺摄碘率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针灸结合推拿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选穴规律及配伍特点,为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2012年2月—2022年2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刊登的针灸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建立文献数据库与腧穴数据库,采用Vlookup函数和数据转置对腧穴数据进行分析,采用SPSSPRO频数分析得出高频腧穴,采用Apriori算法和改进剪枝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最后按照支持度、置信度和提升度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共检索出文献414篇,最终纳入文献133篇。频次≥14次的腧穴共20个,排名前十的依次为风池穴、天宗穴、合谷穴、肩井穴、曲池穴、后溪穴、手三里穴、颈夹脊穴、外关穴、风府穴。使用频次≥14次的腧穴归经以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督脉、经外奇穴、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为主。设置最小支持度为20%,最小置信度为80%,关联规则为后项→前项,采用Apriori算法和改进剪枝算法对频次≥14次的20个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置信度排名前四的腧穴配伍组合分别为肩井、风府、后溪、外关→风池、天宗,肩井、风府、外关、曲池→风池、天宗,手三里、天宗...  相似文献   
90.
论针灸医学的特色与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WH  Wang F  Wang LL  Yang YQ  Du YH  Cheng K 《中国针灸》2011,31(8):673-678
详细论述了我国传统针灸医学的四个特色、五大优势.四个特色是:①以经络腧穴、气血运行理论为核心的理论特色;②通过刺激于外、调整于内达到防治疾病的效应机制特色;③以综合运用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和腧穴诊断为主要内容的临床诊断特色;④由独特的治疗工具和特殊的操作手法构成的技术特色.五大优势是:①诊断优势:简单、快速、准确;②技术优势:容易掌握、操作简便;③疗效优势:见效快,疗效明显,适宜病症广泛;④安全优势:无毒,极少不良反应;⑤经济优势:治疗成本相对低廉.指出针灸医学应该能够在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