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种针法联合应用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北京护国寺中医院针灸科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针灸治疗和艾司唑仑药物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和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和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入睡时间的改善则劣于对照组。结论:多种针法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避免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更加安全可靠,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沈凤仁医生应用大腹全息八卦疗法辨治眼病的理论要点及病案分析.应用大腹全息治疗法,定位取穴准确、掌握理论核心、精晓八卦卦性是重要前提,再结合五轮、五脏、五行子母补泻等学说,将其综合运用是治疗疑难眼病的理论基础.并对用此理论治疗的3则疑难眼病进行了临床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体外培养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探讨葛根素(Puerarin,Pue)对高糖(highglucose,HG)诱导的心肌细胞因子和钙离子的影响。方法: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培养,除对照组外分别给予HG(25 mmol/L)、HG(25 mmol/L)+Pue(10-3mol/L)、HG(25 mmol/L)+Pue(2×10-3mol/L),检测培养心肌细胞存活率、内皮素(endothelin,ET)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及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G会使培养心肌细胞存活率和NO浓度下降,ET水平增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上升(P0.01);Pue可以抑制由于HG诱导所出现的上述情况,且2×10-3mol/L Pue组的效果更好。结论:Pue能抑制HG引起的心肌细胞因子浓度改变和钙超载,此效应可能是葛根素减少高糖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发生的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经穴特异性是针灸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指导针灸临床治疗最重要的依据。但是,穴位特异性科学基础至今仍不明确,严重制约着针灸临床疗效的提高,并影响到针灸学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相关的科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就穴区不同组织结构在决定和影响穴位效应特异性中的关键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由于不同经穴穴区组织结构不同,针刺不同的经穴或同一经穴不同深度的组织结构,将因刺激不同组织内的不同感受器而兴奋不同类别的传入纤维,进而引起不同性质或不同程度的内脏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预治疗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心脏β肾上腺素受体信号转导站点中cAMP和Gsa蛋白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和再灌注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实验型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再灌注加电针(EA)组和缺血再灌注加电针加心得安(EAP)组。观察比较电针预治疗对再灌注10min内心律失常评分、缺血心肌cAMP含量和Gsa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NC组比较,IR组于再灌注10min内心律失常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IR组比较,EA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而EAP组心律失常评分与IR组相近,亦明显高于EA组(P〈0.01)。备组大鼠缺血心肌cAMP含量和Gsa蛋白表达结果与心律失常评分结果相似。电针预治疗可以明显减低I/R性损伤引发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抑制I/R后引起的缺血心肌cAMP含量和Gsa蛋白的异常升高,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可以抑制其保护作用。结论:电针预治疗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β-肾上腺素受体信号转导站点中cAMP和Gsa蛋白参与了介导针刺预处理改善上述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灸预治疗改善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临床意义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针灸“治未病”理论溯源,针灸预治疗改善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临床意义,针灸对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针灸预治疗改善心肌缺血性损害及其可能机制,以及针灸预治疗改善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优势等方面做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针预治疗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心脏β-肾上腺素受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方法:采用结扎和再灌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I/R)模型。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再灌注+电针(EA)组和缺血再灌注+电针+心得安(EAP)组。电针预处理方法是心肌缺血造模前连续3 d给予双侧“内关”穴电针,每次20 min,观察比较心肌缺血前反复电针预处理对心电图ST段、心肌缺血面积以及β1-肾上腺素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NC组比较,IR组在缺血30 min及再灌注10 min后ST段明显抬高(均P<0.01);与IR组比较,EA组ST段抬高幅度明显降低(均P<0.01),而EAP组ST段抬高幅度与IR组相近,均明显高于EA组(P<0.01)。以梗塞区/危险区比值为指标的观察表明,IR组梗塞区/危险区比值明显高于NC组(P<0.01),而EA组该比值则明显低于IR组(P<0.01),EAP组该比值则与IR组相仿,明显高于EA组(P<0.01)。对β1-肾上腺素受体蛋白的观察表明,IR组该受体蛋白含量显著高于NC组(P<0.01),EA组与IR组相比,该蛋白含量则明显降低(P<0.01),而EAP组该蛋白含量却明显高于EA组(P<0.05),其值与IR组相近。结论:电针预治疗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结扎引起的ST段抬高,减轻心肌缺血的程度,减少心肌梗塞面积,减低由于I/R导致β1-肾上腺素受体蛋白的过度表达,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心得安可以抑制其保护作用。可见,电针预治疗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β-肾上腺素受体参与了介导针刺预处理改善上述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方式针药结合研究概况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药结合的治疗方法多年来在临床上应用相当广泛,具有用药量小、作用快、作用强等特点,体现了针刺对药物的增效作用。随着临床研究的发展,针药结合疗法的疗效已为医学界所瞩目,在临床上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相关基础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其优越性所在。笔者查阅了近10年来有关的文献报道,从中可以看出,针药结合已应用于内、外、妇、儿、精神、骨伤、皮肤、五官等各科,涉及到的病种达几百种之多。现将不同针药结合方式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褐斑俗称肝斑和蝴蝶斑,属中医黧黑斑、肝斑范畴。而黧黑斑一词,首见于明.陈实功所撰的《外科正宗》,其谓黧黑班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色枯不泽。1对黄褐斑的认识中医将黄褐斑的病因病机概括为以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MF)的影响,并初步探究胆碱能抗炎通路(CAP)及其下游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的介导作用。方法:选用12周龄雄性WKY大鼠6只为正常组,另选12周龄SHR 1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阻断后电针组(α7阻断后电针组),每组6只。电针组取“内关”及其左侧旁开0.5 cm处电针干预,选择疏密波,频率2 Hz/15 Hz,电流强度1 mA,每次30 min,隔日1次,干预8周;α7阻断后电针组于每次电针前尾静脉注射α7nAchR特异性阻断剂α-银环蛇毒素。电针干预结束后,采用无创血压仪检测各组大鼠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前壁厚度(LVAWd)、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及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IDd),碱水解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ELISA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乙酰胆碱(Ach)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心肌组织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