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40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237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30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临证指南医案》痹证用药特点。方法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统计药物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并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复杂网络分析等。结果 筛选出83首处方,共涉及中药125味,使用频次前5位依次为桂枝、茯苓、白术、当归、苦杏仁,功效类别以补虚药为主,性味以甘温最多,归经主要涉及肺、脾、肝、心、肾、胃;关联规则得到10对常见组合,高频中药聚为4类,复杂网络分析得到1个核心组合。结论 叶氏常从络病角度治痹,或通、或补、或通补皆施,重视肺脾,注重调和气血营卫,擅长通补奇经治法。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6,(7):1486-1489
目的:观察七龙天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波生坦组(C)、七龙天低剂量组(D)、七龙天中剂量组(E)、七龙天高剂量组(F)。A组大鼠置于正常环境中饲养,B、C、D、E、F组均造模。采用常压低氧法制模,从制模第1天始给药,连续3周,A、B两组均给予蒸馏水3 m L/(只·d)。在直视下行右心导管术测定肺血流动力学参数,及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NOS、ET-1 mRNA表达。结果:七龙天及波生坦均可明显降低大鼠肺动脉高压,且以七龙天高剂量组效果为佳,疗效呈药物剂量依赖表现。各组NOS、ET-1表达量与肺动脉压具有相关性,但二者在高剂量七龙天调节至正常范围时,肺动脉压仍未恢复正常水平。结论:不同剂量七龙天均可降低肺动脉高压,且高剂量七龙天疗效优于波生坦。其降压机制与降低NOS及ET-1表达量有关,但仍可能受其他炎症因子及血管新生因子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统计分析万方、维普、CNKI 3大数据库建库至今正式刊登发表内服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期刊文献中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遣方用药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运用万方、维普、CNKI数据库,对截止到2019年7月31日的中药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经统一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合并3大数据库中符合标准的文献,删除交叉重复文献,整理出有效内服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文献378篇,内服加外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12篇,合计690篇文献,总结出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0位中药,并对其进行规律分析。结果 从690篇文献中总结出使用频率最多的前30位中药,其中9味活血化瘀类中药(川芎、乳香、没药、怀牛膝、川牛膝、鸡血藤、丹参、红花、骨碎补),8味补益肝肾、益气养血药(黄芪、甘草、淫羊藿、杜仲、当归、熟地黄、白芍、枸杞),6味祛风除湿药(独活、威灵仙、木瓜、秦艽、茯苓、薏苡仁),3味清热药(黄柏、生地黄、赤芍),3味解表药(桂枝、防风、细辛),1味温里药(肉桂)。结论 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内服中药的功效主要以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益气养血为主,兼以祛风除湿、温通经脉、散寒止痛或祛风清热除湿、通痹止痛,以达到祛邪扶正兼顾、标本同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研究咽炎消合剂对慢性咽炎大鼠模型咽部粘膜组织中TGF-β1、Smad3 mRNA表达的趋势,阐明咽炎消合剂修复慢性咽炎模型大鼠咽粘膜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该病的发病机理。方法 选用45只SD大鼠,随机分3组造模:标准慢性咽炎模型组,慢性咽炎模型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成功造模后进行咽炎消合剂治疗15d,然后对各实验组大鼠粘膜组织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检测,以及用Q-PCR检测不同组别中的TGF-β1、Smad3 mRNA的表达情况,对Q-PCR中Ct值进行t检验,按照2-ΔΔCt方法进行计算。结果 一般观测及病理检查显示,慢性咽炎模型建立成功。治疗组比较标准慢性咽炎模型组,咽粘膜组织病理增生情况好转明显,局部炎性细胞的数量减少,血管通透性明显降低。Q-PCR检测显示,模型组及治疗组的TGF-β1、Smad3 mRNA表达要高于空白组(P<0.05),经咽炎消合剂治疗后,治疗组TGF-β1、Smad3 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 咽炎消合剂对慢性咽炎大鼠模型咽粘膜中有TGF-β1/Smad3 信号通路具有调控作用,干预了咽粘膜的组织纤维增生及炎性改变,证实了该药物对慢性咽炎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与高压湿热和常压干热处理方法进行对比,观察高压干热处理法对中药紫苏粉末微生物和中药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压湿热、高压干热、常压密闭干热和常压开放干热4种方式分别于110 ℃、121 ℃处理紫苏粉0、15、30、60、120 min。每0.4 g药材粉末处理后加入无菌蒸馏水5 mL振摇6 h后取上清进行微生物检查和溶出物吸收光谱检查。结果 高压干热处理的灭菌效果略低于高压湿热法,但明显高于常压热处理法。110 ℃高压干热处理15 min能大大降低药材粉末的微生物载量,30 min后达到无菌效果;121 ℃高压干热处理15 min也能达到无菌效果。热处理后,溶出物吸收光谱相似,230~370 nm的吸收值明显增加,其中110 ℃高压干热处理15 min达到较佳效果。结论 高压干热处理是一种值得选用的物品灭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7年1月-2022年1月于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住院的1 157例R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RA组、RA合并空腹血糖受损(IFG)组与RA合并2型糖尿病(T2DM)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s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A患者发生IFG和T2DM的危险因素。结果 RA合并IFG组年龄、病程、RF-IgM、ESR、CRP、TC、LDL-C、GLU均高于R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年龄、病程、RF-IgG、CRP、UA、TC、TG、LDL-C、GLU水平以及高脂血症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RA合并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ESR、CRP、LDL-C、GLU水平升高均是RA患者发生IFG的独立危险因素,长RA病程,高水平LDL-C和GLU均是RA患者发生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A合并IFG和T2DM患者存在多种代谢指标异常,ESR、CRP、LDL-C水平升高导致RA患者发生IFG的可能性增加;长RA病程,高水平LDL-C均可导致RA患者发生T2DM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总结吴生元教授辨治骨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用药特点,分析挖掘骨关节炎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骨关节炎及新药开发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采集就诊于吴生元教授门诊骨关节炎患者处方,双人校对审核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使用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及用药频次统计组方规律,使用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无监督熵聚类、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分析挖掘方法等进行药物组合分析。结果 筛选处方395张,出现频次大于10的高频药物46味,温、甘性味药物最为常用,归脾、肺、肝、肾四经的药物最多。结论 吴生元教授治疗骨关节炎用药强调“调补中焦”和“甘温补虚”;在此基础上辨证选用,以病为核心、以症为辅助治疗骨关节炎,形成独特诊疗经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分析和预测独活-羌活-细辛治疗膝骨关节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独活、羌活、细辛的活性成分及靶点,与CTD、NCBI等数据库获取的膝骨关节炎疾病基因靶点映射,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进行MCODE聚类分析,通过Omicshare云平台和DAVID数据库GO、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从3味药中共筛选出了36个活性成分及205个靶点,主要有山柰酚、 β-谷甾醇、芝麻脂素、异紫花前胡苷等关键成分,AKT1、ESR1、JUN、CASP3等为关键靶点,核心基因有NOS3、ESR1、COX1、NR1I2,关键的生物进程和通路有类固醇激素反应性、活性氧代谢过程、AGE-RAGE通路和TNF通路。结论 独活-羌活-细辛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网络来治疗膝骨关节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RA-IPF)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搜集RA患者的基本信息、实验室指标、证候分型等临床资料,比较RA-IPF患者与单纯RA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分析RA-IPF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在2 788例RA患者中并发IPF者115例。与单纯RA相比,RA-IPF患者男性比例较多、年龄较大、血沉(ESR)加快、血D-二聚体增多、血RF-IgA升高、RF-IgM升高、RF-IgG升高、抗U1-RNP抗体升高、抗Jo-1抗体升高。结论 RA-IPF可能与患者的性别、年龄、ESR、D-二聚体、RF-IgA、RF-IgM、RF-IgG、抗U1-RNP抗体、抗Jo-1抗体有关;高龄是RA合并IPF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通过撷取崩中、倒经、痛经、经期浮肿及感冒5个病症来总结明代医家岳甫嘉治疗妇人经期疾病的经验,探知其学术思想。认为岳氏善从气血关系着手来阐发经期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通过辨别气血的虚实、寒热,确立调理气血治疗经期疾病的主旨,包括益气养血清热治崩中,滋阴降火顺气治倒经,行气活血散寒、益气养血治痛经,活血利水、健脾利水治经期浮肿,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治经期感冒等。其调理气血善用四物汤,此方集行气、养血、活血于一体,适应范围广泛,于妇人尤宜。此外,岳氏善调脾胃以促气血之生成,用药不忘固护脾胃,其学术精粹对现代临床诊病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