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小柴胡汤为<伤寒论·少阳篇>中和解少阳的主要方剂.现代临床对其应用远远超出了原方的使用范围.治疗因阴阳气血失和所致的多种妇产科疾病,如经期头痛、经期发热、经期感冒、痛经、崩漏、绝经期前后诸证、经行泄泻、经行情志异常、经期鼻衄、妊娠恶阻、妊娠瘙痒、妊娠感冒、产后发热、产后头痛、产后恶露不绝、乳癖、便秘、梅核气等,运用小柴...  相似文献   

2.
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小腹疼痛,甚至影响正常生话,且每随月经周期而发病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诸病源候论》说:“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二脉”,提出本已体虚而胞络又受邪犯,损伤冲任,发为痛经。《景岳全书·妇人规》说:“凡妇人但遇经期则必作痛……是必素禀气血不足”,指出痛经发病与素禀虚弱有关。“张氏医通”认为:“经行之际,若遇郁怒则气逆……气逆则血滞……遇经行时则痛而重”,说明经期气血易受影响。前人的这些认识提示出痛经发病与素体因素、致痛病因、经期生理有密切关系,今  相似文献   

3.
不孕症是临床常见的产科疾病。郑伟达教授注重气血阴阳学说,重视肝、肾、脾胃,认为"种子先调经""经本于肾",认为肾气充盛,精血津液排泄适度,即可成孕。重视行经期、经后期、真机期、经前期四期的调理。行经期以理气活血调经,方选柴胡疏肝汤加味;经后期重在滋补肾精,以益其损,调脾胃,资其生化之源,以四物汤合二至丸加减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真机期"阴消阳长",采用温补肾阳、益气活血,以促使肾、天癸、冲任、胞宫之间阴阳平衡,以伟达排卵汤温补肾阳,益气活血;经前期肾气旺天癸充,冲任盛,是阳气活动旺盛时期,故宜使阴阳达到平衡,气血和调,以伟达调经汤补阴阳,调气血。  相似文献   

4.
崩漏和痛经是临床常见疾病,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作者曾随金振堂主任学习、工作。金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崩漏重视调理脾胃,认为调理脾胃就是固本,只有资助后天,才能培养先天,以归脾汤加减为主。治疗痛经认为瘀是主要病机,以痛经汤加减为主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浅论麻黄     
麻黄味辛、苦,性温。生用发汗力强,蜜炙稍缓,归肺、膀胱二经。功能: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临床用治风寒感冒、风水浮肿、小便不利等证,还具有温散寒结的作用,可以治疗痛痹证。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内经>,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预防疾病,中医又称"治未病",包括三层含义:一是防病于未然,"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注重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防"病后病",疾病痊愈后,注意调护,防止复发.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阴阳失调、五脏功能失衡密切相关.因此"治未病"需从调整人体阴阳气血、五脏平衡着手.本文就应用中医药调理脾胃"治未病"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论述了妇人经闭、经漏、带下以及其他妇人易得疾病,认为妇人经闭应补气养血、清泻虚火,而针对经漏不止,应以补脾胃、升举气血,并论述了其他理论与治法,一并形成了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妇科治病模式.对李东垣在书中的妇科用药频次以及药物归经的统计分析,可见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均为补中益气汤中的组成药物,足见李东垣对于脾胃的重视,也可见其学术思想对妇科疾病治疗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脾胃为一身之枢纽,调理脾胃对治疗其他疾病有关键作用,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一是气血不足,二是津液易亏。既患胃病,胃气易虚,胃阴亦常不足,脾胃功能受损,但仍须摄食水谷,气机失于调畅,故常表现本虚标实的证候。其脾胃已然受损,证治复杂,若不有效调理,不但会加重其他原发病的病情,脾胃亦会愈来虚损。针对老年人气阴两虚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提出了诊治老年脾胃病的一些方法:气阴双补;升降并调;导滞消食;湿热宜清、润燥相结;风动胜湿、护膜活血。  相似文献   

9.
不孕症可从脾胃论治。调理脾胃调气血经水、固冲任督带、治带下无子、化痰饮水湿、壮四肢肌肉、助药物运化在不孕症的治疗中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0.
小柴胡汤是源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少阳篇》中和解少阳的主要方剂。当代临床上对其应用远远超出了原方的使用范围,可用于因阴阳气血失和所致的多种妇产科疾病,如经期头痛、经期发热、经期感冒、痛经、崩漏、绝经期前后诸证、妊娠恶阻、妊娠瘙痒证、妊娠感冒、产后发热、产后头痛、产后恶露不绝、乳癖、乳痈等,运用小柴胡汤均获良效。本文就小柴胡汤近年来在妇科临床应用作以概述。  相似文献   

11.
曾传志 《海南医学》1992,3(3):58-59
痛经是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少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痛经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其论曰:“带下、经水不利,少腹蒲痛,一月再见”。 1.病因病机:痛经的原因很多,根据宋,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行经腹痛》。“妇人经来腹痛,由风冷客于胞络冲任或伤手太阳,少阴经”。历代医学家所论述虽有  相似文献   

12.
张萍青主任医师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提出瘀阻冲任、胞宫为原发性痛经的病机关键,治疗以活血化瘀之法贯穿始终,经前期补肾调冲、养血活血;经期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使冲任、胞宫气血调畅,通则不痛。  相似文献   

13.
总结杨骏教授运用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意识障碍的经验。其认为中风恢复期意识障碍的病因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端,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经脉瘀阻,治以理气活血、化瘀通络、调和阴阳,针灸治疗时强调调任通督、调和阴阳,调理脾胃、理气活血,选用奇穴、以养脑窍,针刺井穴、开源醒脑,可取得较好的疗效。附典型病案1则以验证。  相似文献   

14.
脾胃是后天之根本,周身百骸都有赖于其化生的水谷精微充养。调理脾胃,既可治好脾胃自身疾病,也能治好脾胃病以外的脏腑疾病。从"治脾以安五脏"的历史发展渊源、脾胃与他脏的生理病理关系、经方中"治脾以安五脏"的运用体现三方面来探寻"治脾以安五脏"的重要性,并肯定其对临床治疗疾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学大家叶天士治疗喘证的思路及方法。[方法]收集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喘证的医案及处方,对处方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其治喘思路及方法。[结果]叶氏认为,肺系疾病不外乎咳、痰、喘,治喘本乎肺,却不拘泥于肺。叶氏治喘,以肺体为中心,着眼于肾、肝、脾胃、三焦等脏腑,依据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相互关联及转化,分而治之。治疗喘证以辨阴阳、辨虚实、辨脏腑、辨缓急为特点,治疗方法包括温肺化饮法、清热泻肺法、宣肺利水法、补中益气法、补肾纳气法、温阳利饮法、分消走泄法、降气活血法、益胃养阴法、固元收摄法10种。[结论]叶氏治喘求古博新,以肺体为中心,着眼于肾、肝、脾胃、三焦等脏腑,依据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相互关联及转化,分而治之。其治疗经验值得后辈医者探讨学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总结浙江近代著名临床医家邵兰荪治疗痛经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通过研读裘吉生编《邵氏医案》,筛选出其中治疗痛经的医案十余则,并结合邵氏在妇科方面的学术思想,进一步分析其辨证立法遣方特色,从而总结邵氏治疗痛经的临证经验。[结果]邵氏治疗痛经多从血辨治,且分虚实两端,其中属虚者血虚内热用益母胜金丹养血清热、活血止痛,血虚肝风治以养血柔肝、息风止痛;属实者水结血瘀用五苓散利水散瘀、行气止痛,气阻血滞治从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结论]在治疗妇人痛经方面,邵氏辨治遣方确有独特经验,这些经验可为中医药治疗此类疾病拓宽诊治思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盛衰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以针灸调理脾胃 ,应用广泛 ,疗效甚好。针灸脾胃论始源于《内经》。古人认为 ,脾胃经穴有调治脏腑疾病的作用 ,针灸足三里能治疗多种疾病。《灵枢·五邪篇》云 :“阴阳俱有余 ,若不足 ,则有寒有热 ,皆调于足三里。”唐代孙思邈提出“五脏不足 ,调于胃。”的论点 ,提倡艾灸足三里而健身御邪。金元时期李东垣创立脾胃学说 ,强调针灸不要妄行补泻 ,免伤脾胃。主张用不补不泻的导气通络手法 ,使营卫气血平衡 ,以达到治疗目的。现在 ,足三里、三阴交等脾胃经穴仍为临床所常用…  相似文献   

18.
《神农本草经》明确记载具有治血功用的药物共95味,涉及出血、血瘀、女子月经不调、带下异常、癥瘕、痔血、便血等多种疾病.《本经》治血药物多以苦寒攻邪及辛温散解为主.其中中品药养精补虚,下品药除邪破积.治血功用可划分为活血与止血两方面,以辛散温通、凉血祛热、苦寒通利、益气养血等法通经活血;以凉血清热、健脾和胃、温阳散寒等法止血固摄.诸多药物在发挥其自身主要功效的同时亦可通过发汗、清热、泻下、化湿、温里等作用应用于血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陈民藩教授认为肛肠疾病的产生皆与气血不和有关,尤其是痔病更应重视气血论治。陈教授将气血辨证与痔病的病因病机相结合,认为气血失调是痔病形成的基础,气血瘀滞、湿热下注是痔病的常见病机,故治疗上应从整体出发,内治外治并重,辨病辨证相结合。气血瘀滞证治以行气活血凉血,湿热下注证治以清热利湿兼行气,术后"瘀"证治以活血止血。陈民藩教授认为固脾胃即调气血,防治痔病时要重视对脾胃之气的固护;气血辨治应贯穿痔病治疗的始终,包括痔病的保守治疗、术后调养以及未病先防。气血辨治是陈民藩教授治疗痔病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浅析浙江省名中医章勤教授临床辨证施治痛经的经验。[方法]通过例举章师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之三则医案,结合平素跟随章勤教授临诊体会,分析总结章师治疗痛经的临床经验。[结果]三则案例显示,无论是原发性痛经还是继发性痛经,章师认为其发生总以寒凝气滞、血运不畅、胞络不通为主。有以经期感寒涉水,寒湿客于胞中,施以温经散寒、行血调冲;有以寒凝血瘀为主,治宜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亦有血虚肝郁、瘀阻胞宫为主,治宜温经消膜、疏肝化瘀止痛。随证治之,以温和气血为治则,冀使气血调和,冲任通盛。[结论]章师辨治痛经的经验,特色鲜明,疗效显著,值得深入学习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