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6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174篇
预防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评价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8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治疗.结果 82例均获8~26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优66例,良12例,中4例,差0例,优良率为95.1%.结论 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较好,特别适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02.
1病例资料 患者,男,24岁,因右膝间歇疼痛13年伴伸直乏力1年多就诊。患者自11岁开始出现右膝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微量元素缺乏,补充钙及维生素后疼痛缓解效果不佳。14岁时因咳嗽伴面部红疹于当地医院就诊,常规血液生化检查示肝功能异常、腹部彩超发现巨脾,疑为血液疾病或肝炎,行骨髓活检排除血液病,行脾切除并取小块肝组织活检排除肝炎,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构建重组BMP7腺病毒(Ad—BMP7),观察其转染兔髓核细胞后的表达。方法(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MP7经一系列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重组了BMP7的腺病毒载体,并转染293细胞进行扩增、滴度测定。(2)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15只作为实验组,5只作为实验对照组。实验组椎间盘注射Ad-BMP7,实验对照组注射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腺病毒(Ad—GFP),另设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注射后1周、2周和4周各处死5只实验组兔子,注射后1周处死全部实验对照组兔子。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MP7的表达情况。结果(1)重组Ad-BMP7经限制性内切酶PI-SeeⅠ和I-CeuⅠ双酶切获得BMP7基因片段,PCR扩增得到特异的扩增片段,表明重组的Ad—BMP7载体构建成功。(2)实验组的髓核细胞显示了BMP7染色阳性结果,1、2和4周组的阳性染色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重组BMP7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在兔髓核细胞的表达,为研究其对体内髓核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SA)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4组,一组行切除椎板但不损伤脊髓,其他三组采用改良Ali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术后立即分别腹腔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SA(5mg/kg)、甲基强的松龙(MP,100mg/kg)。于术后2、12、24h取SCI段标本,采用干湿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SCI段水、钙含最。结果SCI区组织水和钙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应用SA后水和钙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MP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A能明显降低SCI段脊髓水、钙含量,对SCI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初步研究双向电泳和质谱鉴定在人椎间盘的蛋白质组特性研究中的价值和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椎间盘疾病寻找有效途径。方法取人的正常椎间盘组织(包括纤维环和髓核),针对细胞外基厦分子蛋白进行蛋白萃取,通过氯化铯梯度离心去除蛋白多糖,通过固相pH梯度(IPG)等电聚焦和梯度聚丙烯酰胺双向电泳分别分离纤维环和髓核的蛋白质.分析电泳图像.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仪对蛋白质点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双向电泳显示。纤维环和髓核的细胞外基质小分子蛋白无明显差异.纤维环和髓核中的小分子蛋白在pH3~10、分子量16~250kd范围内能被很好地分离。对各蛋白质点行质谱仪鉴定.分别确定了萁中相同的19种蛋白质。结论双向电泳可有效地分离准间盘组织中细胞外基质小分子蛋白,通过质谱仪鉴定可以确定其组成成分,为进一步研究椎间盘软骨细胞外基质小分子蛋白的功能及在准间盘病变中的改变和所起的作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6.
为比较全椎板切除和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对105例手术患者进行了10年以上的随访,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关于下腰痛的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平均恢复率为70%,术后复发16例,复发率15%。随访时,开窗组症状得分明显高于椎板切除组(P〈0.05),体征得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全椎板切除和开窗式髓核摘除术均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开窗术式具有对脊柱骨性结构稳定性影响小。术后硬膜囊及神经根与后方瘢痕组织粘连机会少的优点而优于椎板切除术式,是值得肯定的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7.
可吸收颈椎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颈椎椎间融合器(cervical fusion cage,CFC)的初始稳定性及拔出力。方法采集40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自体髂骨组(L)、InterFix组、解剖型同种异体皮质骨椎间融合器(allograft fusion cage,AFC)组、可吸收椎间融合器(absorbable design fusion cage,ADFC)组。制作成颈椎融合标本,采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分别测试不同CFC椎间融合的轴向刚度及拔出力。结果InterFix轴向刚度最高;ADFC的轴向刚度与AFC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拔出力以InterFix最大,ADFC、AFC拔出力也较大,它们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DFC刚度低、拔出力大,是理想的CFC。  相似文献   
108.
应用股骨交锁髓内钉共治疗10例转子下骨折(2例合并股骨干骨折)。评价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6.3个月。全部骨折愈合。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提示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固定可靠、愈合快,是一种可行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9.
成年家犬胸腰段脊髓营养动脉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成年家犬胸腰段脊髓营养动脉的数目、管径和配布特点。方法 :7只成年家犬动脉灌注乳胶后取脊髓全长 ,对其胸腰段脊髓营养动脉进行观测。结果 :胸腰段脊髓的前根髓动脉 (12 .6± 2 .1)条 ,管径 (0 .2 182± 0 .0 773 )mm ,基本不成对分布 ,左侧者居多 ;最大前根髓动脉位于中腰髓 ,管径 (0 .3 83 6± 0 .0 3 3 1)mm ,动脉干长 (9.17± 1.68)mm。胸腰段脊髓后根髓动脉数目 (12 .7± 3 .4)条 ,管径 (0 .1663± 0 .0 3 72 )mm ,多不成对分布。前正中动脉在胸髓较细 ,管径为 (0 .14 68± 0 .0 2 5 2 )mm ,在腰髓较粗 ,管径为 (0 .2 677± 0 .0 414 )mm。两条后外侧动脉均较细 ,其间多吻合。结论 :与人类不同 ,成年家犬胸腰段脊髓动脉血供相当丰富 ,以犬为实验动物 ,制作急性脊髓缺血损伤模型时必须考虑到被阻断血流动脉的级别、节段、侧别、数目等因素对局部脊髓血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采用正中切口标准外侧支撑钢板加小型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36例。骨折类型按Schatzker等分型:Ⅴ型13例,Ⅵ型23例。36例均随访6个月~3年。疗效按Schatzker等分型参照Merchant等评分标准,优18例,良11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达80.6%。认为采用正中切口标准外侧支撑钢板加小型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不仅骨折复位固定效果好,关节功能恢复好,而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