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1篇
  2016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从细胞及分子水平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损害的修复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62.
背景与目的 探讨乳石煎液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修复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液中T细胞、B细胞、Nk细胞的绝对数值及癌组织、引流淋巴结中CD83、CD80、CD86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患者化疗后总T、Th、Ts、NK、B细胞数及癌组织、腋窝淋巴结CD83、CD80、CD86水平比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化疗前、后总T、Th、Ts、NK、B细胞数及癌组织、腋窝淋巴结细胞CD83、CD80、CD86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肿瘤本身、化疗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乳石煎液可帮助修复机体的免疫损伤.其机理可能与激活树突状细胞功能,上调共刺激分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3.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Patey术式)术后恢复良好,没有出现损伤血管、神经等现象。患侧胸大肌没有萎缩现象,上肢功能恢复良好,肌力基本正常。此法临床方便掌握,既能彻底清除腋淋巴结,又可避免损伤胸大肌,达到保持上肢功能的目的。我们从1999年1月~2002年1月,在3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Patey式)时,对手术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良,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女性患者共35例,年龄30~48岁,平均38岁。TNM分期:Ⅱ期12例,Ⅲ期23例。术前均经穿刺涂片或活检病理确诊。常规术前予CMF或CAF方案化疗1~2周期后手术。2.手术方…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活化淋巴细胞活化的共刺激通路CD40-CD40L联合化疗药Docetaxel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rhCD40L活化CD40-CD40L共刺激通路,联合Docetaxel,用MTT法测定CD40+的乳腺癌细胞株M231、M435细胞的增殖;采用碘化丙啶(P1)掺入法测定细胞周期.结果:rhCD40L可抑制乳腺癌细胞M231、M435增殖,合用Docetaxel时乳腺癌细胞M231、M435的增殖受到进一步抑制,测定细胞周期G1期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S期细胞数量下降(P<0.05).结论:活化CD40-CD40L通路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这种抑制作用具周期特异性,主要将乳腺癌细胞增殖阻滞在G1期,可提高乳腺癌细胞对Docetaxel的敏感性,两者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5.
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局部晚期食管癌新辅助化疗对手术切除率、残端癌阳性率、围术期并发症及术后1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期对照研究,对本院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的6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组29例术前予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的新辅助化疗,2周期后施行手术.对照组31例直接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率、残端癌阳性率及术后1年生存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能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及1年生存率,降低残端癌阳性率.不增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提高近期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和比较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培美曲塞与单药培美曲塞治疗晚期复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32例均已确诊并有远处转移的复治的晚期NSCLC患者,其中恩度联合培美曲塞组12例,培美曲塞单药组20例,按照RESIST标准每周期评价化疗疗效和WHO标准每周期评价毒性。结果 恩度联合培美曲塞组共完成35个周期,平均2.9个周期。RR3例(25.0%),CBR9例(75.0%)。培美曲塞单药组共完成55个周期,平均2.7个周期。RR4例(20.0%),CBR12例(60.0%)。两组比较,R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均未达到3级及以上,可以耐受。结论 恩度联合培美曲塞治疗复治晚期NSCLC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毒性反应轻,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9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周围正常食管组织中VEGF-C的表达,并结合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VEGF-C在食管鳞癌组织和对应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和12.2%.有淋巴结转移组(N1)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73.3%,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N0)32.6% (P<0.05).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中存在VEGF-C的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C蛋白表达可能作为推断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8.
背景与目的胸腔镜胸腺切除术相比开放手术治疗早期(Masaoka-Koga I期或II期)胸腺恶性肿瘤在理论上具有优势,然而尚未有研究报道其在长期生存率方面的差异。本研究基于中国胸腺肿瘤研究协作组(Chinese Alliance for Research in hTymomas, ChART)的数据库对此进行了研究。方法以数据库中1994年到2012年间的1,117例早期(Masaoka-Koga I期或II期)胸腺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41例行胸腔镜胸腺切除术,876例行开放手术。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与围手术期结果方面的差异。采用多因素分析明确影响长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与开放手术组相比,胸腔镜组的全胸腺切除比例更高(80.5%vs 73.9%,P=0.028),根治性切除率更高(98.8%vs 88.7%,P<0.000),而复发率更低(2.9%vs 16.0%,P<0.001),5年无瘤生存率更高(92%vs 83%,P=0.011),而两组的5年生存率接近(92%vs 92%,P=0.1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WHO分型、Masaoka-Koga分期和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胸腺恶性肿瘤长期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是治疗早期胸腺恶性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与开放手术相比其围手术期效果更好,肿瘤学疗效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