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10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龄老年人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人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治疗。方法12例高龄老年患者,年龄80~96岁。心律失常类型分别为快-慢综合征6例,Ⅱ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4例,窦性停搏2例。安置起搏器类型:DDDR 1例,DDD 5例,VVIR 4例,VVI 2例。结果(1)高龄老年患者心内膜阻抗增高。12例高龄老年患者心内膜阻抗870~1 460Ω。(2)3例85岁以上高龄老年患者术后1周后活动上肢导致起搏器囊袋内出血皮下血肿,发现后局部压迫和上肢制动,均自行吸收痊愈。(3)4例发生术中恶性心律失常。结论高龄老年人由于生理性衰老变化,在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的过程中及术后易发生手术并发症,临床治疗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52.
年龄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年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用贴壁法培养不同鼠龄的大鼠骨髓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MSCs表面抗原,通过测定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数及MTT法来检测骨髓MSCs的数量及增殖能力,并用ELISA法检测MSCs培养上清IL-6、干细胞因子(SCF)的水平。结果:随年龄的增加,大鼠骨髓MSCs的数量明显减少(P<0.05);2月龄组大鼠MSCs培养上清中IL-6、SCF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均P<0.05),且高龄大鼠骨髓MSCs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结论:年龄增加可导致大鼠骨髓MSCs数量减少,体外增殖能力减退。  相似文献   
5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体液-细胞因子血液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寻找评估心功能的可靠方法。方法测定45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男28例,女17例,年龄(62±14)岁,心力衰竭组]及20例健康献血者或同期入院心功能正常者(年龄、性别与心力衰竭组差别无显著性,正常组)血清组织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心房利钠肽和脑钠素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清心房利钠肽,脑钠素,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0.02,98.11,3.62,3.48;P<0.01),且心功能越差,血清心房利钠肽,脑钠素,TNF-α,IL-6水平越高;心力衰竭组血清心房利钠肽(r=0.597)、脑钠素(r=0.627)、TNF-α(r=0.402)、IL-6(r=0.406)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正相关(P均<0.01),与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短轴缩短率负相关(r=-0.848~-0.486);血清脑钠素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敏感性(100%)、特异性(95%)、阳性预测值(98%)、阴性预测值(100%)均属最大。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血清心房利钠肽、脑钠素、TNF-α、IL-6水平改变,不仅与心力衰竭的临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且可以间接反映心力衰竭时左室重塑和左室收缩功能,因此血清心房利钠肽、脑钠素、TNF-α、IL-6水平可以作为临床判断心力衰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应用国产对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即刻及近期效果。方法:纳入2003-08/2005-04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的住院患者45例,经胸心脏超声和左心室造影明确确诊为膜部室间隔缺损。采取经左心系统-室间隔缺损-右心系统建立导丝轨道,再经股静脉沿导丝经输送鞘送入封堵器的介入方法实施封堵。术后即刻、72h及1个月行经胸心脏超声复查。观察疗效。术后1个月随访超声心动图多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①42例成功封堵,全组技术成功率93%,术中未发生任何严重的并发症。②已行封堵的全部患者术后均无残余分流,术后即刻完全封堵率100%。术后72h及1个月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无残余分流。③1例术后5d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并阿-斯发作,2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出现阵发性房颤,10例出现发热,经处理后均恢复正常。④1个月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三尖瓣返流量术后均小于术前[术后1个月:(3.23±0.32),(4.54±0.63),(3.04±0.37)mm,(20.53±5.6)mL;术前:(3.61±0.59),(5.12±0.54),(3.34±0.45)mm,(28.27±7.12)mL,P<0.05]。结论:应用国产对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损伤小、成功率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5.
目的调查分析2013-2014年国内外公布的新版高血压临床指南,采用 AGREEⅡ工具评价高血压防治指南质量,为我国高血压临床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 CNKI、Wanfang Data、PubMed、Medline 及相关机构认可和授权的网站,收集2013-2014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高血压临床指南,及2009至2014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高血压防治临床指南相关资料,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描述性分析纳入指南名称、发表年份、机构、开发方法、参考文献数目等内容。采用 AGREEⅡ工具评价2013-2014年国内外新版高血压临床指南的质量。结果共纳入高血压防治临床指南10部。评价结果表明,2013-2014年国内外高血压临床指南在表达的清晰性上得分最高,平均得分83.6%;其次为范围和目的,平均得分79.2%;参与人员项平均得分65.8%;适用性平均得分63.6%;编辑的独立性平均得分63.3%;严谨程度平均得分最低,为60.1%。指南总体评估显示,欧洲2013版、加拿大2013版、中国2013版、2014 JNC8版、2014 ASH/ISH 版、日本2014版、2013 AHA /ACC /CDC 版为积极推荐使用的指南,法国2013版、印度2013版、2013中国 RH 指南为推荐使用的指南(尚需补充和改进),没有不推荐或不确定的指南。结论2013-2014年国内外高血压防治指南总体质量较高,发展中国家制定的指南质量明显提高,但与目前公认的循证医学要求仍存在差距,指南制定方法尚需规范。而建立科学、规范、适合国情的临床指南制定和评价体系,同期公布多版本的成套临床指南,有利于临床指南的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冠状动脉瘘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病变的部位、数目、血流状态,并与冠状动脉造影和(或)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32例患者均能做出较为明确的初步诊断,行外科手术治疗及行介入封堵术治疗的26例患者,术后证实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7.
林先和  彭佑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6449-6451,6454
目的 探讨老龄心肌能源底物由脂肪酸向葡萄糖转化的代谢重构现象及PPARα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Wistar大鼠新生鼠,成年鼠及老年鼠各20只,应用非诺贝特从12月龄成年鼠开始进行干预至24月龄,检测心肌葡萄糖及脂肪代谢情况;并分离心肌细胞进行培养,应用腺病毒载体pAdCMV-PPARα基因转染心肌细胞,检测PPARα对葡萄糖及脂肪代谢的影响.结果 老龄鼠能量代谢出现重构,血清及心肌组织中FFA含量明显高于成年组.经非诺贝特干预、PPARα基因转染后,脂肪酸代谢有所改善,葡萄糖代谢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结论 老龄鼠心肌细胞存在代谢重构现象,PPARα能够促进脂肪代谢并对葡萄糖代谢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血浆B型脑钠肽(BNP)、D-二聚体(D-D)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118例老年ACS患者按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8例,同期入选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浆BNP、D-D和hs-CRP值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各组三指标间的差异;AMI组患者根据Killip分级行心功能分级,同时按BNP水平分为四个等级,比较分析Killip心功能分级与BNP水平的关系;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年,观察随访期间的药物治疗和主要不良临床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AMI组血浆3项指标明显高于UAP组(P<0.05),UA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中,Killip分级Ⅱ级者共35例,按BNP水平分级2Ⅳ级者共35例,按BNP水平分级24级者分别为7、12、16例,BNP水平4级患者数与其他三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BNP水平3级与1、2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D-D均升高者发生不良临床事件的次数明显高于都正常者(P<0.05);BNP、D-D中仅一项高的患者组比较略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D-D和hs-CRP的水平反映心肌缺血损伤的程度,联合分析有助于老年ACS患者的临床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离体外培养的生长特性及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方法 利用骨髓穿刺,Percoll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穿刺骨髓细胞继而通过贴壁筛选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接种培养、体外扩增经5-氮胞苷(5-azacytidine)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诱导前后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分析及免疫化学进行相关免疫抗原检测.结果 分离细胞流式细胞分析细胞表面分子抗原CD105(间充质干细胞抗原)阳性,CD34(造血干细胞表面抗原)阴性,CD31(内皮主细胞表面抗原)阴性.利用5-溴-2-尿嘧啶脱氧核苷(Brdu)进行细胞增殖标记,结果增殖细胞核标记率为(77.2±6.1)%.传4代后,经5-aza诱导,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由梭形变为"心肌样",同时有自发性细胞搏动和"肌管"样结构.免疫化学检测分化细胞肌球蛋白重链(MHC)、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cTnI)、连接蛋白-43(Cx-43)等心肌细胞特异蛋白表达阳性.结论 BMSCs分离纯化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实现大量扩增,同时维持其未分化状态.与5-氮杂苷(5-azacytidine)共培养,可以诱导其分化为心肌样细胞.BMSCs是细胞移植"心肌再生"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理想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60.
心衰患者T细胞CD25水平及卡维地洛的体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T细胞CD25表达水平,探讨卡维地洛(Car)体外对外周血T细胞CD25表达的作用。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卟啉醇肉豆蔻酸乙脂(PMA)+A23187作为刺激剂,加或不加Car,分组体外培养。以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活化抗原CD25/CD3。结果:(1)与正常人相比,慢性心衰患者T细胞CD25 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2)与对照组相比,10μMCar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CD25抗原的表达(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T细胞CD2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Car体外可以抑制其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