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9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130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249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530篇
内科学   17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185篇
综合类   638篇
预防医学   23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319篇
中国医学   307篇
肿瘤学   1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侵害患者隐私权常见环节有诊疗过程、临床教学、床头卡、病案和化验报告单信息泄露等,其中检验科对信息保护不当导致信息泄露所占比例较大。检验数据是诊断患者病情的重要数据资料,是患者隐私保护中的重要环节,信息泄露将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舆论和心理压力,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消极影响,也为医患纠纷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52.
大量动物实验证实,缺血预处理可产生强大的器官保护作用,但动物实验向临床试验转化的进展和结果不尽如人意.对缺血预处理介导的神经保护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寻找可转化到临床的安全且有效的预处理诱导方式,对于提高卒中和手术患者神经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实现安全和有效的神经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预处理活化受体、线粒体、转录因子和蛋白激酶等方面对缺血预处理介导神经保护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3.
目的:综述基于仿真假体视觉的人脸识别研究的主要进展。方法:回顾了近年来各研究小组基于仿真假体视觉的人脸识别研究进展,讨论假体视觉下人脸识别的可能性,分析了假体视觉下人脸识别的影响因素。结果:在仿真假体视觉下,分辨率和缺失率是影响人脸识别的主要因素,分辨率增加或是缺失率减小,对人脸的识别率有显著提高;其它光幻视参数中,一定程度内的灰度提高对假体下的人脸识别率有显著提高,而点大小、点间隙、对比度对其影响稍小,正方形的光幻视阵列排布的识别率高于六边形和极坐标排布。另外,图像处理策略如基于感兴趣区域的放大和对比度增强等,能帮助被试进行人脸识别。结论:由心理物理学方法得出,在假体视觉下,仍能完成基本的人脸识别任务;改变光幻视的参数或图像处理策略,会影响识别率。这些结果将帮助研究者们优化视觉假体中的信息处理和图像处理策略,并为术后康复训练提供了实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思路。方法:搜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10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自身抗体、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PBC患者中91例(89.21%)为女性,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纳差、口干、厌油、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腹痛、腹胀、消化道出血;体征主要表现为黄疸、脾大、肝大、双下肢浮肿、腹水;生化检查主要表现为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及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 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升高,GGT升高较突出。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M2,AMA-M2)阳性组(81例)与AMA-M2抗体阴性组(21例)比较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46例)与无肝硬化组(56例)中两组血清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M2,AMA-M2)、抗核膜糖蛋白抗体(anti-gp210 antibodies,抗gp210)、抗可溶性酸性磷酸化核蛋白抗体(anti-Sp 100 antibodies,抗Sp100)、抗-Ro52抗体(anti-Ro52 antibodies,抗Ro52)、抗前髓白血病细胞抗体(anti-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ntibodies,抗PML)阳性率分别为54.35%,89.13%,41.30%,13.04%,43.38%,10.87%和57.14%,71.43%,42.86%,12.5%,51.79%,3.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抗三联体抗体(anti-BCOADC-E2 PDC-E2 OGDC-E2 antibodies,抗3E-BPO)在肝硬化组与无肝硬化组阳性率分别为84.78%和5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肝组织病理检查确诊PBC患者的AMA-M2抗3E-BPO阳性率比其他抗体的阳性率高。结论:PBC好发于中年女性,临床表现多样;AMA-A2与抗3E-BPO串联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的阳性率;抗3E-BPO抗体可能作为评价PBC严重性的指标;对于自身抗体阴性的疑似患者,需进一步做肝组织病理检查以确诊。  相似文献   
56.
目的 了解合肥市某社区中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与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合肥市某社区内2 860位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诊断标准(IDF)对MS进行诊断。结果 调查对象共调查2 860人,男性1 093人(38.22%),女性1 767人(61.78%),平均年龄(56.38±10.8)岁,MS患病率为34.55%,标化患病率为33.73%,女性(39.7%)明显高于男性(26.2%),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居住情况调查对象间MS患病率不同。MS各组分患病率在25.8%~56.4%,在中心性肥胖的基础上,合并两项指标异常的有499人(17.4%),合并3项指标异常的有369人(12.9%),五项全部异常的有120人(4.2%),MS异常指标组合中以中心性肥胖合并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血压异常的患病率最高(18.7%),除了合并三酰甘油和血糖异常的患病率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5个组合的患病率女性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社区40岁及以上居民MS患病率较高,女性较男性患病率高,合并二项及以上代谢异常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57.
目的:评价Barthel评分应用于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181例75岁以上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Barthel评分,将其分成3组:<70分组(n=62)、≥70~90分组(n=72)及≥90分组(n=47)。比较3组患者住院后1个月内的临床转归。结果:与≥90分组相比,<70分组患者年龄较大、女性比例更高、入院时收缩压较低、白细胞计数更多、既往消化性溃疡比例较低、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例更高、进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90分组相比,<70分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脑钠肽前体(pro- BNP)水平更高、消化道出血比例更高、住院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0~90分组和≥90分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罹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且Barthel评分小于70分的高龄患者住院后1个月内临床转归不佳;这类患者进行冠脉介入治疗时,应慎重权衡风险与获益。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对预防小儿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择期行斜疝修补术的小儿60例,分为Ⅰ、Ⅱ、Ⅲ3组,3组患儿均采用七氟醚进行全身麻醉,术后分别采用0.10 mL/kg 的0.90%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1.00 mg/kg 丙泊酚静脉注射1次和1.00 mg/kg 丙泊酚静脉注射2次,比较 3组患儿术后30 min 内躁动的发生率,并对患儿进行麻醉苏醒烦躁评分、Aldrete 改良评分和苏醒时间及出室时间比较。结果Ⅰ、Ⅱ、Ⅲ组患儿30 min 内躁动发生率分别为65.00%、25.00%及15.00%,3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儿在麻醉苏醒烦躁评分、Aldrete 改良评分和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儿出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后采用1.00 mg/kg 丙泊酚静脉注射2次,预防小儿术后躁动效果明显,安全性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9.
以N,N,N′,N′-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TGDDM)和丙烯酸(A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既含有环氧基又含有乙烯基酯基团的新型混杂多官能团齐聚物树脂(MEVO)。以过氧化甲乙酮(MEKP)为引发剂、甲基四氢苯酐(MeTHPA)为环氧固化剂与MEVO共混制备了MEVO-MEKP、MEVO-MeTHPA和MEVO-MEKP-MeTHPA 3种固化体系。通过非等温DSC和FT-IR研究了MEVO的固化反应,求得了各体系表观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在MEVO-MEKP固化体系中,乙烯基酯按照自由基聚合机理固化,对环氧基没有影响;在MEVO-MeTHPA固化体系中,环氧基固化过程中乙烯基酯会发生热固化;在MEVO-MEKP-MeTHPA固化体系中,乙烯基酯和环氧基按各自机理固化并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60.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的寄生虫病。为实现2030年全球消除作为一种公共卫生问题的血吸虫病,2022年2月WHO发布了《WHO控制和消除人体血吸虫病指南》,旨在为各国实现控制血吸虫病发病率、将其作为一种公共卫生问题消除及最终达到传播阻断提供循证建议。在历史上血吸虫病曾经严重流行的中国,经过有效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实施,血吸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逐步迈向消除血吸虫病。本文回顾中国血吸虫病防控策略、防控关键技术和实践的成功经验,贡献于《WHO控制和消除人体血吸虫病指南》的制定与实施。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世界也期待更多血吸虫病防控领域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