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00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翊  王彦  吴歆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0,40(23):2419-2422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与氟康唑在体外合用对耐药白色念珠菌的抗真菌效果。方法:采用棋盘式微量稀释法测定来氟米特联合氟康唑对15株临床耐药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80。时间-杀菌曲线验证两药联用对耐药白色念珠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来氟米特单药对实验所用白色念珠菌均无抗菌活性(MIC80>320μg·mL-1)。来氟米特联合氟康唑可产生协同抗菌作用,协同指数(FICI)<0.25。用药24h后,时间-杀菌曲线上联合用药组比单用氟康唑组平均降低了3.9log10CFU/mL,证实两药具有协同抑菌作用。结论:来氟米特与氟康唑在体外对耐药白色念珠菌具有良好的协同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药理学实验课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学员获得药理学相关知识的重要手段。笔者结合药理学实验课的特点,分析课程思政的意义,提炼药理学实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元素更多地应用于实验教学,强化军队医药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既能提高学员的专业素质,又能提升学员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文献报道氟尿嘧啶(5-Fu)与光敏剂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笔者设计合成二氢卟吩e6(化合物3)与5-Fu经酰腙键偶联的pH响应性、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光敏剂(化合物1),研究其初步体外光动力抗癌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5-Fu与五硫化二磷于吡啶中回流反应形成4-硫代-5-氟尿嘧啶,再和水合肼于甲醇中反应制得5-氟尿嘧啶-4-腙(化合物2);然后,将脱镁叶绿素a(化合物4)酸碱降解产物3经EDC·HCl催化缩合形成二氢卟吩e6-131,152-酸酐中间体后,直接与2发生选择性酰化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1,并考察其体外pH响应性5-Fu释放及对黑素瘤B16-F10和肝癌HepG2细胞的光动力抗癌活性和作用机制。结果 化合物1在微酸(pH 5.0)环境中能有效释放5-Fu,24 h累积释放率可达60.3%;其在光照下对黑素瘤B16-F10和肝癌HepG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73 μmol/L和0.90 μmol/L,均显著优于先导物3和上市药物他拉泊芬(talaporfin),且能显著提升肿瘤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阻滞肿瘤细胞周期于S期。其结构经紫外、电喷雾质谱、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结论 新型双模抗肿瘤光敏剂化合物1具有光动力抗癌活性强、治疗指数(暗毒/光毒比)高,且可在微酸(pH 5.0)环境响应性释放5-Fu等优点,从而实现“单分子”光化疗双重抗肿瘤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4.
5.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基于核物理的诊断技术和放疗技术在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同时也会给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研究和开发能够预防以及治疗辐射损伤的药物意义重大。综述抗辐射天然产物如多糖、黄酮、酚酸、皂苷等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昼夜节律基因对红花黄酮类物质生物合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基于红花花冠转录组及代谢组数据库筛选潜在调控红花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昼夜节律基因;用qPCR测定红花各部位以及花冠单日不同时间点昼夜节律基因的表达量,液质联用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量,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酵母双杂交实验验证昼夜节律基因的互作蛋白。结果获得7个昼夜节律基因PRR1、PRR2、ELF3、FT、PHYB、GI、ZTL,其中PRR1基因与黄酮类化合物积累量呈正相关(r≥0.7)。PRR1全长3201 bp,编码421个氨基酸,与水稻OsPRR73基因高度同源,将其命名为CtPRR1(GenBank登录号:MW492035)。CtPRR1主要在花中表达,表达量在日间逐渐升高,晚间逐渐下降;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槲皮素、HSYA、山奈酚、Carthamin、山奈酚-3-O-葡萄糖苷以及野黄芩素的含量为白天逐渐降低,晚间逐渐升高,二者都有昼夜节律性且呈负相关(r≥?0.7)。酵母双杂实验得到2个热休克蛋白、3个AP2转录因子。结论CtPRR1对红花黄酮类成分的昼夜节律性积累起负调节作用;CtPRR1可能受这些互作蛋白的影响调控红花黄酮类成分的昼夜节律性积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菸花苷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长期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观察菸花苷对于大鼠长期生存率、神经系统功能、体重及脑神经元的影响。结果 菸花苷可以显著提高脑缺血大鼠的长期生存率,促进大鼠体重增加,减轻脑组织病理损伤,维持脑神经元形态及神经系统功能。结论 菸花苷具有明显的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长期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脑神经元结构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构建血脑屏障微流控芯片模型,应用于中药活性成分跨血脑屏障渗透性研究。该芯片模型由垂直交叉的两层通道及单层聚碳酸酯膜组成,采用原代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能模拟血管剪切应力。通过活/死细胞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芯片上细胞生长状态,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在动态培养下细胞间黏附连接蛋白结构完整;考察该芯片模型对荧光示踪剂和3种模型药物的渗透性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荧光示踪剂和模型药物的渗透性与文献报道一致,芯片上P-gp表达和功能正常,表明该血脑屏障芯片模型具有完整的结构和功能。将构建成功的芯片模型应用于6种中药活性成分跨血脑屏障渗透性评价,采用HPLC-MS/MS法测定跨膜转运液中的药物浓度,获得各成分的Papp结果。延胡索甲素Papp为(4.51±1.90)×10-7cm·s-1、延胡索乙素Papp为(9.10±6.59)×10-7cm·s-1、欧前胡素Papp为(9.38±2.53)×10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索布鲁氏菌病相关文献,对布鲁氏菌疾病研究的热点以及领域进行可视化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 以Brucella Disease或 Brucellosis为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中进行主题检索,检索1985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的文献。运用CiteSpace对检索出的相关文献中的国家、机构、作者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文献4 495 篇,美国是发文量最多国家,圣保罗大学是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我国吉林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在该领域较有影响力。对关键词分析中,高频词排名前3的为感染(infection)、诊断(diagnosis)、流产(abortus),在形成的12个聚类中,#1、#4形成的聚类较大且研究热点一直延续。近五年的关键词突现中,人布鲁氏菌病(human brucellosis)、免疫(immunization)、人畜共患病(zoonotic disease)突现强度较高。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人布鲁氏病与人畜共患病是布鲁氏菌病研究的热点,更多学者关注的是牛作为中间宿主的传染途径和其他的暴露风险,关于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或将是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周洛竹  盛春泉 《药学实践杂志》2023,41(6):341-351,365
靶向蛋白降解技术(TPD)通过调动细胞内固有的两大蛋白降解机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或溶酶体途径下调致病靶蛋白,有望克服传统抑制剂的局限性,挑战“难成药”靶点,为药物开发提供新的靶向治疗手段。重点关注多种有前景的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包括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分子胶、溶酶体靶向嵌合体(LYTAC)、自噬体绑定化合物(ATTEC)、自噬靶向嵌合体AUTAC和AUTOTAC,分析代表性的案例及其潜在的应用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