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兔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经体外培养及诱导分化成的神经元样细胞,能否合成分泌5-羟色胺神经生物活性物质成分。方法:分离兔BMSCs,应用神经干细胞培养液和分化诱导因子进行体外培养和诱导分化,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其5-羟色胺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细胞培养所涉及的细胞因子主要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维A酸。结果:BMSCs培养12d可见大而圆细胞,免疫细胞化学鉴定Nestin抗原阳性;培养20d可见长突起神经元样细胞,神经核蛋白(NeuN)免疫细胞化学检查阳性,高效液相检测BMSCs、空白神经干细胞培养液及L-02肝细胞阴性对照组未测到5-羟色胺生物活性物质,经体外培养增殖14d的神经干细胞及培养液、体外诱导分化20d的神经元样细胞及培养液则可检测到5-羟色胺分别为:每1&;#215;10^7细胞中(1.7940&;#177;0.0095),(4.010&;#177;0.1170)μ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0.6323,P=0.001)。方差分析显示:随着骨髓基质细胞培养天数的增加,其所含的5-羟色胺浓度也渐增加,组间5-羟色胺含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兔BMSCs能在体外增殖,并表达Nestin抗原;而且,在适宜条件下能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并表达成熟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合成、分泌5-羟色胺神经递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热应激复合有机磷敌敌畏(O,O-dimethyl-O-2,2-dichlorovinylphosphate,DDVP)中毒对小鼠全血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及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将54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热应激组和热应激复合DDVP中毒组。实验舱相对湿度控制在(60±5)%,对照组小鼠置于24℃环境下1 h,热应激组小鼠置于38或40℃的热环境下1 h。有机磷中毒组小鼠经腹腔注射给予9或15 mg/kg DDVP,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30 min后,取全血测量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取心、脑和肝组织匀浆,测量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羟自由基(.OH)抑制能力。实验期间观察小鼠一般情况,记录实验前后小鼠体质量。结果热环境(38或40℃)暴露使小鼠烦躁不安,活动量明显增加,摄水量降低,体质量减轻。与不同环境温度暴露的对照组相比,热应激复合DDVP中毒组小鼠全血AChE活性和心、脑和肝组织SOD活性和羟自由基抑制能力均明显下降(P〈0.05),而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热应激和DDVP中毒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有交互作用。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热应激和DDVP中毒对小鼠乙酰胆碱酯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可引起组织脂质过氧化增强,提示氧化应激机制与高热复合DDVP中毒的加重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湿热环境下氰化物毒性作用变化规律及其对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以小动物湿热环境试验箱模拟高温高湿环境,测定不同温、湿度[温度(Ta)(20±0.5)℃、相对湿度(50±5)%,温度36℃及38℃、相对湿度(RH)(60±3)%]条件下氰化钠经腹腔注射KM小鼠的LD50。另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对照、常温中毒、湿热对照、湿热中毒及药物预防组,各组受试动物分别按以下因素单一或联合处理:(1)湿热应激:模拟箱内[温度(38±0.5)℃,相对湿度(60±3)%]60 min;(2)氰中毒:动物腹腔注射氰化钠3.6 mg/kg;(3)药物预防:给予谷胱甘肽、维生素C灌胃5 d。各组受试动物于热应激后60 min和(或)中毒30 min后测定脑、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与20℃,RH50%时KM小鼠氰化钠中毒LD50(4.77 mg/kg)相比,(36±0.5)℃或(38±0.5)℃,RH 60%湿热环境中毒动物的LD50分别下降至4.66 mg/kg(P〉0.05)及4.17 mg/kg(P〈0.05)。20℃RH 50%条件下NaCN中毒后肝、脑组织SOD活力下降(P〈0.01),MDA含量增加(P〈0.01),而38℃RH 60%环境下NaCN中毒所致氧化应激改变更明显(P〈0.01)。药物预防可缓解相同条件下上述指标的改变(P〈0.01)。结论暴露于湿热环境下,小鼠氰化纳中毒的LD50可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湿热环境和(或)氰化钠中毒两因素均可导致氧化应激指标的明显改变,二者同时作用可能具有联合效应。服用抗氧化药物可提高组织抗氧化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紫杉醇、多西紫杉醇浓度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互为内标,血浆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法,以DikMA Diamonsil C18反相色谱柱分离样品,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检测波长为227 nm,流速为1.2 ml·min-1,柱温为25℃。结果: 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血药浓度在0.078~10.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下限为0.039 mg·L-1;平均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9.85%和100.35%;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均低于5%;短期稳定性、长期稳定性和反复冻融稳定性相对标准差均低于10%。紫杉醇临床样本血浆药物浓度监测结果范围为0.18~6.16 mg·L-1,临床监测结果存在明显个体差异。结论: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血浆药物浓度差异明显,进行两药治疗药物监测十分必要。本方法灵敏、准确、便捷、快速,适用于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的临床常规治疗药物监测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蔡颖 《全科护理》2015,(8):44-46
近年来,各地中小学生陪读现象呈现出一种愈演愈烈之势,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陪读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时代产物和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产生有着多种复杂因素。正确认识陪读现象,深入分析陪读产生的原因,深刻剖析陪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为更加直观、公正地了解陪读现象,本文通过对本地部分中小学学生家长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合对话访谈、数理统计、文献查阅等方法对中小学陪读的形式、结构、时段及原因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陪读对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影响。经调查研究发现:随着知识化、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中小学陪读现象呈上升扩大趋势,并逐步由农村向乡镇、由乡镇到县城、由县城到大中城市发展;陪读的原因错综复杂,陪读对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不容小觑。本文最后建议有关部门、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切实措施,研究制定具体对策,消除陪读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快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8.
9.
病理诊断是所有诊断手段中的核心,为临床诊断、手术范围、治疗方法及预后判断等提供最重要的依据,在临床医疗中起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国内病理科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病理科在日常工作中要努力防范医疗纠纷的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来源的莪术中3种姜黄素成分,比较姜黄素(cur_cumin,Ⅰ)、去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Ⅱ)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_in,Ⅲ)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Kromasil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0.5%冰乙酸),流速为1 mL· min-1,检测波长为425 nm。结果: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0.16μg (r=0.9991)、0.037~0.150μg (r=0.9990)、0.00015~0.00062μg (r=0.9996);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3.32%、100.32%、100.06%。结论:不同来源的莪术中姜黄素类成分的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