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子宫内膜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mas,APA)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分析5例APA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标记及4例随访资料。结果5例APA中,1例合并子宫内膜样腺癌,1例局部分布分化良好的腺癌成分;免疫组化显示:间质SMA( ),desmin( )或局部( ),vimentin局部( )或(-);腺上皮ER、PR均( );p53、Ki-67(-)。随访的4例患者均健在(3~60个月)。结论APA需与高分化的子宫内膜样腺癌鉴别,后者可与APA并存,或起源于子宫内膜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具有低恶性潜能和潜在的复发性,长期随访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阐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PDGF-A)在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手术切除的50例HCC组织中,应用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PDGF-A mRNA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正常肝细胞株L02和7株肝癌细胞株中PDGF-A蛋白质水平。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在43例HCC石蜡组织中检测PDGF-A蛋白质水平。再利用免疫荧光双染色方法检测HCC组织中间质区域炎症细胞中PDGF-A与炎症细胞标志物(CD4、CD8、CD19和CD68)共表达情况。结果    与相应癌旁肝组织相比,HCC癌组织PDGF-A mRNA水平升高,约50%(24/50例)癌组织PDGF-A mRNA水平是癌旁肝组织的2倍及以上,这种差异在BCLC 0期和C期的HCC病例中更为显著。PDGF-A蛋白质见于L02、SMMC-7721、HCCLM3和MHCC97-H细胞株,而HepG2、Hep3B、Huh7和BEL-7402细胞株未检测到该蛋白质。近60%的HCC病例中,肝癌细胞表达PDGF-A,阳性染色有两种分布方式:弥漫于胞质内及在细胞质/细胞膜局部聚集。PDGF-A也大量分布于肿瘤间质区域和紧邻癌组织间质区域的炎症细胞(CD4+、CD8+、CD19+和CD68+)中。结论    HCC癌组织PDGF-A基因表达高于癌旁肝组织,在早期和进展期(BCLC 0和C期)病例更为明显;PDGF-A蛋白表达于HCC癌细胞和间质炎症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产妇年龄23~37岁,10例出现妊娠合并症,10例胎儿出现异常临床表现。肿瘤大体表现为凸出于胎盘胎儿面的灰粉色至暗红色、界线较清的结节,最大径0. 3~7. 5 cm,最大径小于0. 5 cm的肿瘤易漏诊。镜下见肿瘤富于毛细血管。免疫表型:CD31、CD34和FLI-1均阳性,Ki-67核增殖指数5%。结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可伴发多种妊娠合并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MELF (microcystic elongated and fragmented)浸润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6例子宫内膜癌伴有MELF浸润病理类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MELF浸润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类型、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年龄43~67岁,中位年龄56.5岁,临床表现以阴道不规则出血或阴道异常排液为主。1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I级合并透明细胞癌ⅠB期;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Ⅰ级ⅠB期;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Ⅰ级ⅢC期;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Ⅰ级ⅣB期。其中4例存在淋巴结转移,5例存在脉管内转移。术后随访5~29个月,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MELF浸润多见于较晚期子宫内膜样腺癌,多伴有淋巴结侵犯。存在MELF浸润的子宫内膜癌应尤其注意是否存在脉管累及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评价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CINII的准确性,分析影响漏诊CINII以上病变(简称CINII~+)的相关因素,并探讨P16~(INK4a)蛋白表达在预测漏诊CINII~+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宫颈病中心阴道镜直视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II,且在短期内行LEEP的148例患者。研究患者手术前后病理诊断,同时对患者年龄、初次TCT结果、高危型HPV负荷量、阴道镜下病变累及宫颈象限数、转化区类型、阴道镜图像表现以及CINII组织中P16~(INK4a)蛋白表达等与漏诊CINII~+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的148例CINII中,71例(49.97%)漏诊CINII~+,其中1例宫颈鳞癌IA1期,1例宫颈鳞癌IB1期。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初次TCT结果、高危型HPV负荷量、阴道镜下病变累及象限数、转化区类型、阴道镜图像特征与CINII~+病变漏诊无明显相关性(P0.05),CINII组织中P16~(INK4a)蛋白表达与CINII~+病变漏诊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是影响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CINII漏诊CINII~+的危险因素(OR=9.846,95%CI为2.165~44.787;P=0.003)。(2)21例(14.19%)P16~(INK4a)蛋白呈阴性表达,127例(85.81%)呈阳性表达。P16~(INK4a)蛋白表达阴性组中漏诊CINII~+3例(14.29%),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组中漏诊CINII~+68例(53.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INK4a)阳性表达预测漏诊CINII~+的敏感性95.77%,特异性为23.38%,阴性预测值为85.71%,阳性预测值为53.54%。结论: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的CINII中存在CINII~+的漏诊,而CINII并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是影响CINII~+漏诊的危险因素,对P16~(INK4a)蛋白表达阳性的CINII患者的临床干预存在其合理性。针对CINII的个体化管理,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P16~(INK4a)蛋白表达、对生育功能保护的需求及随访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1988年美国国际癌症协会提出了宫颈细胞学Bethesda报告系统(TBS),后经过两次修订.由于它采用更接近组织病理学的描述性诊断术语,有利于细胞病理与临床的有效交流,在国内亦得到推广应用.我们依据TBS细胞学分类诊断的液基细胞学(TCT)的上皮细胞异常病例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对照情况,探讨TBS细胞学分类在宫颈TC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MRI表现,提高MRI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2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MRI资料,观察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信号、囊/实性、赘生物及强化方式等情况,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①纤维-卵泡膜细胞瘤21例(纤维瘤9例,纤维卯泡膜细胞瘤3例,卵泡膜细胞瘤9例).T2WI呈低信号为主19例,伴瘤内高信号17例,其中水肿9例,卵泡膜细胞区9例,囊变2例,出血坏死1例;增强后轻度延迟强化8例,轻中度强化伴团状或云絮状明显强化9例,无强化2例;T2WI呈高信号2例,轻中度强化,肿瘤为富含细胞纤维瘤.②颗粒细胞瘤4例.其中厚壁囊性2例,囊实性2例,实性区呈T2WI稍高信号,中度或明显强化.③硬化性间质瘤3例,均为实性,T2WI呈全部或周边低信号,中心混杂中高信号,明显强化,其中2例呈向心性强化.④Sertoli-Leyding细胞瘤3例.巨大多房囊性为主2例,实性1例.⑤环小管性索瘤1例,实性结节状,中度强化.结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形态多样,部分类型肿瘤MRI表现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10.
子宫腺肌病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即形成子官腺肌病[1].常见的子宫腺肌病较易诊断,而囊性子宫腺肌病(又称为腺肌瘤性囊肿或囊性子宫腺肌瘤),是一种少见类型的子宫腺肌病,表现为子宫腺肌病病灶内有充满血液的囊性部分,囊性部分最大径一般超过5 mm[2],超声检查极易发生误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近3年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16例囊性子宫腺肌病超声误诊为子官肌癌变性或子宫肌层囊性结构而行手术的病例,旨在分析子宫囊性腺肌病超声误诊的原因并总结其超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