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9篇
  免费   2338篇
  国内免费   17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452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980篇
内科学   992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3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687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3798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99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5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564篇
  2020年   594篇
  2019年   362篇
  2018年   363篇
  2017年   316篇
  2016年   379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509篇
  2013年   400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543篇
  2010年   390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04年中国甲3亚型流感病毒(H3N2)抗原性及基因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阐明2004年中国流行的甲3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抗原性及其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对2004年分离的甲3亚型毒株先进行单向血凝抑制试验及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在此基础上选取不同时间、地点的甲3亚型流感毒株进行血凝素基因HA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然后进行基因进化特性分析。结果单向血凝抑制实验结果表明,2004年共有52.3%毒株与A/Fujian/411/2002(H3N2)(20042005毒株)有4倍或以上的血凝抑制滴度差异,交叉血凝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它们间的抗原比为4。HA1区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我国从2004年2月分离的甲3亚型毒株开始出现了与A/Fujian/411/2002(H3N2)和A/Wellington/1/2004(H3N2)(2005年国际代表株)相比较,在其HA1蛋白分子上存在有4个氨基酸位点(159位Y>F,189位S>N,145位K>N,226位V>I)发生了替换。此类毒株首发于我国南方,然后到我国北方。结论我国2004年2月份以后所分离的甲3亚型流感毒株已经发生抗原性及基因特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42.
中国首批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人入组情况及治疗维持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中国首批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人数量变化情况并计算其治疗维持率。方法:使用美沙酮维持治疗管理系统软件收集中国首批8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数据,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结果:除浙江舟山门诊、广西南宁门诊和贵州织金门诊以外,其余5个门诊的在诊病人数均在6个月以内超过100人。首批8个门诊6个月及12个月的平均维持率分别为63%和48%,其中个旧门诊6个月及12个月的治疗维持率均列8个门诊之首,分别为84%和65%。结论:中国首批8家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门诊运转平稳,但仍需要提高病人治疗维持率。  相似文献   
43.
44.
抗HPT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抗潮霉素B磷酸转移酶(HPT)的单克隆抗体(McAb),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转基因作物中该选择标记基因HPT编码蛋白的方法。方法:用基因重组潮霉素B磷酸转移酶(HPT)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cAb。选择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与兔抗HPT多抗配对,建立双抗夹心ELISA检测HPT抗原。结果:筛选出四株稳定分泌抗HPT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IgG亚类鉴定均为IgG1,ELISA检测证实单抗可特异性识别细胞培养上清、重组子菌体裂解产物中及纯化出的HPT蛋白。结合位点测定实验表明4株单抗是针对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与多克隆抗体组成双抗夹心ELISA法,均可较好地检测到HPT抗原。检测的灵敏度为30ng/ml,且与别的无关抗原无交叉反应性。结论:4株杂交瘤细胞株特异性好,亲和力强,组成双抗夹心ELISA法可用于快速、灵敏检测HPT抗原。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分析重庆地域社会文化因素对男男性接触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性取向认同和性角色的影响,进而探讨性角色与MSM人群HIV高感染风险的关联。 方法 在2020年采用定性访谈的方法,依托当地从事MSM干预的社会组织招募符合要求的30名MSM人群进行个人深入访谈。 结果 访谈发现,重庆MSM人群对其性取向有较好自我认同感,告知他人性取向时最顾虑家人感受,性角色为被插入方或兼有者相对更可能告知父母。大部分访谈对象认为重庆MSM性角色被插入方的比例较高,可能跟重庆人体型小皮肤好、女性地位高、接受多元文化等有关,也使得性角色被插入方的自我认同度增高。重庆公众对同性恋现象的包容度较强,城市的包容开放受移民文化、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但也受一定传统文化的制约。MSM的社区亚文化,如追求性自由的享乐、道德规范较弱、新型毒品的使用使得不同性角色都面临感染HIV的高风险。 结论 重庆社会文化因素对MSM性角色的选择有一定影响,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因素无疑会有效推进艾滋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6.
目的 了解我国5岁以下儿童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腹泻病例临床与病原学特征,分析其可能的感染来源,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的防控与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0—2020年间来自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哨点医院儿童腹泻标本、调查及回访问卷;对标本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离鉴定;菌株进行生物分型、血清型鉴定;毒力基因检测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型。 结果 2010—2020年共监测11 377例,分离到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63株,包括61株O:3血清型、2株O:9血清型菌株,5岁以下腹泻儿童感染率0.55%(63/11 377)。不同性别儿童对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岁感染率高于≤1岁病例(χ2=44.836,P<0.05),感染患儿中1~5岁发热比例高于≤1岁(χ2=11.508 ,P<0.05),随访病例未发现后遗症。我国儿童感染O:3血清型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PFGE带型存在多样性,优势带型为K6GN11C30021、K6GN11C30012。 结论 我国5岁以下儿童感染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生物血清型以3/O:3为主,偶有4/O:3与2/O:9。根据患儿感染特点与高发季节推测食源为主要感染来源,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对中国人群肝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为肝癌的防控和卫生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系统地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医院知识仓库发表的中国人群肝癌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自数据库建立到2021年5月1日的所有中英文文献。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价文献质量,用R 4.0.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文献1799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最终有53篇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癌的危险因素按照其关联性由强到弱依次为:HBV感染、肝病史、精神因素、HCV感染、癌症家族史、糖尿病、食用霉变食物、饮酒、吸烟、饮用不洁水源,合并 OR值最高为9.79(95%CI:7.93~11.65),最低为1.32(95%CI:1.08~1.56)。饮茶为保护因素,合并OR值为0.28(95%CI:0.17~0.39)。敏感性分析、发表偏倚检验与剪补法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整体上敏感性低,发表偏倚控制较好。结论 病毒感染、肝病史、饮酒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为我国人群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饮茶为保护因素。建议积极接种乙肝疫苗,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加强肝癌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48.
分析和探讨放射卫生机构在核辐射卫生应急体系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对比发现,核辐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多由取得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甲级)资质或放射性疾病诊断机构资质的单位承担建设任务。放射卫生机构在平时工作中积累的辐射监测、污染检测、剂量估算、健康效应评价等技术能力可在核辐射卫生应急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能力建设的“平急结合”。建议各级放射卫生机构继续发挥自身所长,通过参加放射卫生监测项目的机会提高自身能力,并积极参与放射卫生技术机构检测能力考核,为核辐射卫生应急工作做好人才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49.
王萍  范莉  田梅 《中国辐射卫生》2022,31(4):524-529
皮肤是人体受到电离辐射时最先接触的器官,因其基底细胞层及毛细血管对射线很敏感,所以放射性皮肤损伤十分常见,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常与表皮和真皮中的细胞改变和炎症有关,而皮肤的晚期损伤主要与辐射对血管影响有关。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出现红斑、干性脱屑、湿性脱屑、溃疡,严重程度与射线种类、剂量等相关。目前,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潜在发生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辐射损伤后还未建立治疗的金标准,已知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机制大致可分为3个途径:活性氧大量增加引发的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因子被转录激活后引发的炎症、骨髓源性细胞引起的免疫反应。本文综述了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机制的3大途径,为进一步研究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机制以及预防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在辐射防护领域,运行实用量用于估算防护量,是场所剂量监测中的重要量值。随着电离辐射粒子类型和能量范围的扩展,现行运行实用量在估算防护量的过程中出现局限。ICRU第95号报告提出了新的运行实用量体系,在定义方式和模体上与防护量相统一,在更广泛的粒子类型和能量范围中实现了对防护量的更好估算。本文重点关注新运行实用量体系在模体应用、转换系数更新、监测仪器的设计和校准等方面对场所剂量监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