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是一种可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人畜共患病毒。自2013年我国出现了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型AIV病例以来,人们对该病毒产生了担忧与恐慌。AIV在全球广泛传播,人感染不同型别AIV事件也持续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特异性治疗措施与药物,疫苗成为最有可能预防控制病毒传播的手段。现有针对H7N9型AIV的兽用与人用疫苗种类繁多,其中,4类人用H7N9型AIV疫苗已经率先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主要包括了病毒样颗粒疫苗、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及DNA疫苗,并显示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因为暂无上市的人用AIV疫苗,所以其真实效力不得而知。此外,现有的流感疫苗在人群中虽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但对H7N9型AIV并无交叉抗体反应。本文回顾AIV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职业暴露人群调查与防控策略、H7N9型AIV疫苗及H7N9型AIV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讨论尚存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加深对疾病的了解以及控制AIV在全球的蔓延提供防控策略与方针。  相似文献   
2.
埃博拉病毒病以往被人们称作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特异性治疗措施与药物,疫苗成为最有可能预防控制病毒传播的手段。目前,多种埃博拉候选疫苗已经进入了临床试验,包括减毒水疱性口炎病毒载体埃博拉疫苗(rVSV-ZEBOV)、复制缺陷型黑猩猩3型腺病毒载体埃博拉疫苗(cAd3-EBO或ChAd3-EBO-Z)、复制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载体埃博拉疫苗(Ad5-EBOV)和人3型副流感病毒载体埃博拉疫苗(HPIV3)等。ChAd3-EBO-Z和Ad5-EBOV等在早期的临床试验中均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rVSV-ZEBOV率先完成了Ⅲ期临床试验,已证实其对埃博拉病毒病的预防具有很高的保护效力,但是研究数据也提示了该疫苗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本文旨在回顾2014年以来埃博拉疫苗在临床试验研究方面的重大进展,讨论尚存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无线体温监测系统在新型重组5型腺病毒载体埃博拉疫苗(简称埃博拉疫苗)Ⅰ期临床试验中的应用,比较其与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的灵敏度,并探讨疫苗免疫后发热的影响因素。方法:本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Ⅰ期临床试验,以江苏省泰州市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18~60岁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运用无线体温监测系统对埃博拉疫苗接种后6 h内受试者的体温进行监测,同时用传统水银温度计每天测量体温1次。结果:无线体温监测系统测量并记录接种后6 h内总发热发生率及1级发热发生率均大于水银温度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显示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是发热发生的保护因素(OR=0.752,P=0.001),免前5型腺病毒预存抗体高是发热发生的危险因素(OR=2.472,P=0.043)。结论:本研究首次将无线体温监测系统应用于埃博拉疫苗Ⅰ期临床试验。无线体温监测系统能连续监测体温,及时发现受试者体温异常改变情况。对于发热影响因素的探究有利于研究者正确解释发热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流感减毒活疫苗(LAIV)预防2~17岁儿童季节性流感的保护效果。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PubMed和ScienceDirect数据库,检索2003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发表的、研究设计为病例对照的、关于研究LAIV预防儿童季节性流感保护效果的相关文献,采用Stata 13.1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4篇,均为检测阴性设计(Test-negative design,TND)研究。结果显示LAIV预防儿童季节性流感的保护效果为49%(95%CI:40%~57%)。亚组分析发现:LAIV预防A(H1N1)pdm09型、A(H3N2)型和B型流感的保护效果分别为35%(95%CI:5%~56%)、35%(95%CI:21%~46%)和71%(95%CI:55%~82%);三价LAIV和四价LAIV在儿童中的保护效果分别为56%(95%CI:48%~63%)和44%(95%CI:27%~57%);LAIV在欧洲地区和北美洲地区的保护效果分别为65%(95%CI:47%~77%)和46%(95%CI:36%~55%)。结论LAIV对2~17岁儿童季节性流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疫苗在人群中的覆盖率达到一定比例时,群体保护效果将保护未接种疫苗者。但传统疫苗临床评价采用的个体随机设计无法评估疫苗的群体保护效果。相较于个体随机设计,整群随机设计可以更全面地评估疫苗的总体保护效应。近年来,在疫苗临床的Ⅲ、Ⅳ期临床试验中,整群随机设计变得更加常见。但目前国内对整群随机设计在疫苗临床试验中的应用了解较少。因此,本文对整群随机设计在疫苗临床试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今后我国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Ⅱ/Ⅲ期无缝设计是将独立的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整合为一个连续的、分阶段的适应性临床试验设计。相较于传统的独立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无缝设计在加速药物或疫苗上市、提高临床试验效率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目前该设计在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的应用上日益成熟,也逐渐扩展到疫苗的临床试验中,包括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等。本文旨在阐述Ⅱ/Ⅲ期无缝设计的概念,并以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Ⅱ/Ⅲ期无缝设计的临床试验为例,阐述实施Ⅱ/Ⅲ期无缝设计时需注意的细节和潜在的挑战,以期为我国在优化疫苗临床试验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因多态性对疫苗免疫应答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因在免疫系统应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的基因位点可能引起疫苗免疫应答率的高低差异。本文对基因多态性与疫苗免疫应答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探究基因多态性会对疫苗免疫应答产生的影响,从基因水平上探讨个体接种疫苗后产生免疫应答的效果,为个体化免疫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综述结果显示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各类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基因、Toll样受体类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都会影响疫苗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A16)所致疾病在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面有无差异.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研究现场“可疑肠道病毒病”监测系统发现的病例数据,比较分析EV71和CA16感染患儿的流行特征和临床特征.结果 两组患儿疾病均以手足口病为主,其中EV71感染致手足口病更多见,CA16感染致呼吸道感染和非特异性疾病所占病例比例较高(均有P <0.001).EV71感染患儿皮疹、呕吐、抽搐、烦躁不安、惊厥和嗜睡症状发生率均高于CA16感染(均有P<0.05);EV71感染患儿的发病病程比CA16感染长(Z=-10.22,P<0.001);CA16感染致流涕症状比EV71感染更多见(x2 =6.36,P=0.012).CA16和EV71感染患儿月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高峰均为4~6月份,其中CA16感染病例明显多于EV71感染.结论 EV71和CA16感染患儿流行病学特征基本相似.EV71感染较CA16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更为复杂,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相似文献   
9.
疫苗的公共卫生意义在于疫苗的群体保护效应,即当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水平时,疫苗接种将会直接保护接种人群和间接保护未接种人群。扩大疫苗接种率达到足够的群体保护是预防甚至是根除某些传染性疾病的基本策略。此外,群体保护的评价在制定公共卫生策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外关于疫苗群体保护的研究日益增多,包括人群观察性研究和群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但国内还未见相关的文献报道。本文旨在对评价疫苗群体保护的研究设计及方法进行阐述,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感染后表现为水样腹泻, 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失衡并导致死亡。重组B亚单位/灭活菌体霍乱(rBS/WC)疫苗是预防ETEC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手段。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和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国内临床医学、预防医学领域的专家参考有关病原学、流行病学、疫苗效果、安全性, 以及卫生经济学等方面最新循证证据, 制订了rBS/WC疫苗预防ETEC感染性腹泻的专家共识, 指导临床医师和预防接种专业人员科学、规范接种疫苗, 降低ETEC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