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7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仲宇  陈晨  王情  李湉湉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9):1297-1301
  目的  分析北京市夏季高温对儿童急诊入院的不良影响,为儿童高温健康防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6—2018年夏季(6—9月)北京市30家医院儿童急诊入院数据及同期逐日气象因素和空气污染物数据。基于Quasi-Possion回归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北京市夏季日平均温度对儿童因非意外总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入院的影响。  结果  2016—2018年夏季,北京市日均温度为(24.06±3.59)℃,日相对湿度为(65.08±17.45)%。暴露当日日平均温度每升高1 ℃,北京市0~14岁儿童因非意外总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入院风险分别增加0.21,0.64倍,尚未观察到高温对于儿童因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急诊入院的影响。高温对于不同年龄组儿童急诊入院影响不一致,其中5~9岁儿童因非意外总疾病急诊入院风险增幅最大,0~4岁儿童易受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入院的影响,10~14岁儿童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急诊入院影响最大。  结论  北京市夏季高温对儿童急诊入院具有显著影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是夏季高温相关敏感性疾病,相关部门应该给予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针对2017年突发饮用水铊污染事件,开展饮用水中铊短期暴露对人群健康的风险评估。方法 结合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课题“突发事件供水短期暴露风险与应急管控技术研究”科研成果,采用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确定健康效应分离点、选择不确定系数和推导短期饮水水质安全浓度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开展短期暴露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饮用水中铊短期暴露饮水水质安全浓度(SWSC)为0.007mg/L。2017年嘉陵江饮用水铊污染事件中铊最高浓度为0.00059mg/L,虽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限值要求,但处于短期暴露饮水水质安全浓度范围内。结论 本次污染事件铊的短期暴露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和评价基于三氯化铁-聚偏氟乙烯(FeCl3-PVDF)膜滤器富集自然水体中噬菌体的方法。方法基于絮凝浓缩原理, 利用铁离子絮凝结合膜过滤器建立从水样中回收噬菌体的方法。利用琼脂双层法测定噬菌体滴度、噬菌体荧光染色观察和实时荧光PCR反应等方法检测噬菌体的回收效率。采集不同来源的水体标本进行模拟实验评价富集效果, 同时以医院排出污水作为实际水样, 利用临床常见的耐药菌作为宿主指示菌, 进一步分析FeCl3-PVDF膜滤器富集方法对自然实际水样中噬菌体的富集效果。结果建立了铁离子浓度50 mg/L, 采用PVDF膜滤器富集自然水体中噬菌体的方法。该方法对噬菌体的回收率为93%~100%;在多功能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富集后水样的噬菌体明显增多, 酶标仪测定富集后水样荧光值约为富集前的13倍;对医院外排水实际水样浓缩处理后, 浓缩组和未浓缩组噬菌体的分离阳性率分别为23%和4%, 浓缩组荧光值为未浓缩组的2~24倍。结论 FeCl3-PVDF膜滤器方法可简便、高效快速地富集不同水体样本中噬菌体。  相似文献   
4.
微塑料在生态环境中广泛分布,可通过吸入、摄入和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生物体中,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关于人体微塑料内外暴露水平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检测技术得到了发展和优化。本文综述国内外不同环境和人体介质中微塑料的赋存水平,并对微塑料的常用预处理和检测技术的现状及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5.
气温作为全球性环境危险因素之一,能增加人群发病和死亡风险,造成健康经济损失。评估温度相关疾病负担对于制定及实施适应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聚焦近年来全球各国温度相关疾病负担研究,梳理和评价相关研究指标、评估方法与现状,为温度相关疾病负担的评估及预估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国老年人睡眠时间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受损的关系。方法:将2005年3月29日至2019年4月8日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项目随访的11 247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纳入研究。采用自制问卷通过面对面调查收集对象人口社会学特征、健康状况和患病情况等资料。采用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估对象ADL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国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血硒水平与虚弱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数据来源于"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项目,以2017-2018年调查的中国9个长寿地区2 464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健康状况等信息,同时使用虚弱指数量表评定调查对象的虚弱...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随机森林探索非吸烟女性肺癌风险因素,为非吸烟女性肺癌的预防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2017年8月-2021年8月,在辽宁、江苏、安徽及青海省,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多中心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1 315名研究对象,以三级及三级以上医院确诊的非吸烟女性肺癌新发病例为病例组(679人),以同家医院就诊或体检的女性非癌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大气臭氧(ozone, O3)长期暴露与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的关联,为预防和干预抑郁提供科学指导。  方法  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中选择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5个县、区作为研究现场,按照严格的调查社区选择原则和调查对象纳入标准进行随机抽样,选择8 584名40~<90岁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疾病和症状信息,使用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9, PHQ-9)评估调查对象的抑郁患病情况。通过距离社区最近的空气质量监测国控站点数据估算调查前1年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和调查前2年大气污染物滑动平均浓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O3暴露与罹患抑郁的关联。  结果  纳入研究的8 584名调查对象中,抑郁患病率为6.79%(583/8 584)。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未发现O3长期暴露与抑郁患病风险有关,总体上看,调查前2年的O3滑动平均年均浓度对应的效应值最大(OR=1.04, 95% CI: 0.96~1.13, P=0.326),但无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显示,与女性和不吸烟的调查对象相比,男性和现在吸烟的调查对象抑郁患病与O3暴露的关联更强,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空气动力学直径<2.5 μm的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smaller than 2.5 μm in aerodynamic diameter, PM2.5)浓度和气温对抑郁患病与O3暴露的关联存在修饰作用,低PM2.5浓度、较高气温地区抑郁患病与O3暴露关联更强。  结论  本研究发现男性人群、吸烟人群以及生活在PM2.5浓度较低和年均气温较高地区的人群中,O3暴露与抑郁患病风险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国6个典型城市住宅室内NO_2的分布特征,为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制定及污染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于2018年暖季(7—8月)和冷季(12—次年2月)对我国6个典型城市281户家庭的客厅和卧室空气中的NO_2进行检测。采样布点方法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检测采用改进的Saltzman法。结果 2018年我国6个城市281户家庭室内和室外空气中NO_2的质量浓度M(P_(25),P_(75))分别为0.026 (0.014,0.040)和0.040 (0.030,0.059)mg/m~3。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室外NO_2质量浓度中位数高于室内(z=8.76,P<0.05),暖季的室内NO_2质量浓度低于冷季(z=-4.95,P<0.05)。结论我国6个典型城市住宅室内和室外NO_2分布特征存在差异,室内NO_2分布具有季节差异。因此,相关部门应开展更深入的科学研究并采取严格控制的措施,加强人群健康防护,控制住宅室内NO_2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