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5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18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7篇
  4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制备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致死因子253(lethal factor 253,LF253)抗原,获得纯化的目的蛋白,检测其与全分子致死因子(lethal focfor,LF)蛋白竞争性结合保护性抗原(protective antigen,PA)的能力。方法:PCR扩增致死因子LF253片段的DNA,将目的基因插入p ET-28a(+)表达载体中,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作为宿主菌,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通过His标签亲和层析柱获得目的蛋白,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蛋白抗原性,Biacore T-100测定重组蛋白与保护性抗原PA结合的亲和力,细胞毒性实验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LF253,诱导获得重组蛋白s LF253的表达。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结果证实,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抗原特异性;细胞毒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可在体内外中和致死毒素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结论:本研究制备的融合蛋白s LF253能够与保护性抗原PA结合,可竞争性抑制LF全分子蛋白与PA的聚合,阻断炭疽毒素的致死作用,为今后炭疽疫苗等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利伐沙班原料药中金属催化剂镍残留的两种测定方法,并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方法一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方法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结果:方法一在10~100 μg·L-1范围内线性良好,最低检出浓度为1.9 μg·L-1,方法检测限为0.2 μg·g-1,加标回收率平均为112%;方法二在0.5~20 μg·L-1范围内线性良好,最低检出浓度为0.056 μg·L-1,方法检测限为0.007 μg·g-1,加标回收率平均为97.9%。结论:6批样品的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结果的测量无明显差异,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检测限更低、灵敏度高以及可多种元素同时测定等优点,在重金属痕量分析检测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表面抗原(HBsAg)与e抗原(HBeAg)定量变化规律,探讨分层次联合抗病毒治疗并争取满意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荧光磁微粒酶免法检测710例 HBV 相关肝病患者 HBsAg 和HBeAg,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HBsAg<0.2 IU/mL 61例,占8.5%;HBsAg>0.2 IU/mL~<100 IU/mL 为低水平 HBsAg组,55例,占7.7%;HBsAg >100 IU/mL~<1000 IU/mL 为中等水平 HBsAg 组,142例,占20%;HBsAg 1000~5000 IU/mL为高水平 HBsAg 组,211例,占29.7%;HBsAg>5000 IU/mL 为超高水平HBsAg组,241例,占33.9%;各型肝炎随年龄增大,HBsAg 定量值逐步下降,转阴高峰集中在46岁左右;HBeAg 阴性组(<1.0 CI)453例,占63.8%;低水平 HBeAg阳性组(>1.0 CI~<10 CI)96例,占13.5%;中等量水平 HBeAg 阳性组(>10 CI~<100 CI)55例,占7.7%;高水平 HBeAg 阳性组(>100 CI~<500 CI)23例,占3.2%;超高水平HBeAg阳性组(>500 CI)83例,占11.6%;从慢性 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到失代偿期肝硬化,年龄逐步增大,HBsAg和 HBeAg定量秩均值逐步下降,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HBsAg 和 HBeAg 定量随年龄增加与病情发展逐步下降,根据 HBsAg,HBeAg 和 HBV DNA定量进行分层次联合抗病毒治疗可争取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顾生旺  蒋兆荣  胡大山  赵兵  尚明月  刘春艳 《肝脏》2012,17(10):698-699,703
目的观察腹水浓缩腹腔回输治疗肝癌合并顽固性腹水的并发症与疗效。方法对47例肝癌合并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73次腹水超滤浓缩,经腹腔回输体内。结果腹水回输相关事件8次,占10.9%(8/73);轻中度并发症7例,占9.5%(7/73);严重并发症6例次,占8.2%(6/73);治疗后腹围(92.8±4.5)cm与治疗前(98.7±7.3)cm比较,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每日尿量(1880.5±201.6)mL与治疗前(986.8±158.5)mL比较,明显增加(P<0.05);腹胀明显缓解且血压无明显下降。首次腹水回输后3~5d内死亡5例,15d、1个月病死率分别为23.9%、41.3%;3个月、1年病死率分别为78.2%、93.4%。结论腹水浓缩回输对肝癌合并顽固性腹水减轻症状有一定疗效,但不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胸椎骨折术后长、短节段内固定系统在矢状面矫形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04-06-2012-06期间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胸椎骨折145例,根据采用内固定节段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长节段内固定系统治疗胸椎骨折)75例,对照组(采用短节段内固定系统治疗胸椎骨折)70例,全部病例经过6~36个月的随访,术后对其骨折椎体进行矢状面矫形的统计,采用JOA评分等指标,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结果采用长节段后路系统治疗胸椎骨折的观察组与短节段固定对照组在术后矢状面矫形的恢复上有显著差异,术后JOA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节段固定手术治疗胸椎骨折的临床预后满意,大部分随访表明无需再次进行前路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RAB1A在垂体腺瘤(PA)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手术切除并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04例PA,根据Knosp分类法判断肿瘤侵袭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PA组织RAB1A的表达水平。结果 104例PA中,侵袭性41例,非侵袭性63例。侵袭性PA组织RAB1A高表达率为[65.85%(27/41)]明显高于非侵袭性PA组织[36.51%(23/63);P<0.05]。侵袭性PA组织RAB1A蛋白相对表达量(2.87±0.54)明显高于非侵袭性PA组织[(1.67±0.4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AB1A高表达(OR=1.908;95% CI 1.004~3.786;P=0.003)是PA侵袭性生长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RAB1A鉴别PA侵袭性生长的曲线下面积为0.85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13%和79.12%。结论RAB1A的表达水平与PA的侵袭性有关,检测RAB1A可辅助评估PA的侵袭性。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HIV infection is an important stroke risk factor in sub-Saharan Africa.  However, data on stroke risk factors in the era of 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 are sparse. We aimed to determine if stroke risk factors differed by HIV serostatus in Uganda.MethodsWe conducted a matched cohort study, enrolling persons living with HIV (PWH) with acute stroke, matched by sex and stroke type to HIV uninfected (HIV-) individuals. We collected data on stroke risk factors and fitte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for analysis.ResultsWe enrolled 262 participants:105 PWH and 157 HIV-. The median ART duration was 5 years, and the median CD4 cell count was 214 cells/uL. PWH with ischemic stroke had higher odds of hypertriglyceridemia (AOR 1.63; 95% CI 1.04, 2.55, p=0.03), alcohol consumption (AOR 2.84; 95% CI 1.32, 6.14, p=0.008), and depression (AOR 5.64; 95%CI 1.32, 24.02, p=0.02) while HIV- person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more likely to be > 55 years of age (AOR 0.43; 95%CI 0.20-0.95, p=0.037), have an irregular heart rhythm (AOR 0.31; 95%CI 0.10-0.98, p=0.047) and report low fruit consumption (AOR 0.39; 95%CI 0.18-0.83, p=0.014).  Among all participants with hemorrhagic stroke (n=78) we found no differences in the prevalence of risk factors between PWH and HIV-.ConclusionsPWH with ischemic stroke in Uganda present at a younger age, and with a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By contrast, HIV- persons more commonly present with arrhythmia. A differential approach to stroke prevention might be needed in these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 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行乳腺癌手术的813例患者,根据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分为愈合良好组(767例)和愈合不良组(46例)。收集两组患者基本信息、病理特征及手术情况开展单因素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利用R 4.1.3软件绘制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其区分度和符合度。 结果愈合不良组年龄、营养不良、合并糖尿病、贫血及手术切口为纵切口比例、置引流管时间与愈合良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腺癌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大(OR=1.269)、营养不良(OR=2.376)、合并糖尿病(OR=2.262)、贫血(OR=2.227)、置引流管时间长(OR=1.571)(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区分度(曲线下面积为0.785,95% CI:0.725~0.845)及符合度(拟合优度HL检验χ2=8.294,P=0.405)均较高。 结论基于年龄、营养不良、合并糖尿病、贫血、置引流管时间5项危险因素构建的乳腺癌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的鉴别诊断中内镜下多点活检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就诊的47例CD患者(CD组)及53例UC患者(UC组)的临床资料,并收集其内镜下活检病理切片。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及内镜下活检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 CD组与UC组的性别构成、发病年龄、病程、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UC组腹泻率、血便率高于CD组,发热率、贫血率及肠外表现率低于CD组(P <0.05)。两组内镜下表现中,UC组乙状结肠病变、直肠病变、病变连续分布、环行溃疡构成比高于CD组(P <0.05),回盲部病变、升结肠病变、病变节段分布、纵行溃疡、结节样增生、阿弗他溃疡、鹅卵石征构成比低于CD组(P <0.05)。两组内镜下活检病理学诊断结果中,UC组黏膜结构表面不规则、绒毛样表面、腺体萎缩、腺体分枝、腺体扭曲或不规则,黏膜表面上皮糜烂或变扁、黏液细胞数量减少,急性隐窝炎、隐窝脓肿、固有层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构成比高于CD组(P <0.05),黏膜上皮裂隙样溃疡、假幽门腺化生,黏膜局灶间断性炎性细胞浸润、肉芽肿样小结构成比低于CD组(P <0.05)。结论 在CD与UC的鉴别诊断中需将内镜下表现与多点活检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临床表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中外1/3交界处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交界处骨折的应用经验及教训。方法对36例锁骨交界处骨折采用开放复位,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结果36例病人获平均随访15个月(8~24个月),X线片示术后平均2.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根据韩平良等的疗效标准,优22例,良12例,可2例,优良卒94.3%。结论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操作简单安全,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是治疗锁骨中外1/3交界处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