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建立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发生切口疝的风险列线图模型,为切口疝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行PD术的926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发生切口疝的患者24例(切口疝组),未发生切口疝的按照1∶5的比例随机抽取120例为非切口疝组。分别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术后切口疝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 结果年龄≥60岁(OR=5.800,95% CI 1.530~21.984)、BMI≥24 kg/m2(OR=4.165,95% CI 1.187~14.613)、糖尿病(OR=5.321,95% CI 1.548~18.285)、呼吸系统疾病(OR=4.565,95% CI 1.225~17.007)、切口感染(OR=6.803,95% CI 1.573~29.419)及手术时间≥6 h(OR=6.934,95% CI 1.938~24.813)是PD术后发生切口疝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6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值同实测值基本一致,C-index 0.890(95% CI 0.854~0.926),说明本研究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度和区分度。 结论年龄≥60岁、BMI≥24 kg/m2、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切口感染及手术时间≥6 h是PD术后发生切口疝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准性和区分度,有利于临床筛查PD术后发生切口疝的高风险人群和制定针对性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2.
《腹部外科》2021,34(3)
目的探讨个体化预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腹股沟疝于铜陵市市立医院行无张力修补术的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OR=6.638,95%CI(1.521,28.966)],糖尿病[OR=7.924,95%CI(1.891,33.201)],低蛋白血症[OR=5.136,95%CI(1.086,24.294)],手术时间≥30 min[OR=7.354,95%CI(1.565,34.551)]及急诊手术[OR=8.294,95%CI(1.903,36.158)],均P0.05。基于以上5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列线图模型,校正曲线验证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预测值同实测值均基本一致,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显示内外部验证的一致性指数(C-index, C指数)分别为0.904和0.854,说明该研究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结论年龄≥60岁、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手术时间≥30 min及急诊手术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该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准确的预测能力和区分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 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19例肛周脓肿患者,按照7∶3随机分为建模组(293例)与验证组(126例),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是否复发形成肛瘘分为肛瘘组与非肛瘘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利用R 3.6.3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以验证组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证实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 结果术后3个月内有140例(33.41%)患者复发形成肛瘘,其中建模组96例(32.76%),验证组44例(34.92%)。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糖尿病史(OR=3.101,95% CI:1.620~5.935)、肥胖(OR=3.157,95% CI:1.707~5.587)、有脓肿病史(OR=4.120,95% CI:2.201~7.713)、深部肛周脓肿(OR=3.686,95% CI:1.988~6.833)、肠道来源致病菌(OR=3.140,95% CI:1.679~5.872)和单纯切开引流术(OR=2.284,95% CI:1.548~5.152)是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危险因素(均P<0.01)。利用以上6个风险预测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其内部验证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95% CI:0.781~0.877)、H-L检验χ2=7.203,P=0.515,外部验证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95% CI:0.787~0.927),H-L检验χ2=5.079,P=0.477,校准曲线斜率均接近1,两组验证方式均提示模型预测效果与实际发生风险有良好一致性。 结论肥胖、糖尿病史、深部肛周脓肿、肠道来源致病菌、脓肿病史、单纯切开引流术是影响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复发形成肛瘘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6个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可为肛周脓肿患者术前治疗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日间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患者延迟出院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 方法回顾性审查370例日间PCNL患者的电子病历,根据患者是否在24 h内出入院,将其分为延迟出院组(61例)和正常出院组(309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术后1 h生命体征和血液学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延迟出院的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以预测延迟出院的风险,应用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的内部校准性能。 结果370例患者中有61例(16.5%)出现延迟出院,18例(4.9%)住院时间超过48 h。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3.992,95%CI:1.792~8.892,P=0.001)、通道数量(OR:3.139,95%CI:1.548~6.367,P=0.002)、术中严重出血(OR:12.207,95%CI:2.761~53.973,P=0.001)、术后1 h体温>38℃(OR:4.623,95%CI:1.445~14.789,P=0.010)、中性粒细胞比率>75%(OR:1.951,95%CI:1.008~3.777,P=0.047)和钾<3.5 mmol/L(OR:5.469,95%CI:1.641~18.226,P=0.006)是日间PCNL患者延迟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延迟出院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4,通过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 结论基于年龄、通道数量、术中严重出血、术后感染和低钾血症构建的延迟出院风险预测列线图预测性能良好,可帮助医护人员快速识别术后延迟出院高风险患者,以便尽早实施医疗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切口疝患者补片感染的预测模型,为临床预测切口疝修补术后发生补片感染提供一种可视化评价工具。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475例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术后恢复情况,随访补片感染情况。使用Lasso回归筛选预测因子,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模型的预测效力。 结果475例接受切口疝修补手术的患者中有11例出现补片感染,发生率为2.3%。Lasso回归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OR=1.206,95% CI 1.034~1.407)、糖尿病史(OR=6.484,95% CI 1.233~34.108)、术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OR=37.095,95% CI 4.253~323.532)是切口疝患者发生补片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利用上述变量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补片感染发生AUC为0.880(95% CI 0.785~0.975)。 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一种具有良好预测效力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提高对补片感染高危切口疝患者的早期鉴别能力,为改善切口疝患者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早期筛查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高风险人群对于降低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肝细胞癌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个体化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肝细胞癌患者围术期管理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8年1月—2020年6月行肝切除术的854例肝细胞癌患者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并应用ROC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及校准度。 结果:854例患者中86例(10.1%)发生术后严重并发症(≥III级)。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OR=1.905,95% CI=1.153~3.147,P=0.012)、手术方式(OR=3.412,95% CI=1.618~7.192,P=0.001)、术中血浆输注(OR=2.518,95% CI=1.51~4.199,P<0.001)、手术时间(OR=1.003,95% CI=1.002~1.005,P<0.001)、术后白蛋白水平(OR=0.922,95% CI=0.873~0.973,P=0.003)、术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OR=1.001,95% CI=1.000~1.002,P=0.006)是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的C-指数为0.774,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788(95% CI= 0.74~0.836)。 结论:基于6个临床因素建立的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个体化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可用于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为医务人员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女性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LE)的危险因素,构建女性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初步分析与LE相关的因素,再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导致LE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绘制校准曲线评价模型预测结局概率与实际概率的一致程度,以C-index表示。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对LE的预测能力。结果:489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术后LE发生率为16.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LE与体重指数(BMI)(t=-3.716,P<0.001)、糖尿病(χ^(2)=36.784,P<0.001)、高血压病(χ^(2)=4.525,P=0.033),肿瘤TNM分期(χ^(2)=3.955,P=0.047)、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χ^(2)=7.011,P=0.030),新辅助化疗(χ^(2)=4.025,P=0.045),腋窝淋巴结清除(χ^(2)=5.197,P=0.023),放疗(χ^(2)=8.068,P=0.005)有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BMI(OR=1.182,95%CI:1.083~1.291,P<0.001),糖尿病(OR=5.126,95%CI:2.924~8.989,P<0.001),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OR=0.242,95%CI:0.083~0.701,P=0.009),新辅助化疗(OR=2.181,95%CI:1.101~4.319,P=0.025),行腋窝淋巴结清除(OR=1.996,95%CI:1.156~3.447,P=0.013),放疗(OR=1.986,95%CI:1.109~3.556,P=0.021)是L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总分220分,通过校准曲线可见该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有较好的一致性,C-index值为0.775(95%CI:0.716~0.833),所绘制的ROC曲线显示其曲线下面积为0.775,提示该列线图预测模型对LE有较强的预测能力。结论:BMI、糖尿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新辅助化疗、腋窝淋巴结清除、放疗是L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6项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以直观地预测术后出现LE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个体化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8年3月于淄博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57例,收集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43,95%CI:1.076~1.214)、2型糖尿病(OR=4.591,95%CI:2.14~9.846)、ASA评分III级(OR=4.262,95%CI:1.600~11.352)、ASA评分IV级(OR=5.396,95%CI:1.868~15.583)、全身麻醉(OR=1.281,95%CI:1.066~1.540)及手术时间(OR=1.018,95%CI:1.001~1.035)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818(95%CI:0.752~0.885);校准曲线为斜率接近于1的直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x~2=8.760,P=0.363)均显示该模型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风险具有良好准确度。[结论]本研究基于年龄、2型糖尿病、ASA分级、麻醉方式及手术时间这5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准确度,可为临床个体化防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开放性腰椎后入路手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与验证术后SSI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开放性腰椎后入路手术的患者920例,男422例,女498例,年龄≥18岁,BMI≥18.5 kg/m2,ASA Ⅰ—Ⅳ级。将患者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并基于训练数据集建立预测模型。采用Lasso回归结合二元Logistic回归最终筛选的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使用C指数、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DCA)等对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适用度进行分析评估。
结果 本研究中发生SSI的有17例(1.85%),训练集中有10例(1.55%),验证集中有7例(2.54%)。列线图模型中的预测因素包括术前低白蛋白血症(OR=36.928,95%CI 6.585~235.997,P<0.001)、肥胖(BMI≥28.0 kg/m2)(OR=4.994,95%CI 1.202~24.781,P=0.032)和术后3天内切口渗出(OR=6.133,95%CI 1.473~28.775,P=0.014)。该模型的C指数为0.879(95%CI 0.760~0.998)。校准曲线显示良好的一致性。DCA曲线分析显示当SSI发生风险阈值>1%时,该列线图更具临床价值。
结论 术前低白蛋白血症、肥胖及术后3 d内切口渗出是行开放性腰椎后入路患者术后发生SSI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术后S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糖尿病性ED是糖尿病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对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ED的与血管损害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列线图。方法:纳入181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性功能评估,并检索病例系统中患者血管损害相关的临床数据。数据经预处理后均采用各类的例数及百分数进行描述。采用R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Lasso回归筛选出的可能的影响因素,在满足根据EPV方法计算Logistic回归分析所需样本量的前提下,将筛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列线图;通过基于Bootstrap法的内部验证法利用C-指数、Calibration曲线、DCA决策曲线对列线图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181例患者中有90例(49.7%)患者诊断为ED。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病程(OR=4.440, 95%CI=1.594~13.105; OR=7.667,95%CI=1.444~48.733)、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状态(OR=3.767, 95%CI=1.194~12.691)、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R=5.382, 95%CI=1.373~28.301)、合并糖尿病肾病(OR=4.959, 95%CI=1.156~27.72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8.210, 95%CI=2.027~43.507)、红细胞分布宽度(OR=2.418, 95%CI=1.021~5.826)、血浆纤维蛋白原(OR=4.649, 95%CI=2.001~11.339)。C-指数为0.911(95%CI=0.869~0.954)。列线图的表观预测值分布曲线与Calibration图最佳曲线贴合良好。DCA曲线提示阈概率>6%以及<93%时选择该列线图对2型糖尿病罹患糖尿病性ED进行预测可临床获益。结论:本研究结合糖尿病病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状态、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糖尿病肾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这7项独立影响因素,初步建立了预测糖尿病患者罹患ED风险的列线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以此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接受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的172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lavien-Dindo分级系统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级,采用SPSS(版本20.0)软件通过T检验、秩和检验及卡方检验对≥Ⅱ级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Ⅱ级术后并发症的潜在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版本4.0.2)建立列线图模型。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内部验证运用Bootstrap法评价模型的符合度,并绘制校准曲线。采用DCA曲线验证模型的临床获益度。结果共计54例(31.4%)患者发生≥Ⅱ级术后并发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3 d CRP≥88.6 mg/L”(OR=3.371,P=0.001),“高龄”(OR=1.070,P=0.000)和“有造口”(OR=3.192,P=0.006)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论基于3个独立危险因素的列线图模型对腹腔镜直肠癌术后并发症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具备一定的临床推广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皮下负压引流器预防下消化道开腹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13例下消化道开放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腹壁缝合时是否放置皮下引流器,分为皮下引流组(78例)和对照组(35例)。比较两组病人切口愈合情况,分析切口愈合不良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开放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113例病人中,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14.2%(16/113),其中皮下引流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5.1%(4/78),对照组为34.3%(12/3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影响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未放置皮下引流器(OR=14.510,95%CI 3.411~61.735,P=0.001)、糖尿病(OR=7.064,95%CI 1.286~38.789,P=0.024)及吻合口漏/残端漏(OR=15.004,95%CI 1.876~119.996,P=0.011)。结论 下消化道开放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较高,应用皮下负压引流器能有效减少其发生,且操作方便、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儿童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根治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具有预测术后出血风险性能的列线图。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行TOF根治手术儿童的临床数据。术后出血定义为术后24 h内的胸腔积液量≥16 mL/kg,相当于本研究人群的第75个百分位数。主要结果采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列线图,并分析其一致性、区分度。结果入选儿童105例。出血组术后24 h胸腔积液量明显高于非出血组(P<0.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低体重[odds ratio(OR)=0.538,95%confidence interval(CI)0.369~0.787,P=0.001]、术前高血红蛋白浓度(OR=1.036,95%CI 1.008~1.066,P=0.013)、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长(OR=1.022,95%CI 1.000~1.044,P=0.048)是术后出血风险独立预测因素。在内部验证中,列线图C-指数为0.835(95%CI 0.745~0.926),并且其校准曲线质量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在评估TOF根治术后出血风险方面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与区分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模型预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6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三六三医院就诊的ERCP治疗的MOJ患者302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胰胆管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依据随访患者ERCP术后是...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Breast surgery carries a low risk of postoperative mortality. For older patients with multiple comorbidities, even low-risk procedures can confer some increased perioperative risk. We sought to identif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ostoperative mortalit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70 years to create a nomogram for predicting risk of death within 90 days.

Methods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nonmetastatic invasive breast cancer (2010–2016) were selected from the National Cancer Database. Unadjusted OS was estimated using the Kaplan–Meier metho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association of age and surgery with 90-day mortality and to build a predictive nomogram.

Results

Among surgical patients ≥70 years, unadjusted 90-day mortalit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ge (70–74 = 0.4% vs. ≥85 = 1.6%), comorbidity score (0 = 0.5% vs. ≥3 = 2.7%), and disease stage (I = 0.4% vs. III = 2.7%; all p < 0.001). After adjustment, death within 90 days of surgery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age (≥85 vs. 70–74: odds ratio [OR] 3.1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2.74–3.65), comorbidity score (≥3 vs. 0: OR 4.79, 95% CI 3.89–5.89), and disease stage (III vs. I: OR 4.30, 95% CI 3.69–5.00).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seven variables (age, gender, comorbidity score, facility type, facility location, clinical stage, and surgery type) were selected to build a nomogram; estimates of risk of death within 90 days ranged from <1 to >30%.

Conclusions

Breast operations remain relatively low-risk procedures for older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but select factors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risk of postoperative mortality to guide surgical decision-making among older wome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指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单侧、新发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关节炎及股骨头坏死等并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或翻修患者,排除合并肿瘤、严重营养不良、经治疗后血糖、血压不能达到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近期感染病史及局部皮肤条件较差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伤口愈合不良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术前白蛋白水平、糖尿病、高血压、长期激素应用史、术区多次手术史、手术时间、术前抗凝、术中皮下电刀止血、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是否输血等相关因素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应用R语言及Empower Stat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卡方检验;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不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各因素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432例,其中术后发生伤口愈合不良事件患者43例。年龄(t=2.907,P<0.05)、BMI(t=15.399,P<0.001)、糖尿病(χ2=111.86,P<0.001)、术区多次手术(χ2=50.135,P<0.001)、长期激素应用史(χ2=144.31,P<0.001)、手术时间(t=12.334,P<0.001)及术后是否输血(χ2=88.725,P<0.001)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及术前白蛋白水平、皮下电刀止血等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年龄[OR=1.784,95% CI=(1.254,2.234),P=0.006]、BMI [OR=2.587,95%CI=(1.647,4.950),P=0.016],手术时间[OR=8.643,95%CI=(2.331,15.471),P=0.001]及术区多次手术[OR=3.218,95%CI=(2.461,4.339),P=0.041]是全髋关节术后发生伤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高龄、肥胖、手术时长及术区多次手术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存在有这些因素的患者,应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乳腺癌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76例乳腺癌术后发生顽固性皮下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6)在积液腔低位安置留置针接负压引流器,试验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将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注入积液腔,比较2组患者的引流时间、总引流量、皮下积液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有4例、对照组有3例失访,共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分析。试验组患者的引流时间较对照组短,总引流量较对照组少,皮下积液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发热、积液区皮肤红肿和切口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治疗乳腺癌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的疗效确切,能缩短引流时间,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应用单一负压引流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微创中心收治的83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术中采用引流管的不同,分为负压引流管组(n=40)和28F号常规引流管组(n=43)。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胸腔积气、积液、皮下气肿、胸引液总量、引流管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日、术后引流管拆线时间、切口愈合率、引流管相关并发症、切口VAS疼痛评分等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术后胸腔积液、胸腔积气、皮下气肿发生率,以及切口愈合不良率、平均住院时间、引流管持续时间及引流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引流管组比较,负压引流管组患者的术后胸腔引流量明显减少,瘢痕反应率明显降低,拆线时间明显缩短,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应用单一负压引流管安全、有效,与常规28F胸引流管临床效果相当,且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