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科学   117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篇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71.
72.
目的 观察全机器人心脏手术术后入住ICU患者的睡眠质量,分析影响睡眠的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及自制的睡眠情况调查表,对我科ICU 75例术后已正常拔除气管插管、意识清楚、能正确理解问题并配合回答的全机器人心脏手术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全机器人心脏手术具备创伤小、疼痛轻等优点,但睡眠障碍仍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速度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 术后睡眠障碍的原因复杂,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才能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3.
目的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的睡眠护理进行研究。方法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0~6岁的100例患儿的睡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ICU护士通过48h连续观察,进行睡眠障碍临床症状分析。结果患儿有昼夜睡眠颠倒、入睡困难、睡眠中断、睡眠浅、易惊醒等睡眠质量不高的症状。经护理干预后上述症状得到很大改善。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施行有效的睡眠护理对于促进机体的复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背景:骨髓干细胞能够修复受损心肌,改善不利的心室重构及恶化的心功能,但细胞移植后对梗死心室重构影响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目的:观察骨髓单个核细胞心肌移植后,心肌组织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表达的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7/2007-05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实验动物中心和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成年健康雄性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移植组、陈旧心肌梗死对照组、陈旧心肌梗死移植组,6只/组.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移植组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主干结扎1h,观察缺血梗死区仍然呈暗红色,确认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建立成功.陈旧心肌梗死对照组、陈旧心肌梗死移植组在移植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左室前壁和心尖部可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确认陈旧心肌梗死模型建立成功.Ficoll分离法获得犬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急性心肌梗死移植组在造模后1h于梗死区及梗死边缘区分多点注射细胞悬液,每点注射0.5 mL,(1~2)×107个细胞/mL;陈旧心肌梗死移植组于造模后4周开胸确认梗死区,同法行细胞移植.主要观察指标: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mRNA的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NF-κB 的表达.结果:移植后6周与相应对照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移植组、陈旧心肌梗死移植组的梗死区、梗死周围区基质金属蛋白酶2,9mRNA及NF-κB 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2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犬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心肌移植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导致基质金属蛋白酶mRNA表达减少及其抑制因子mRNA表达增加,从而抑制梗死后心室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75.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4岁,汉族.主因"发作性左胸憋闷半年,加重1个月"于2007年5月28日入院.查体:左上肢血压130/80mmHg,右上肢血压135/80mmHg.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未触及震颤和心包摩擦感,叩诊心界不大,心率80/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侧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双下肢无水肿.心脏MRI示:冠脉粥样硬化,前降支近段狭窄,右冠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我院8例全机器人左房黏液瘤切除术病人的护理特点,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设计好每位患者所要收集的资料,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做系统化整体护理,人院主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和心理疏导,术后针对性护理,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结果8例患者顺利接受手术,术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经过康复训练痊愈出院。结论全机器人左房黏液瘤切除术是一项新的微创手术,其护理需注重知识的宣教,消除患者的疑虑,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术后早期注意观察引流有无出血的发生,做好肺部护理,尤其是右肺的护理,尽早让患者下地活动,可促进各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77.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8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582例非体外循环辅助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手术技巧及术后处理的临床经验,并对其疗效及治疗经验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回顾1998年10月~2005年4月共完成OPCAB582例,男506例,女76例,年龄35~86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558例,术前合并其他疾病480例。结果搭桥为2·6±1·3支/例,搭桥术后辅助呼吸时间为3·2±1·2h,术后住院为7±1·6天,心绞痛症状均消失。死亡2例,再次开胸止血1例,其余患者术后无纵隔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近、中期随访临床效果满意。结论OPCAB由于避免了体外循环,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全身炎症反应,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低,对高危患者具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8.
<正>随着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成为其主要并发症之一,据报道ECMO患者中AKI的发生率可高达70%~85%[1]。ECMO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联合使用能够发挥各自优势,有可能使需要生命支持的危重患者从中受益。本文围绕ECMO联合CRRT的基本概念、意义、联合方法、应用效果及护理现状进行综述,以期  相似文献   
79.
80.
70岁以上患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介绍7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结果和围术期处理策略. 方法对70岁以上患者行CABG 121例,119例(98.3%)为不稳定型心绞痛,113例(93.4%)合并其他疾病.80例(66.1%)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CABG(OPCAB),41例(33.9%)选择常规体外循环CABG(CCABG);胸膜外技术游离左乳内动脉(LIMA),保持胸膜腔完整,常规将LIMA与左前降支(LAD)吻合,其余桥用大隐静脉(SV).术中使用即时超声血流仪(TTFM)测量移植血管血流,保证吻合口通畅.术后加强物理治疗和营养支持,严格控制血糖于6~10 mmol/L.结果行CCABG患者移植血管3.08±0.75支, OPCAB患者2.24±0.82支,110例(90.9%)使用LIMA.全组死亡1例(急诊手术),死亡率0.8%,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并发症4例(3.3%).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OPCAB患者10.04±5.68小时,CCABG患者21.46±14.54小时;住ICU 时间2.65±1.45天,术后12.22±5.56天出院. 结论充分评估手术风险,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案,经过缜密的围术期处理,高龄患者亦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