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6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段明珉  梁宗安  王凯霖 《四川医学》2019,40(10):1047-1049
目的探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炎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将符合AECOPD合并肺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3例;在常规吸氧、使用抗生素、解痉平喘、化痰药物等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治疗,对照组采用机械振动排痰治疗。结果两组在日排痰总量、氧饱和度(Sp02)改善,以及胸部CT影像中两组患者病灶吸收好转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是一种安全、高效且操作简便的辅助排痰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其可能的高危因素包括男性、年龄的增加、上气道及颌面结构异常、肥胖、不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和使用镇静安眠类药物等。OSA与高血压、冠心病、卒中、糖尿病等全身多个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导致医疗费用及社会负担增加。由于公众缺乏对该病所致严重后果的认知,仅依靠患者主动就医的模式,远不能解决OSA高患病率、低诊治率的现状。因此,针对OSA高危人群开展筛查和规范管理,对降低OSA疾病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使OSA这一疾病在不同场景和人群中得到充分认识和筛查,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呼吸病学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睡眠呼吸设备学组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本共识。共识强调了OSA高危人群筛查的对象包括具有OSA患病危险因素、相关合并疾病、相关职业风险等人群。推荐基层医疗机构、体检中心和医院相关科室对OSA高危人群进行筛查。阐明了不同场景和人群中筛查OSA的工具、方法和流程。强调筛查出的OSA高危人群需由医疗机构采用医用级睡眠监测设备包括家庭睡眠呼吸暂停监测或多导睡眠图完成诊断。对OSA高危人群和确诊患者均强调全面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对明确诊断的OSA患者应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气道正压通气可作为优先选择,可选择的治疗还包括口腔矫治器、体位治疗,外科手术等。推荐建立规范的患者随访制度,及时发现OSA疾病进展,定期评估临床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54.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气管结核的临床表现特征和诊治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经临床病理诊断的62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诊断方法及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62例支气管结核患病中女性多于男性(P<005),30 45岁的青中年是高发人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咳嗽、咳血等症状,从患者发病到确诊为支气管结核所需时间较长。62例患者中,X线胸片确诊率为16%(10/62),支气管镜发现率为100%(62/62),活检阳性率为63%(39/62),刷片阳性率为24%(15/62),支气管镜检查总阳性率为87%(54/62),痰涂片阳性率为21%(13/62),总菌阳性率达到35%(22/62),活检、刷片和痰涂片总阳性率为90%(56/62)。随访42例中治愈率74%(31/42),好转率24%(10/42),3个月后痰菌转阴率为100%(42/42),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支气管结核患者无特异性相关临床表现,临床误诊和漏诊率均较高。支气管镜检查能提高支气管结核诊断率,减少误诊、漏诊,有利于提高患者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约为15.6%,其原因与缺乏筛查及肺癌患者在诊断时约75%已属晚期有关。因此,肺癌的早期诊断是目前肺癌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而肺癌筛查是发现早期肺癌的重要手段,对筛查发现的肺部结节进行科学的评估及处理,深入研究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液体活检技术,优化新型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及肺癌小样本取材技术是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  检测白介素(interleukin, IL)-19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血清中的质量浓度并探索其临床意义。  方法  用Luminex液相芯片测定12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和74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L-19等炎症因子的水平,分析其与慢阻肺患者频繁急性加重表型、肺功能、系统性炎症反应的关系。  结果  慢阻肺患者血清IL-19质量浓度(pg/mL)高于健康对照者(2 056.81±564.59 vs. 1 310.52±607.62, P<0.05),频繁急性加重表型患者IL-19质量浓度高于非频繁急性加重表型患者(P<0.05)。血清IL-19质量浓度与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出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第一秒用力呼出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呈负相关(r=?0.424, r=?0.392,P均<0.05),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呈正相关(r=0.470,P<0.05)。  结论  慢阻肺患者的血清IL-19水平与临床表型、肺功能、系统性炎症反应程度有关,有助于对慢阻肺病情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58.
郑禾  孙琳  卢海燕  汪晓芹  李艳丽 《西部医学》2019,31(10):1625-1628
【摘要】 目的 探究纤支镜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抢救 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43例AECOPD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2月? 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43例AECOPD患者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在纤支镜的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及纤支镜吸痰、 支气管肺泡灌洗后有/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在喉镜的协助下经口气管插管和负压吸痰后有/无创序贯机械通 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平均插管时间、出院前并发症率,插管后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有创通气时间、 肺部感染控制窗(PIC)出现时间,比较研究组患者插管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平均插管时间、出院前并发症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插 管后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有创通气时间、PIC出现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插管前后心 率、收缩压、舒张压、指脉氧饱和度、动脉血PaCO2、动脉血PaCO2等生命体征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纤支 镜在AECOPD患者抢救中能有效提高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减少并发症,有助于提高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观察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肺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26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常规康复锻炼)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肺康复治疗),每组63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 MRC)、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分别占预测值百分比及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高(90.48%vs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 MRC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FEV1%、FVC%、MVV%、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高,且观察组m MRC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EV1%、FVC%、MVV%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治疗后1、3、5个月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肺康复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呼吸功能及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