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9篇
  免费   471篇
  国内免费   2264篇
耳鼻咽喉   129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53篇
基础医学   713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1837篇
内科学   794篇
皮肤病学   175篇
神经病学   379篇
特种医学   807篇
外科学   2316篇
综合类   3332篇
预防医学   625篇
眼科学   138篇
药学   692篇
中国医学   400篇
肿瘤学   36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601篇
  2010年   784篇
  2009年   955篇
  2008年   831篇
  2007年   949篇
  2006年   889篇
  2005年   862篇
  2004年   884篇
  2003年   973篇
  2002年   850篇
  2001年   324篇
  2000年   483篇
  1999年   320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系统性疾病,约占终末期肾病的8%~12%,一部分患者需肾脏移植。多囊肾囊泡基底膜的降解产物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等存在于囊液中,是引起上皮细胞增生、分化的重要因素,目前根据LN的含量评估多囊肾的增生态势已有充分的依据。本研究通过测定肾移植前后囊液中的LN含量,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HanSPRD大鼠不同表现型中的表达分布,探讨PPAR-γ途径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PPAR-γ的表达分布,RT-PCR方法检测各表现型中不同性别不同时期肾脏皮质组织PPAR-γ及TGF-β1、MCP-1的mRNA表达情况,组织学分析并量化囊肿指数(cyst index)、纤维化评分(fibrosis score)及间质炎细胞浸润程度.结果HanSPRD纯合子及杂合子大鼠PPAR-γ在肾皮质近端小管及囊肿上皮细胞中表达明显增高,在近端小管上皮细胞中主要分布于胞浆,而在囊肿上皮细胞则易位于核周及细胞核.纯合子(Cy/Cy)及杂合子(Cy/+)较正常大鼠(+/+)PPAR-γ及TGF-β1、MCP-1mRNA表达上调,同时雄性杂合子表达水平高于同周龄雌性杂合子(P<0.05).雄性杂合子组织学指标囊肿指数、肾脏纤维化评分及间质炎细胞浸润程度高于雌性杂合子(P<0.05).结论 PPAR-γ在该模型中表达上调与TGF-β1、MCP-1表达水平及肾脏组织学改变显著相关,PPAR-γ激活可能对于ADPKD病程进展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3.
腹腔镜辅助下截取带血管蒂回肠段转移阴道成形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索在腹腔镜辅助下截取带血管蒂回肠段转移再造阴道的可能性,为临床提供阴道成形术的新方法。方法 应用腹腔镜引导下,配合使用超声刀,通过小切口完成肠系膜分离、回肠段截取、肠端吻合、回肠段下拉转移形成阴道。结果 2002年2月至2006年7月,共为38例需再造阴道患者成功地施行腹腔镜辅助下截取带血管蒂回肠段转移阴道成形术。随访1个月~4年,其中36例移植回肠段成活良好,再造阴道符合生理要求。结论 由于避免了剖腹和以往术式的供区瘢痕,较好地缓解了此类患者巨大的心理压力,腹腔镜下回肠段代阴道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阴道成形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对股内侧肌中间入路和内侧髌旁人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手术相关参数和术后早期康复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方法自2004年3月~2006年3月将34例同期双膝TKA患者两侧膝关节的手术入路进行随机分配,一侧采用股内侧肌中间入路,另一侧采用内侧髌旁人路。比较两组的外科参数和临床参数,外科参数包括暴露的难易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外侧支持带需要松解的比例。临床参数包括术后静息和运动时疼痛、直腿抬高时间、主动屈曲到90。的时间、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与内侧髋旁人路比较采用股内侧肌中间入路一侧的膝关节术中失血较少[(286.0±29.8)mL/us.(368.0±35.8)mL,P〈0.05],外翻膝需要做外侧支持带松解的比例较小(20%us 50%,P〈0.05),术后l周内疼痛较轻(P〈0.05),能较早地进行主动直腿抬高[(1.8±0.3)d us.(4.5±0.8)d,P〈0.01],较早地屈曲到90^o[(3.2±0.8)d us(7.1±1.2)d,P〈0.01],术后45d活动度改善较快[(107^o±20^o)us、(98^o±12^o),P〈0.05]。结论因为股内侧肌中间入路对伸膝装置和髌周血管丛的破坏较少,TKA后功能恢复早期,比内侧髌旁人路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5.
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临床评价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报告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临床评价方法及其初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7年本治疗组伴交感神经症状的颈椎病患者47例,其中男19例,女28例,男女比例为1∶1.5;年龄为34~72岁,平均50.5岁。入选条件:①明确诊断为脊髓型或神经根型\脊髓神经根混合型颈椎病。②均有交感神经症状。③患者均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中均切除后纵韧带。其中8例术前影像学显示有椎节不稳,其余患者未见明显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及颈椎不稳。交感神经症状包括: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视物模糊,心慌,记忆力下降,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或早搏等心电图异常,胃肠道症状,面部潮红,出汗等。交感神经症状评价采用20分评分法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评定。患者主观满意度分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10~48个月随访,术前交感症状评分6.0分;术后2.8分;患者主观满意度19例为优,16例为良,8例为可,4例为差,有效率为87.5%。结论切除后纵韧带的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对交感神经症状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明显强化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0,自引:5,他引:35  
目的利用4层螺旋CT动态增强技术定量评价不同性质的明显强化孤立肺结节的血流模式并初步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阳性的孤立性肺腺癌血管生成与血流模式定量CT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78例孤立明显强化肺结节(直径≤4 cm,68例恶性,10例活动性炎性),行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以4 m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记录孤立肺结节增强前后各时相的CT值并计算强化值、灌注值,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灌注值等于时间-密度曲线最大斜率除以主动脉强化值.其中30例VEGF表达阳性的肺腺癌患者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并标定VEGF,评价肺腺癌血流模式定量CT参数(强化值、灌注值、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及平均通过时间)与MVD的相关性.结果恶性结节强化值(35.79±10.76) HU与活动性炎性结节(39.76±4.59) HU差异无显著意义 (t=1.148 , P=0.255).恶性结节的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14.27±4.37)%及灌注值(3.02±0.96)ml-1·min-1·kg-1均低于活动性炎性结节(18.51±2.71)%,(6.34±4.39)ml-1·min-1·kg-1 (t=2.978,P=0.004;t=5.590,P<0.0001).VEGF表达阳性的肺腺癌强化值(33.06±13.57)HU、结节-动脉强化值比(14.25±4.92)%及灌注值(2.97 ±0.56) ml-1·kg-1·min-1与MVD(70.15±20.03)条/视野,均呈正相关性(r=0.781, P<0.0001;r=0.688, P<0.0001;r=0.716, P<0.0001).平均通过时间(14.86±5.84)s与MVD无显著相关性(r=0.260, P=0.200).结论恶性与活动性炎性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不同,恶性结节通过结节-大动脉强化值比和灌注值可有效区别于活动性炎性结节,有助于两者鉴别诊断.肺腺癌强化值、结节-动脉强化值比及灌注值反映了VEGF表达阳性的肺腺癌的MVD.强化值、结节-动脉强化及灌注值可作为VEGF相关的肺腺癌血管生成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7.
钛缆重建喙锁韧带术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锁关节脱位在临床上多见,往往伴有喙锁韧带及肩锁关节囊断裂。治疗的关键是修复喙锁韧带、缝合肩锁关节囊,以便达到肩锁关节复位和维持骨折复位的目的。自2001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采用钛缆重建喙锁韧带复位、固定肩锁关节全脱位应用于临床23例,取得满意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评价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97年3月-2002年1月间施行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术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的患者,进行随访并对远期功能进行评价,采用Lazareg肌张力分级标准评定临床效果。结果16例17侧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0~9.7年,平均8.6年。手术方式为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全根切断10侧,部分切断2侧,高选择性分束切断5侧;其中切断神经根为颈63次,颈816次。术后远期疗效优3例,有效5例,无效8例9侧。结论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远期大多数疗效下降和无效,但术前严格选择痉挛较局限的病例、术中进行高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分束切断、术后坚持长期康复训练仍然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9.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多种炎性因子介导的慢性炎症反应过程,环氧合酶的两种同工酶(COX-1和COX-2)及其产物前列腺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斑块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COX-2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可能是一个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新靶点。选择性COX-2抑制剂可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和临床终点。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就如何通过Internet进行证书查证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