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我国,原发性骨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2%~3%,其中1/3为恶性骨肿瘤。而临床对于不同类型的骨肿瘤治疗方法各不相同,于是就对影像学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结合我院近来首次影像诊断有偏差的3例就如何提高骨肿瘤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口服甘露醇MSCTE诊断常见小肠肿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口服甘露醇MSCT小肠成像(MSTE)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常见小肠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9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肠肿瘤患者行MSCTE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淋巴瘤(NHL)、腺癌等三种常见小肠肿瘤的特征性影像表现。结果:24例GIST,21个病灶见明显的供血动脉,2例见病灶周围明显肿大的淋巴结。22例NHL,12例为浸润溃疡型,8例为动脉瘤样扩张型,4例为息肉样肿块型,15例见多发肿大的淋巴结,6例MPR重组图像显示供血动脉。9例腺癌中3例病变累及的肠管扩张,2例肠系膜根部见肿大的淋巴结,有3例MPR重组可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MSCT总诊断符合率为95.6%(66/69)。结论:MSCTE在小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较大,尤其是增强扫描,大大提高了病灶的检出率,对常见小肠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烟雾(主要成分六氯乙烷)吸入性肺损伤的影像学变化与临床症状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急性烟雾吸入性肺损伤者肺部CT资料及临床治疗情况比较分析。结果 本组烟雾吸入时间最长(约10 min)者第2~18天肺内渗出性病变影像表现最明显,18天左右开始吸收,至63天肺内病灶已基本吸收;吸入时间较短(1~5 min)4例肺内渗出性病变2~5天较明显,在7~15天左右基本吸收。结论 肺部急性烟雾损伤影像学轻重程度、动态变化、吸收时间与烟雾吸入时间长短相关,俯卧位吸入性肺损伤以下肺最早出现、损伤最重。  相似文献   
4.
肺泡微石症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泡微石症(PAM)是罕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影像学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本文简述了PAM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详细叙述了X线、CT、MRI、ECT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肺泡微石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R)静脉肾盂造影在体外碎石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行体外碎石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静脉肾盂造影影像资料,碎石前造影51例,碎石同时造影20例。结果71例患者中62例肾功能良好,9例肾功能受损。结石≤1.5cm的65例,一次击碎64例(98.46%),一次排净率为56例(86.15%);〉1.5cm者6例,均经两次或两次以上碎石方能排净。结论CR静脉肾盂造影能准确定位泌尿系结石,同时能准确反映肾功能,有利于泌尿系结石患者体外碎石治疗。  相似文献   
6.
CR、CT、MRI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CT、磁共振成像(MRl)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的影像学资料,其中55例均有CR平片,21例CT扫描,20例做了MRI检查。[结果]55例中51例CR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40例CR片清晰显示病灶边界,20例CR片清晰显示骨膜反应,19例CR片清晰显示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21例行CT扫描病例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病灶边界、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8例清晰显示骨膜反应。20例做了MRI检查病例均清晰显示病灶边界及软组织肿块,8例显示相应骨髓水肿。[结论]CR片仍为骨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较好显示了肿瘤的范围及细微结构,MRI对显示肿瘤的范围、软组织肿块及相应骨髓水肿有明显优势。三者相结合有助于骨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血管生成由血管生长因子和血管生长抑制因子共同控制。血管生成促进肺癌的生长,转移,并与肺癌的预后,治疗密切相关。用动态CT对肺癌血管生成区进行定位,定量研究,并建立肺癌血管生成的组织病理特征与功能CT图像参数的相关关系,将会提高在肺癌血管生成生物学基础上采用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后处理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34例骨肿瘤患者行MSCT扫描后,做多层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三维重建(3D),四维重建(4D)4种后处理。结果每一种重建图像均显示了所有的肿瘤。MPR准确显示了肿瘤的范围及细微结构;MIP及3D能立体显示骨改变;4D能立体显示骨改变及肿瘤的范围和细微结构。4种后处理图像结合横断层面原始图像能从不同方向准确显示肿瘤的范围、骨改变及骨膜反应的形态。结论MSCT后处理对病变的显示全面准确,结合横断面图像,可对骨肿瘤做出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评估肺腺癌血管生成可行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评估肺腺癌血管生成的可行性。方法 对 2 7例肺腺癌(直径≤ 4cm)患者行MSCT动态增强增强 (以 4m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 90ml)。用随机软件 (timelapse)计算主动脉及病灶强化值 (Apa) ,并计算肿瘤 主动脉强化值比率。用随机软件 (functionalCT)计算灌注值及平均通过时间 ,获取灌注值及平均通过时间图 ,并与文献结果对照。结果 肺腺癌强化值为 (36 6 6± 13 5 3)HU ,与文献的结果 (34 1HU)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t=0 981,P =0 335 )。肿瘤 大动脉强化值比率 [(15 72± 4 6 6 ) % ]与文献的结果 (14 6 % )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 (t =1 2 4 4 ,P =0 2 2 5 )。灌注值 (平均 3 2 78ml·min-1·kg-1)在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 (SPECT)测量的肿瘤灌注值 (1 36~ 2 98ml·min-1·kg-1)范围内。平均通过时间为 (17 6 0± 4 5 2 )s。结论 MSCT研究肺腺癌血管生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CT、MR动态增强在评价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是肺部常见病。由于新生血管可引起血容积、灌注值及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变化,从而引起血流模式的改变。所以通过CT、MR动态增强研究孤立性肺结节的血流模式(blood flow patterns),可发现良恶性肺结节血供在量和质上的差别,有助于良、恶性鉴别及肺癌血管生成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