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4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7例,使用氯沙坦100 mg 1次/d;B组51例,使用贝那普利10 mg 1次/d。分别于治疗3个月后检测24 h尿白蛋白量和血肌酐值。结果两个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后2,4 h尿白蛋白量显著减少(P<0.01),血肌酐的指标也明显变化(P<0.01)。而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I和ARB可显著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62.
目的:对比观察塞来昔布及艾灸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200mg,1次/d;对照组给予艾灸治疗,共治疗6周。分别观察各组的疗效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塞来昔布与艾灸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艾灸经济实用,且安全副作用少。结论:艾灸治疗是一种临床治疗骨性关节炎有效、安全的非药物治疗,操作简单,特别实用基层工作者。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颈前路可调控式融合固定器(AC-AFF)植骨融合的初步效果,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8只山羊均行颈前路手术减压切除1个颈椎椎体,随机分为3组,分别施以AC-AFF、钢板+钛网、钢板+髂骨块固定融合。饲养6个月后,颈椎标本经固定脱水等处理,依次通过大体观察、X线摄片、CT扫描及显微镜下观察,评价植骨融合情况;同时观察AC-AFF与相邻椎体界面之间的融合情况。结果所有山羊均存活,内固定物牢固在位,无松动及移位,钛网或AC-AFF与相邻骨接触面局部膨大,硬化为骨性。髂骨植骨组融合情况良好,融合界面上有较多的骨痂生成。X线摄片见植骨块、钛网、AC-AFF中空区域模糊且有骨组织生长,内植物周围无透光带存在,植骨界面上有骨桥形成;CT扫描在钛网及AC-AFF组可见内植物腔内形成的新骨通过其四壁的网眼结构与周围骨质相接,说明所有标本均达到骨性融合,但其中以AC-AFF组形成的新骨数量为多,且较为成熟。光镜观察发现在椎体终板及内植物与减压槽侧壁骨质接触处,有纤维细胞及软骨细胞生成,但在钛网植入物的侧壁腔隙局部仍有无骨痂通过区存在。结论AC-AFF植骨融合良好,与植骨块及钛网植骨方式之间无明显差异,植骨界面有纤维细胞及软骨细胞生成,可作为颈椎减压术后稳定性重建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究IL-15、4-1BBL基因修饰的人白血病K562细胞(modi-K562细胞)联合IL-2体外高效扩增肾细胞癌患者自体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方法,研究扩增前后NK细胞对肾癌细胞株786-O的杀伤作用。方法:10例肾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与modi-K562细胞在含不同浓度IL-2培养液中共育14 d,采用流式细胞术、Calcein-AM释放实验检测NK细胞的扩增情况、免疫表型及对肾癌786-O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modi-K562细胞联合IL-2可有效扩增NK细胞,300 U/ml IL-2培养14 d时,NK细胞扩增(202.4±12.8)倍。在效靶比为20∶1时,扩增后NK细胞对786-O细胞的杀伤率为(72.0±4.3)%,显著高于扩增前NK细胞的杀伤率(34.2±3.6)%(P<0.01)。结论:IL-15、4-1BBL基因修饰的K562细胞联合IL-2在体外能有效扩增肾细胞癌患者NK细胞,扩增后NK细胞对肾癌786-O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80例有完整资料的周围型小肺癌的16排螺旋CT扫描征象。结果:80例先行CT平扫,结果示深浅分叶征56例,毛刺征46例,空泡征50例,胸膜凹陷征51例,血管纠集征10例,支气管充气征3例。其中54例加做CT强化扫描,其中49例CT值增幅〉30Hu,占90%。结论:16排螺旋CT平扫及强化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具有较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6.
 目的 了解静脉血白细胞过滤法对脓毒症犬白细胞CD11/18、CD14的影响。方法 大肠埃希杆菌(O111∶B4)经静脉注入健康犬体内建立大肠埃希杆菌型脓毒症犬模型。将脓毒症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9)和白细胞过滤组(过滤组, n=9)。过滤组犬行静脉血白细胞过滤。以开始注入大肠埃希氏杆菌点为T0′, 开始静脉血白细胞过滤时间点为T0。检测两组犬T0′、T0、T1、T5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体温、红细胞浓度(RBC)、血小板浓度(PLT)、白细胞浓度(WBC)、血浆TNF-α浓度、IL-6浓度、中性粒细胞CD11/18与单核细胞CD14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过滤组心率、RBC浓度、PLT浓度、血清TNF-α浓度、IL-6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时MAP升高, 体温降低, WBC浓度下降 (P<0.05); T5时中性粒细胞CD11/18表达下降(P<0.05);T1, 5时单核细胞CD14表达下降(P<0.05)。结论 静脉血白细胞过滤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大肠埃希杆菌型脓毒症犬的血流动力学, 降低白细胞浓度, 降低中性粒细胞CD11/18和单核细胞CD14的表达, 对血浆中炎症因子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鼻腔外侧壁重要解剖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为临床手术治疗相关疾病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成人尸头标本15例(30侧),采用手术显微镜及鼻内镜观察鼻腔外侧壁相关解剖结构。 结果 蝶腭动脉是供应鼻腔外侧壁的主要动脉,经过蝶腭孔时分为鼻后外侧动脉及鼻中隔后动脉两支。80%(24侧)鼻后外侧动脉从蝶腭动脉下方发出,20%(6侧)从蝶腭动脉上方发出,分出处位于筛骨嵴后方。鼻中隔后动脉有86.7%(26侧)在蝶窦前下壁分为上、下两支,13.3%(4侧)在进入鼻中隔后分为上、下2支。上颌窦开口位于中鼻道半月裂孔内,66.7%(20侧)开口位于半月裂孔中1/3段,30%(9侧)位于半月裂孔后1/3段,3.3%(1侧)开口于上鼻道,86.7%(26侧)上颌窦内口高于眶底水平。鼻囟门平均大小为(14.81±4.28)mm(前后径)×(9.71±1.43)mm(上下径)。 结论 蝶腭动脉及其分支和鼻囟门是鼻腔外侧壁手术中重要的解剖标志,熟悉其解剖关系有助于有效安全地开展鼻内镜手术。  相似文献   
68.
目的 研究翼腭神经节及毗邻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为临床手术治疗相关疾病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成人尸头标本15例(30侧),采用手术显微镜及鼻内镜观察翼腭神经节及毗邻结构。 结果 翼腭神经节为翼腭窝内副交感神经节,为翼管神经、上颌神经、腭神经三者交汇处,位于内上方为翼管神经,位于外下方为上颌神经,位于下方为腭神经,腭神经起始于腭骨垂直板与上颌骨后壁的夹角处,腭神经起始处外径为(1.23±0.32)mm,向前内走行,并于腭降动脉的后内侧逐渐紧贴腭骨垂直板下降进入翼腭管。 结论 翼腭神经节与腭神经及翼管神经相邻,先通过腭神经寻找到翼腭神经节,再通过翼腭神经节可定位翼管神经,因此可作为翼管神经切除术中的重要解剖标志。  相似文献   
69.
黄杉  曹颖瑛  姜远英 《武警医学》2011,22(1):27-29,33
 目的 研究天然化合物TTS-12(Tribulus terrestris S-12)对白念珠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TTS-12作用于白念珠菌后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Annexin V及PI测定TTS-12对白念珠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采用POLARstar多功能微板检测仪通过荧光强度检测TTS-12对白念珠菌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TS-12可明显诱导白念珠菌细胞凋亡;8 μg/ml的TTS-12可诱导58%的细胞凋亡;TTS-12对白念珠菌细胞内ROS产生的促进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对ROS产生的促进作用也随之增强.结论 TTS-12可诱导白念珠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升高白念珠菌细胞内RO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消融与口服替吉奥联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将43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组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替吉奥治疗组,观察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高强度聚焦超声、高强度聚焦超声+替吉奥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 22.73%(5/22)和52.38%(11/21),联合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治疗(P<0.05);临床获益反应率分别为81.82%(18/22)和76.19%(16/21),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方面,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患者明显少于联合使用替吉奥的患者(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6和13.6个月,接受联合使用替吉奥治疗的患者生存期明显优于仅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患者(P<0.05)。结论: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