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可调控式颈椎融合固定器实验山羊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可调控式融合固定器(AC-AFF)的实验山羊颈椎模型,并与其他颈椎重建方法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动物进食及恢复活动的时间作比较.方法:18只实验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施以AC-AFF、钢板 钛网、钢板 髂骨块植入,均切除一个颈椎椎体.详细记录每只山羊手术所用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开始进食及活动时间,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的平均值.结果:动物实验中所有山羊均成活,手术切口感染1例,为钛网 钢板组,使用青霉素5 d后痊愈;不全瘫2例,为植骨块 钢板组,前蹄不能站立,不影响跪姿进食,未予特殊处理,1周后开始站立,但行走蹒跚,2周后均完全恢复正常活动.施行C3椎体切除4例(AC-AFF及钛网 钢板组各2例),其余均为C4椎体切除.统计学比较显示AC-AFF组手术时间最短(P<0.01),钛网 钢板组及髂骨块 钢板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手术中出血量AC-AFF组与钛网 钢板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髂骨块 钢板组出血量高于前两组(P<0.01).结论:AC-AFF较钛网 钢板及髂骨块 钢板操作简便,手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动物并发症少,恢复进食及活动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术的一种新的植骨融合与内固定方法。方法 对16例脊椎疾病患者行颈前路椎体切除同时采用带锁钢板内固定联合钛网植骨融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植骨均已融合,无内固定失效现象。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术同时采用带锁钢板内固定联合钛网植骨融合可使颈椎得到即刻稳定,重建颈椎正常解剖结构,有利于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3.
李华  佟磊  林岩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3):2791-2793
目的:探讨钛网联合颈椎前路锁定钢板系统进行颈椎前路融合术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3例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对其疗效及钛网融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经过6~20个月随访,植骨均在12周达到临床愈合,6例患者在术后发生钛网下沉,颈椎椎间高度降低,但主观感觉满意。结论:钛网植骨可以避免取髂骨所带来的并发症,但钛网沉陷是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术的常见并发症,正确处理终板、选择恰当的锁定钢板等可以降低下沉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ZEPHIR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或钛网植骨治疗26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路减压手术,单节段行椎间盘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多节段行椎间盘切除加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均结合ZEPHIR钢板固定治疗颈椎病26例.结果:23例获3~24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按JOA评分标准评分,各型术后评分均有显著提高.全部患者融合节段获骨性融合,内固定物无松脱、断裂、下沉,颈椎生理曲度和高度无丢失.结论:颈前路减压ZEPHIR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或钛网植骨是治疗单节段或多节段颈椎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潜行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和近期并发症.方法:采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潜行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2例,术后根据JOA评分及X线动态观察判定临床疗效和融合情况以及近期并发症.结果:32例病人均获随访10~36月,平均16月,骨性融合时间3~8月,平均4.2月,优良率86%,改善率96%,无脊髓、神经根、椎动脉、食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潜行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安全、操作简单、脊髓减压充分,症状改善明显.内固定牢靠、融合率高、近期并发症少,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评价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2例CSM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诊6~24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椎间植骨均达骨性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植骨块松动移位和塌陷发生,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CSM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椎问前路减压钛网联合钉板系统治疗颈椎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颈椎疾病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同时采用钛网植骨融合联合带锁钢板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6-24个月),植骨均在6个月达到临床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不良现象。术后疗效按JOA评分,术前5~13分,术后提高4-6分,脊髓功能平均改善率为82.4%。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术同时采用钛网融合器植骨联合钉板系统内固定可使颈椎得到即刻稳定,重建颈椎正常解剖结构,有利于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钛网植骨融合在脊柱外科中的运用及其早期下沉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今在我院行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的各类颈椎疾患患者60例和胸腰椎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的各类胸腰椎疾患患者45例,观察患者骨密度、钛网修剪、终板处理情况、放置情况、钢板类型及椎体撑开情况等,根据影像学表现判定植骨融合标准和钛网沉降率。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有6例颈椎患者发生钛网沉陷,沉降率为10%,而胸腰椎患者无一例发生钛网下沉,沉降率为0%(P〈0.05)。4例发生钛网下沉的颈椎患者无临床表现,2例患者出现颈肩痛,颈托固定3个月后缓减。结论:正确使用钛网及自体碎骨块能获得满意的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9.
不同颈椎前路融合术植骨相关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比较3种不同颈椎前路融合术植骨相关并发症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92例的因颈椎间盘突出导致脊髓型颈椎病而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的患者的植骨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6例单纯植骨术患者2例发生植骨块脱出,1例发生融合节段假关节形成,1例发生髂骨供区疼痛;21例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术患者6例发生椎间高度丢失,3例发生髂骨供区疼痛;65例椎体间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11例发生内植物下沉,椎间高度丢失,1例发生内固定断裂.结论 单纯植骨术因外固定时间长、并发症多目前较少使用,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术存在植骨吸收和供区并发症的缺点;椎体间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解决了供区并发症的问题,但仍存在钛网下沉、椎间高度丢失的缺点,要注意适应症的选择和规范的操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评价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2例CSM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诊6-24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椎间植骨均达骨性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植骨块松动移位和塌陷发生,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CSM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钛网联合颈椎前路锁定钢板系统替代技术进行颈椎前路融合 ,维持颈椎生理前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8例颈椎疾患病人进行前路颈椎次全切 (或颈椎间盘切除 )、椎管减压、钛网内添自体松质骨椎间融合、颈椎前路钢板锁定系统内固定手术 ,并评定疗效和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5 (4~ 6 )d ,所有病人的神经症状术后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术后影像学资料提示钢板位置良好 ,无钛网脱出 ;术后随访时间 11.8(6~ 18)月 ,所有病人获得了颈椎间融合 ,固定节段区的整体生理前凸平均改变 1.3°,后凸平均改变 0 .2°。结论 :钛网植骨可以避免取髂骨所带来的并发症 ,联合颈椎前路锁定钢板系统替代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颈椎前路融合和维持颈椎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12.
冯敬  蒋涛  冯智  王眷华 《四川医学》2003,24(4):348-349
目的 探讨颈椎带锁钢板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21例颈椎疾病及损伤患者行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带锁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21例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颈椎植骨处牢固骨性融合,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松动,滑脱,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颈前路带锁钢板可使颈椎术后即刻稳定,植骨块更牢靠,提高植骨融合率,并有效维持椎间高度及生理弧度,避免了由于椎间塌陷带来的继发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13.
自制颈椎融合器生物力学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颈椎融合器椎间融合后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椎间融合的生物力学特性比较 ,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 12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 ,分为正常对照组 (N)、自制融合器组 (MOF)、同种异体髂骨块组 (LC)和BAK融合器 (BAK)组 ,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 ,对颈椎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 :① 3种颈椎融合材料的生物力学特性正常组与自制融合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②同种异体髂骨块组与自制融合器组的生物特性试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③自制融合器与BAK组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自制颈椎融合器强度大、刚度高、下沉移位小、颈椎稳定好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椎间融合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的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22例颈椎疾病患者行前路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以钛网植入所切椎体松质骨椎体间,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并观察疗效及手术融合节段的稳定性。结果 随访时间6—8个月,所有病人的神经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影像学资料仅有1例钢板翘起,但钛网固定良好。结论 钛网植骨可以避免取髂骨所带来的并发症,联合颈前路锁定钢板固定,可达到安全、有效的即时稳定作用,有利于病人的早期下床活动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植骨融合材料在兔腰椎椎体间脊柱融合的愈合情况,探讨不同的植骨材料替代自体骨用于腰椎椎体间融合的可能性。方法试验组分5组:空白对照组、自体骨组、同种异体骨组、生物陶瓷+自体骨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复合体组。椎体间移植后4、8、12周,通过大体观察、手法检测、影像学、生物力学和组织学方法评价脊柱愈合情况。结果术后12周,大体及手法检测显示空白对照组不能自行达到脊柱融合,融合率为0%(0/12);自体骨组脊柱融合率为83.3%(10/12);同种异体骨组为66.7%(8/12);生物陶瓷+自体骨组融合率为66.7%(8/12);rhBMP-2复合体组为100%(12/12),组织学显示成骨早,新骨形成量大,降解快,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表明,自体骨组与同种异体骨组和生物陶瓷+自体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BMP-2复合体组优于其它组(P<0.05)。结论同种异体骨、生物陶瓷+自体骨、rhBMP-2复合体均能替代自体骨行脊柱椎体间融合,rhBMP-2复合体更能促进脊柱愈合,提高脊柱愈合的生物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并钛网植骨内固定术在改善胸腰椎骨折患者神经功能及椎体测量指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1年3月于我院采用前路减压并钛网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2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采用自体髂骨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的2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融合率、术前及术后3、6及12个月的Cobb角、椎间隙高度、矢状径、伤椎高度、矢状面位移率、椎体前缘高度、受压面积和Frankel分级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融合率高于对照组,Cobb角、椎间隙高度、矢状径、伤椎高度、矢状面位移率、椎体前缘高度、受压面积均优于对照组,Frankel分级改善幅度也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路减压并钛网植骨内固定术在改善胸腰椎骨折患者神经功能及椎体测量指标中的效果突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可调式中空钛合金人工椎体对犬脊柱重建及植骨融合的作用.方法:12只实验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3)及实验组(n=9).将其制成腰椎椎体切除模型,对照组植入髂骨,实验组植入填塞有松质骨碎骨块的可调式中空钛合金人工椎体.分别于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6个月摄正、侧位片,观察植入后椎节高度的变化及对植骨融合的影响.术后3个月、6个月将实验犬分批处死,切取相应脊柱单元制成不脱钙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骨融合情况.结果:椎体置换术后即刻椎节高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后3个月较术后即刻显著下降(P<0.01),但仍不低于术前高度,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个月,人工椎体周围有纤维细胞及少量软骨细胞生成,植入后6个月在人工椎体与骨界面上有大量软骨细胞及部分骨细胞生长.结论:可调式中空钛合金人工椎体植入后可有效重建椎节高度,在犬人工椎体周围有成骨现象;该人工椎体可兼顾术后即刻的稳定性及远期骨性融合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用n-HA/PA66人工椎体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至2008年3月,我科对53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n-HA/PA66人工椎体植入钛板内固定术.术后观察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情况,颈椎曲度、椎间隙高度变化情况,植骨融合情况,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通过与同期在我科行钛网植骨融合的颈椎病患者对照,评估其临床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门诊或电话随访.两组所有患者术后较术前脊髓功能、颈椎曲度、椎间隙高度改善明显,植骨融合率100%.n-HA/PA66人工椎体组术中术后未见并发症,钛网组有5例术后出现钛网下沉.两组比较,n-HA/PA66人工椎体组在脊髓功能、颈椎曲度、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及局部反应等方面与钛网组无明显差异;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钛网组.结论:n-HA/PA66人工椎体能有效恢复颈椎曲度及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高.应用于颈前路治疗颈椎病的手术中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