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142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9篇
  1篇
中国医学   525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目的分析评价基于中医理论的恶性肿瘤生活质量评价体系之共性量表(QLASTCM-GM)的测量学特性(信度、效度与反应度)。方法通过240例肺癌和240例胃癌患者纵向的生命质量测定对QLASTCM-GM的测量学特性进行评价。结果各领域及总量表的重测信度均在0.93以上,内部一致性α值为0.86~0.93;相关分析与因子分析显示量表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的相关分析显示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治疗后各领域及总量表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标准化反应均数(SRM)较QLQ-C30大。结论 QLASTCM-GM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及一定的反应度,可用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黄莪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多中心II、III期临床试验及补充临床试验,869例入选病例为经确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试验组516例,服用黄莪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II、III期临床试验对照组患者分别有117、162例,均服用癃闭舒胶囊,每日2次,每次3粒;补充临床试验对照组患者74例,服用安慰剂,每日3次,每次4粒,疗程均为42 d。结果 黄莪胶囊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气虚血瘀、湿热阻滞证的主要疗效指标IPSS积分、终点尿流率的改善均有临床意义。结论 黄莪胶囊是一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气虚血瘀、湿热阻滞证安全有效的中药。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系统评价中医滋阴解毒祛瘀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案,收集60例肝肾阴虚、热毒血瘀证轻中度活动SLE患者,按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相同西医基础治疗(糖皮质激素+羟氯喹或环磷酰胺),其中治疗组采用滋阴解毒祛瘀方,并根据临床症状随症加减;对照组采用中药安慰剂.结果 治疗24周后,随着病情缓解稳定,治疗组、对照组2组患者在躯体功能(PF)、躯体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交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SF-36总分等方面得分均有所升高.用药24周后,在躯体职能(RP)方面,治疗组(62.50±42.22)分,对照组(37.50±44.30)分,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4周后,SF-36总积分治疗组(479.21±156.47)分,对照组(415.23±155.61)分,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滋阴解毒祛瘀方能提高SLE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4.
大黄廑虫丸治疗肾纤维化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黄座虫丸对肾纤维化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扩大其临床适应证。方法:108例各类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均经肾穿刺确诊,肾组织纤维化病理积分≥5分,以前瞻、随机、单盲、对照法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予贝那普利和潘生丁口服,治疗组另予大黄座虫丸口服,疗程为4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Scr、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血栓烷B2(TXB2)、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PAI)等水平的改变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的血瘀证积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BUN及TXB2的下降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的重复肾穿病例,其病理改变显著优于对照组的病例。结论:以上述方法控制肾纤维化进展的临床疗效确切,所检测指标和病理改变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来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5.
多发性骨髓瘤及其肾损害机制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又称浆细胞骨髓瘤,是发生在骨髓的多灶性浆细胞恶性肿瘤,特征是恶性浆细胞过度增生并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并侵犯邻近的骨骼,引起骨骼破坏、骨痛或骨折,贫血、高钙血症、肾衰竭及免疫功能异常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在MM的病程中常常会出现肾损害,肾脏是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继发性脏器损害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发生率可达80.8%,其中不少患者以肾脏病变为首发,可早于其他症状1~6个月。本文就其基础和临床方面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46.
从机遇与挑战并存,院校与师承并举,继承与创新并重3个方面思考中医药的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重大疾病防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重大突破和全面提升.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培养更多的“铁杆中医”,传承精华,中医药必将薪火相传,兴旺发达,从而实现中医药全面、协调、可持...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麻仁软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动力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结肠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功能性便秘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患者采用麻仁软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麻仁丸治疗,2组均治疗14d,治疗前后均进行结肠传输试验检查,观察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便秘类型的分布情况,以及标记物的结肠通过时间变化。结果麻仁软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33%,对照组总有效率4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粪便性状和腹胀主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分段结肠通过时间分别为:(8.21.±1.66)h(右半结肠);(17.35±7.75)h(左半结肠);(30.73±7.12)h(直乙状结肠),与对照组治疗后3段时间(9.91±2.85)h、(19.55±6.49)h、(33.84±8.21)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麻仁软胶囊能够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动力障碍,能够软化粪便并促进结肠蠕动,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8.
血尿是儿童疾病中的常见的泌尿系统症状,病因复杂,诊断困难。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儿童血尿病例中左肾静脉受压的发现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非肾小球性血尿在排除其它病因,如肿瘤、炎症、结石、高尿钙和肾实质损害外,应考虑左肾静脉受压的可能性。为此我们于2007年8月-2008年5月,对徐汇区及松江区的97所幼儿园,16929名2~7岁儿童进行了尿常规及B超普查。  相似文献   
49.
血小板数量与中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血小板数量变化与中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的相关关系。方法 来自9个临床中心的356例确诊活动期RA病例,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184例)和西药治疗组(172例)。西药治疗方案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慢作用药,中药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口服雷公藤多甙片、益肾蠲痹丸)和辨证用药。以双手X线分级作为RA关节损伤程度的判断指标。以ACR20作为疗效评价标准,分别对不同X线分级RA患者血小板数量的变化与疗效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血小板数量与X线分级相关,血小板数量高的患者关节损伤程度也高;经过中西医治疗方案治疗后。X线分级为Ⅱ、Ⅲ级、中药治疗有效的患者血小板数量普遍低于无效患者;X线分级为Ⅲ级、西药治疗有效的患者血小板数量普遍低于无效患者。结论 血小板数量与药物治疗的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RA治疗方案适应证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软骨破坏相关血生化和免疫因素,并探讨中西药对其影响的特点。方法397例确诊活动期RA病例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203例和西药治疗组194例。西药治疗方案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慢作用药,中药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和辨证用药,6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收集患者相关血生化和免疫检测指标,通过数理统计分析,从中确定软骨破坏相关因素,比较中西药对这些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软骨破坏程度与红细胞(RBC)及血小板(PLT)计数密切相关;治疗前后比较,中药组RBC计数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西药组PLT计数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升高RBC的幅度与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西药组降低PLT的幅度与中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药均能改善RA软骨破坏相关因素,但改善途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