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607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935篇
外科学   102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8篇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颅脑CTA对于脑血管性疾病已成为常规的检查方法,有着快速、无创、准确等优点。而Gd-DTPA作为一种顺磁性MR对比剂,有着过敏反应极少,肾毒性低,且含金属钆,原子序数比碘高,能产生显著的X线衰减等特点,所以当患者对常规含碘造影剂禁忌时,可考虑用Gd-DTPA作为对比增强剂行脑CTA检查[1-3],本文旨在探讨其技术要点。1材料与方法病例来源与一般资料:同济医院2004年9月~2005年1月临床申请头部CTA检查的患者中选择22例进行检查。其中碘过敏试验阳性者5例,22例中男14例,女8例,年龄30~76岁,平均51.96岁,体重40~80kg,平均64.23kg。设备与扫描参数:使用GE公司Lightspeed 16 Plus CT机,采用自动压力注射器。检查步骤:患者空腹,仰卧于扫描床,以听眦线为基线,从颅底到头顶方向行普通轴位平扫,层厚:1~4层5.0mm,5~16层7.5mm,140kV,160mA。其中15名患者经肘正中静脉预注射对比增强剂15ml,流率3.5mlUs,后行同层动态扫描,按兴趣区时间-密度曲线确定延迟扫描时间。余7例无此步骤。注入增强剂Gd-DTPA(50~60ml)(0.3~0.5m...  相似文献   
82.
目的评价经皮切割抽吸(PLD)联合盘内注射胶原酶(CNL)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对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切割抽吸术后再注射胶原酶于椎间盘内。结果74例患者术后均获得满意效果,有效率达94.8%,其中包括15例有部分髓核组织突入椎管的患者。结论PLD加CNL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3.
田甜  王剑  张归玲  李葭 《磁共振成像》2019,10(4):241-248
目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不仅前额叶-纹状体连接模式失常,还存在大尺度脑结构连接紊乱现象。多巴胺系统与ADHD儿童临床症状息息相关,在临床药物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多态性探讨多巴胺对ADHD儿童神经环路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40例ADHD儿童和40名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扩散张量成像数据进行纤维束追踪,以自动解剖标记(automated anatomic labeling,AAL)模板90个脑区为节点、各脑区之间纤维束的数目为边构建白质网络。对被试进行COMT Val158Met基因多态性检测。进行图论分析计算网络拓扑属性指标,比较正常对照与ADHD儿童的脑网络属性的差异,并评估COMT基因多态性对网络属性改变的调控作用;采用基于网络的分析进一步比较大脑环路连接的改变;并进一步分析核心节点与非核心节点间连接的组间差异。结果只在携带Met等位基因的ADHD儿童组发现了白质网络重组现象,表现为该组被试明显增强的节点度、节点效率、额叶-纹状体连接环路、顶叶-扣带-运动皮层连接环路、非核心节点间连接强度。结论携带Met等位基因的ADHD儿童发生白质网络重组现象,不仅仅局限于介导执行功能的额叶-纹状体环路,更广泛涉及参与感知、运动、高级认知、注意力控制和处理的感觉运动网络、额叶、扣带回以及顶叶皮层。影像遗传学不仅突显了ADHD儿童大尺度网络重组现象,更对临床药物研究以及药物基因组学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A型(MEN-ⅡA)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病人CT资料,6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甲状腺髓样癌:颈部CT平扫表现为甲状腺一叶或双叶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边界不清的肿块,增强后不均匀强化,淋巴结边缘明显强化,中央呈低密度;嗜铬细胞瘤:双侧肾上腺CT平扫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肾上腺有完整包膜的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的肿块,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结论 CT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评价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和制定手术方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利用多普勒超声显像技术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胃十二指肠动脉化疗对兔肝VX2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VX2细胞接种于20只新西兰兔肝,建立兔肝VX2模型。随机分2组,每组10只,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及纳米羟基磷灰石胃十二指肠动脉介入治疗。治疗前后用超声仪观察肿瘤大小及血流变化情况。结果羟基磷灰石胃十二指肠动脉化疗后的兔肝VX2肿瘤的体积(2.34±0.05)cm3及生长率(13.7%)与对照组的体积(5.02±0.08)cm3及生长率(80.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所有兔肝VX2肿瘤病灶利用能量及彩色多普勒均可检出瘤体内部及周边较丰富血流信号;经纳米羟基磷灰石治疗组瘤体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相对于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可有效抑制兔VX2肿瘤。多普勒超声显像技术能及时检测血流动力学改变,有效地对纳米羟基磷灰石治疗肝肿瘤的疗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6.
目的基于三维立体直方图分析,比较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单指数和双指数模型定量参数在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57例前列腺癌根治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DWI图像包含14个b值(0~1500 s/mm~2)。在DWI原始图像上围绕全肿瘤病灶逐层手动绘制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并生成单指数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模型定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单纯水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的直方图指标10th、25th、50th、75th、90th、mean、min、kurtosis、skewness,其与Gleason评分(Gleason score,GS)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将患者分成GS≤3+4与GS≥4+3组,两组间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评价各参数对低高级别前列腺癌的鉴别能力。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GS≤3+4组23例,GS≥4+3组34例。ADC、D各直方图指标与GS呈负相关(ρ=-0.239~-0.411),其中90th ADC的相关系数最大。低级别组ADC、D值大于高级别组(P0.05)。90th ADC、90th D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别为0.735和0.739)大于均值ADC和均值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DC、D的kurtosis与GS呈中等正相关(ρ分别为0.357和0.350,P0.05),skewness与GS无相关性。D*、f各直方图参数与GS无相关性,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体积与GS呈中等正相关(ρ=0.419,P=0.001),AUC(0.783)大于90th ADC、90th D,但各参数AUC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DC、D各直方图参数对低级别和高级别前列腺癌有鉴别诊断价值,二者效能相当。D*、f不能预测前列腺癌的侵袭性。肿瘤体积有望成为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良好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7.
目的旨在探讨多参数MRI(multi-parametric MRI,Mp-MRI)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version 2,PI-RADS V2)评分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8例前列腺病变患者的MRI资料,其中前列腺癌7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48例、前列腺炎5例,所有患者均行3.0 T MRI扫描,获取完整的T2WI、DWI及DCE图像;由2名前列腺诊断医师在不知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的情况下采用PIRADS V2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评分结果分别记录;所有患者均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病理穿刺,并由泌尿专业病理诊断医师进行诊断,对前列腺癌则进行Gleason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I-RADS V2评分与穿刺病理的相关系数,并采用ROC曲线分析PI-RADS V2评分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PI-RADS V2评分与穿刺病理呈正相关,r=0.887。PI-RADS V2评分诊断前列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0.975,其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为96.23%,准确性为94.51%,阳性预测值97.22%,阴性预测值91.07%。Gleason评分≥8分的前列腺癌的PI-RADS V2评分为5分。结论 PI-RADS V2评分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的相关性高,PI-RADS V2评分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Postcon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脑保护的机制。方法成年健康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应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于灌注24h后断头留取大脑皮质组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HSP70蛋白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HSP70mRNA表达水平。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24h后脑皮质内HSP70mRNA和HSP70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应用缺血后处理能显著地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HSP70mRNA和HSP70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促进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皮质内HSP70的表达,这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改性壳聚糖防粘连膜对心肌梗死兔心脏与周围组织粘连程度的影响.方法 25只日本长耳白兔,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制备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改性壳聚糖防粘连膜组(B组),A组正常关胸,B组关胸前在心脏和胸壁间置入改性壳聚糖防粘连膜.每组造模型成功各11只.术后3个月A组存活8只、B组存活9只.分别行在体磁共振电影和二次开胸,分级评价粘连程度.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磁共振电影评价粘连程度,A组轻度粘连、中度粘连、重度粘连分别为2只、2只、4只;B组分别为7只、2只、0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胸评价粘连程度,A组无粘连、轻度粘连、中度粘连、重度粘连分别为1、1、2、4只;B组分别为3、4、2、0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性壳聚糖防粘连膜可以减轻心肌梗死模型兔心脏与周围组织粘连.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碘油羟基磷灰石纳米微粒(nHAP)经肝动脉治疗对兔VX2肝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00只新西兰白兔肝内肿瘤种植后2周,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经肝动脉灌注给药,实验设生理盐水组(A组)、nHAP组(B组)、单纯碘油组(C组)、阿霉素碘油组(D组)及碘油nHAP组(E组)。治疗2周后,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抑制相关蛋白XIAP及Survivin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结果显示,A组和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C组和D组残余肿瘤区域细胞凋亡率较A组升高(P0.05),而E组细胞凋亡率较C、D两组明显升高(P0.05)。Westernblot结果提示与A组相比,C组和D组残余肿瘤区的XIAP和Survivin表达降低(P0.05),E组XIAP和Survivin蛋白表达较C、D两组降低(P0.05)。结论碘油羟基磷灰石纳米微粒可进一步促进肝脏肿瘤细胞凋亡,这种作用可能与碘油nHAP降低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Surviv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