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7篇
  免费   529篇
  国内免费   548篇
耳鼻咽喉   82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94篇
基础医学   867篇
口腔科学   119篇
临床医学   737篇
内科学   1151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374篇
特种医学   454篇
外科学   1096篇
综合类   2691篇
预防医学   306篇
眼科学   108篇
药学   384篇
  3篇
中国医学   174篇
肿瘤学   56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919篇
  2003年   1231篇
  2002年   1041篇
  2001年   421篇
  2000年   384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85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采用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人工心脏瓣膜,并对其体外流体力学特征作出评价。方法将片状超微孔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缝制于弹性支架上做成人工心脏瓣膜,以Baxter人工双叶机械瓣作对照,对新型瓣膜进行了静态泄漏和定常流测试。结果两种瓣膜静态泄漏率无显著差异(P>0.05),定常流下高分子瓣膜跨瓣压差更低,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新型高分子人工心脏瓣膜体外流体动力学性能优于Baxter机械瓣。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衰老及缺氧对体外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PA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将细胞分为年轻常氧组、老年常氧组、年轻缺氧组、老年缺氧组,应用MTT比色法、3H-TdR掺入法、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方法检查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同年轻组比较,老年组PASMCs的生长曲线明显抬高,3H-TdR掺入明显增加,进入有丝分裂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总蛋白量减少,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增加;同常氧组比较,缺氧组PASMCs的生长曲线明显抬高,3H-TdR掺入先受抑制,后明显增加,进入有丝分裂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总蛋白量减少,PCNA增加。结论衰老和缺氧部能直接刺激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衰老的平滑肌细胞受缺氧刺激增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3.
5-FU多聚缓释体植入技术治疗脑胶质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5-FU)多聚缓释体植入胶质瘤内化疗的临床效果,探索化疗药物的新剂型和新途径。方法在60例胶质瘤病人在开颅术中或以立体定向方式植入5-FU多聚缓释体,5-FU含量100~150mg。随访5~24周,通过影像学检查,计算肿瘤平均径。比较手术前及各随访时间段肿瘤平均径的变化,并观察瘤周水肿情况。结果38例病人术后病情稳定。无化疗不良反应。肿瘤平均径在术后5、12和24周以上均有显著缩小。其中第12周随访病例肿瘤平均径缩小最显著。肿瘤周边水肿带在开颅手术的病人比较宽,而在立体定向手术病人无明显加重表现。结论低剂量5-FU瘤内缓释体植入术治疗脑胶质瘤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应用伊曲康唑预防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继发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将入院治疗的11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预防用药组,观察2组发生真菌感染的次数。结果用伊曲康唑预防组,52例仅2例并发真菌感染,继发真菌感染率为仅为3.8%。而对照组62例中,8例发生真菌感染,真菌发生为12.8%,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化疗前口服伊曲康唑可以减少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真菌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体内可降解生物材料人发角蛋白(HHK)植入急性冲击性损伤脊髓后,对神经再生过程中少突胶质细胞增殖分化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改制Ⅱ型NYU装置,在建立大鼠急性冲击性脊髓损伤模型基础上,将经过特殊处理后能在体内降解的HHK植入大鼠脊髓损伤部位,对植入后1、4、12、26周损伤脊髓组织进行光学和电镜结构观察。结果第1周时,损伤部位可见少突胶质细胞散在分布于大量浸润的炎症细胞中;第4周时,通过Mallory's磷乌酸苏木素染色,显示HHK周边呈层包绕的增生少突胶质细胞;第12和26周主要为神经再生和髓鞘重建过程,重建中的少突胶质细胞髓鞘内出现较大的空腔,髓鞘层状分离,并形成大小不一的髓鞘小体,重建髓鞘周边可见新生的少突胶质细胞。结论在急性冲击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过程中,HHK对少突胶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髓鞘再生修复有积极作用,为进一步综合研究HHK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治疗性疫苗基因的合成、表达及其产物的抗原性。方法设计、并合成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抗原基因BPT,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WR450-1,构建重组质粒PWR/BPT。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乙型肝炎多表位抗原蛋白并纯化该蛋白,并用Western-blotting方法初步检测该抗原蛋白的抗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WR/BPT,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乙型肝炎多表位抗原蛋白,Western-blotting 检测显示该蛋白具有良好抗原性。结论HBV多表位治疗性抗原基因的设计是成功的,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能是较理想的HBV治疗性疫苗候选物。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汉语句子结尾词匹配与不匹配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变化,探讨正常人汉语句子N400的特征。方法对15名21~36岁右利手健康受试者,进行汉语正常句子结尾匹配词(匹配)与句子结尾歧义词(不匹配)N400的研究。结果受试者对句子结尾词匹配与不匹配的N400成分在潜伏期及波幅有显著性差异(P<0.05),句子不匹配结尾词的N400潜伏期较长,N400波幅高。N400广泛分布于脑部各区,左侧波幅偏高。结论汉语句子结尾字匹配与不匹配的N400与字词认知中的语义密切相关,可作为一个有临床价值的认知电位而用于临床多种伴有语言障碍疾病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8.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 to coping with lithiasis-induced difficulty in withdrawing double J ureteral stents. METHODS: This study includes 6 patients with difficulty in withdrawing the stents due to lithiasis, who were in the anterior prone position or posterior oblique supine position to receive ESWL treatment. The stones were localized by double-band intersection X-ray system. The treatment voltage of shock wave was 11.2 kV initially, which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to 18.1 kV, and the shock wave attack amounted to 1,000 to 3,000 times in total. RESULTS AND CONCLUSION: After ESWL treatment, the encrusted double J stents were successfully withdrawn in all the 6 cases, without causing any morbidity related to the use of ESWL. Among the various techniques available for removing encrusted double J stents, ESWL appears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and the least invasive modality.  相似文献   
109.
王华民  王钢  陈滨  汪群立 《中国骨伤》2004,17(6):337-339
目的:探讨新鲜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78例,平均34.4岁(20~48岁)。其中头下型24例,经颈型34例,基底型20例,均用3根折断加压螺纹钉固定。同时分别联合应用股方肌、缝匠肌肌骨瓣或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瓣。术后制动12周。平均随访3年4个月。结果:6例复位不良,其中5例出现骨折不愈合,共14例发生股骨头坏死。结论: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应力求早期解剖复位,牢固固定。带肌蒂或血管蒂的髂骨瓣植入可以改善局部的血运,良好的骨折复位、早活动晚负重.有利于降低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骨折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研究高温高湿环境下颅脑火器伤后生命体征变化特点及死亡因素。 方法 杂种猫 3 2只随机分为 4组 ,火器伤后分别放入A (2 5℃、相对湿度 50 % )、B (3 5℃、相对湿度85% )、C(3 8℃、相对湿度 90 % )、D(40℃、相对湿度 95% )四种环境中。每隔 10min记录一次血压、脉搏、呼吸频率及体温 ,到 6h时结束实验。 结果 常温枪伤组实验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 ,随着温度及湿度的增加 ,各组动物相同时相点的体温、呼吸及心率均明显不同 (P <0 .0 5)。A组、B组动物在伤后 6h内均无死亡。C组 1.5h开始死亡 ,至 5h动物全部死亡 ,平均生存时间为 3 .4h。D组 0 .5h开始死亡 ,至 2 .5h动物全部死亡 ,平均生存时间为 2 .0h。 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对颅脑火器伤时的生命体征变化和死亡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