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重组多表位抗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非融合表达的蛋白B-BPT的免疫原性,以期为HBV预防/治疗性疫苗的研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BAD/BPT,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以纯化的蛋白B-BPT免疫BALB/c小鼠,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该融合蛋白诱导的小鼠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应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小鼠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用MTT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效应。结果:B-BPT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后,可诱导特异性CTL应答(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B-BPT蛋白免疫后,可显著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值(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论:该非融合表达的蛋白B-BPT可有效地诱导小鼠特异性CTL免疫应答,为进一步研制乙肝预防治疗性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16HBE对Toll样受体3(TLR3)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索Th1/Th2细胞因子IFN-γ/IL-4对RSV感染16HBE细胞TLR3和TSLP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利用Hep-2细胞扩增病毒,并进行病毒毒力鉴定;不同浓度人工合成双链RNA(dsRNA)聚肌胞加入细胞培养基中,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16HBE细胞TLR3mRNA和TSLP mRNA表达水平变化;RSV感染16 HBE细胞试验分组:对照组、RSV感染组(MOI为2的RSV病毒感染16HBE6h)、RSV/IFN-γ组(RSV病毒感染,同时重组人IFN-γ 100μg/L加入培养基)、RSV/IL-4组(RSV病毒感染,同时重组人IL-4 100μg/L加入培养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TLR3mRNA和TSLPm 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经Hep-2细胞培养扩增获得足量Long株RSV病毒;聚肌胞能有效刺激16HBE细胞TLR3mRNA和TSLP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并随聚肌胞浓度增加提高;RSV感染16HBE细胞6 h,TLR3和TSLP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Th2细胞因子IL-4可以加强RSV感染引起的TSLP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而Th1细胞因子IFN-γ能抑制RSV感染引起的TSLP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TLR3刺激物聚肌胞能有效刺激人呼吸道上皮细胞TLR3 mR-NA和TSLPmRNA表达水平升高;RSV感染16HBE细胞引起TLR3mRNA和TSLPmRNA表达水平升高;Th2细胞因子IL-4能协同病毒感染增加TSLPmRNA表达水平;Th1细胞因子IFN-γ能抑制RSV感染引起的TSLPmRNA表达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义务兵在部队2年服役期间血压、体质指数(BMI)、血脂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维护官兵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某部2010年入伍、2012年退伍的义务兵208人,于入伍1周、入伍3个月和退伍前1周检测其血压、体质指数、血脂和血清酶学等指标。结果义务兵退伍前1周血压、BMI、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较入伍1周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密度脂蛋白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义务兵在新兵训练3月时,ALT、CK、CK-MB较入伍1周明显升高,在退伍前1周CK、CK-MB明显低于入伍1周和入伍3月时,退伍前1周ALT高于入伍1周时但低于入伍3个月时,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应注意加强义务兵服役期间饮食管理,防止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同时应注意加强义务兵训练时生化酶学指标的监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比较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AIH-PBC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生化及病理特征。方法对具有肝穿刺标本的14例AIH-PBC重叠综合征、26例Ⅰ型AIH和29例PBC(Scheuer分期Ⅰ、Ⅱ期)患者进行比较,重点分析AIH-PBC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生化特点及病理特点。结果 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临床特点无显著差异;AIH-PBC重叠综合征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2阳性率明显高于AIH组(P<0.05);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G以及抗核抗体(ANA)或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率明显高于PBC(P<0.05或P<0.01)。肝组织学示界面炎/碎屑样坏死、小叶内炎症及胆管病变。结论 AIH-PBC重叠综合征临床、血清学及组织病理学表现出AIH和PBC双重特征,不同于单纯的PBC和AIH。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对哮喘小鼠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分泌的影响,以探索RSV对哮喘小鼠Th1/Th2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 雌性BALB/c小鼠32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鸡卵白蛋白(OVA)组、RSV组、OVA/RSV组;应用OVA腹腔注射致敏、OVA气道雾化结合RSV滴鼻激发哮喘;无创肺功能检测小鼠气道反应性,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4、IFN-γ、IL-5、IL-13水平;ELISA法检测气管灌洗液(BALF)TSLP含量并进行细胞分类计数;小鼠肺组织病理观察炎症反应,免疫组化观察小鼠气管上皮细胞TSLP表达水平.结果 RSV感染促进哮喘小鼠呼吸道分泌TSLP增加,OVA/RSV组小鼠TSLP浓度达(2.13±0.05)ng/ml,高于其他组(P<0.01);同时促进IL-4、IL-5、IL-13等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并增加IFN-γ分泌;0VA/RSV组BALF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明显增加;无创肺功能检测显示OVA/RSV组小鼠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乙酰甲胆碱浓度达6.25 mg/ml时,Penh值(318.66±50.87)明显增加,与其他各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观察显示RSV感染明显加重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证实RSV/OVA组小鼠气道上皮细胞TSLP表达量较高.结论 RSV感染可以增加小鼠气道上皮细胞表达TSLP,促进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加重哮喘小鼠肺部Th2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布鲁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挑选国内不同年分、不同地点分离的95株布鲁菌(包括19株标准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分型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酵母表达重组人内皮抑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rhES)对小鼠肺腺癌LA795原位肿瘤微血管生成及肺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对含有人内皮抑素基因的重组酵母菌株进行诱导表达及纯化rhES;将接种LA795小鼠肺腺癌细胞的T739小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0只,于接种后第6日起始予rhES和磷酸缓冲盐液(PBS)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14d;观察两组小鼠原位肿瘤微血管生成情况及肺部肿瘤转移情况。结果:经甲醇诱导酵母转化子表达rhES,并用肝素亲和层析的方法获得纯化的rhES;治疗结束后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两组小鼠原位肿瘤微血管密度发现rhES治疗组肿瘤微血管密度明显小于PBS对照组(P<0.01);观察两组小鼠肺部发现rhES治疗组小鼠肺部未见有明显肿瘤转移病灶,而PBS对照组小鼠肺部可见大量散在肿瘤转移病灶;两组小鼠肺湿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rhES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显著抑制了小鼠肺腺癌LA795肿瘤血管生成,并能有效抑制肿瘤的肺部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治疗性疫苗基因的合成、表达及其产物的抗原性。方法 设计、并合成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抗原基因BPT,克隆人融合表达载体pWR450-1,构建重组质粒PWR/BPT。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乙型肝炎多表位抗原蛋白并纯化该蛋白,并用Westerm-blotting方法初步检测该抗原蛋白的抗原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WR/BPT,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乙型肝炎多表位抗原蛋白,Westem-blotting检测显示该蛋白具有良好抗原性。结论 HBV多表位治疗性抗原基因的设计是成功的,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能是较理想的HBV治疗性疫苗候选物。  相似文献   
9.
目前已报道了100多种寄生虫的全长线粒体基因组,本文主要总结了后生动物门的线粒体基因结构,并且回顾了人类线虫和扁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状况,一些蠕虫的全长或近于全长的线粒体基因组的发现,为蠕虫的种系发生分析和遗传变异性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遗传标记。本文举例说明了线粒体基因组在蛔虫,盘尾丝虫,血吸虫,片形属吸虫,并殖吸虫,棘口吸虫,棘球绦虫和绦虫属的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布鲁氏菌AP-PCR最优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布鲁氏菌的随机扩增DNA多态性的优化反应体系,用于布鲁氏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利用几种随机引物及其组合(Pl、P2、P3、P4、P5、OPLO4、P3/5、P4/5)进行随机引物PCR的反应(AP—PCR,又称RAPD),及重复片断引物ERICIR/ERIC2的随机扩增多态性;另外针对优选引物P5和OPLO4,分别对Mg^2 浓度、dNTPs浓度、模板DNA浓度、引物的浓度及扩增过程中的退火温度等影响反应结果的因素,进行了一系列优化组合方案的试验及系统分析。结果引物Ps、OPLO4和引物组合P4,5可以得到布鲁氏菌的高分辨率的分型带谱,并建立相应的优化反应体系。结论在严格的优化反应条件下。建立简单、快捷、灵敏度高的RAPD方法,用于布鲁氏菌的DNA多态性研究,为布鲁氏菌分子流行病学的深入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