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4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171篇
耳鼻咽喉   69篇
儿科学   55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635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1290篇
内科学   323篇
皮肤病学   84篇
神经病学   297篇
特种医学   116篇
外科学   438篇
综合类   2443篇
预防医学   665篇
眼科学   75篇
药学   747篇
  1篇
中国医学   240篇
肿瘤学   10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475篇
  2011年   567篇
  2010年   603篇
  2009年   526篇
  2008年   502篇
  2007年   489篇
  2006年   622篇
  2005年   524篇
  2004年   398篇
  2003年   426篇
  2002年   351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31.
近年来,由于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不断增多,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增高,细菌对这两类药物的耐药性随着日益增加。β-内酰胺类药物在肺组织及痰液妁浓度只有血浓度的几分之一乃至几十分之一,且不易进入细胞内,为了达到治疗目的,往往加大用药剂量,因而毒性增加。目前,临床分离菌对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四环素、氯霉  相似文献   
32.
1 病例摘要 吴×,男性,50岁,(99538)。因反复皮下瘀斑,发热1月余于1993年10月21日入院。患者9月中旬开始反复出现皮下瘀斑,牙龈出血,伴发热(39℃)、头晕,乏力、心悸、胸骨痛,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Hb 73g/L,BPC 68×10~9/L,WBC 1.65×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手部肌腱、神经损伤的急诊显微外科修复的的临床疗效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显微外科修复的261例手部肌腱、神经损伤临床资料.其中,肌腱修复225例,神经修复36例.结果手部的功能良好,肌腱活动正常,感觉良好.功能评定优良率为88.1%.结论手部肌腱、神经损伤后早期高质量的显微外科修复,术后早期积极的功能康复治疗,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4.
腹部损伤诊治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腹部损伤能及时准确地定性、定位诊断以及及早治疗对外科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熟练掌握腹部损伤的诊治原则 ,对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腹腔镜外科技术用于腹部损伤诊断与治疗有着令人鼓舞的前景  相似文献   
35.
微创刨吸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微创刨吸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初步疗效.方法对2003年6~9月40例(53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病人进行手术治疗.53条患肢均存在浅静脉曲张,16条患肢同时伴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10条患肢同时伴慢性静脉性溃疡,5条患肢同时伴重度深静脉返流.根据病情需要分别或同时行内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剥脱飞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成形术和下肢曲张浅静脉微创刨吸术.结果术后53条患肢肢体症状和浅静脉曲张消失,10条患慢性静脉性溃疡肢体短期内愈合.术后短期随访,无新生的渍疡,无静脉曲张复发,小腿外观无明显手术疤痕.结论微创刨吸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损伤少,并发症少,达到了微创和显效的目的,可能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对心脏的损害情况。方法对103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2例(69.9%)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缓(27.9%)及窦性心动过速(22.3%)最常见,明显高于其它类型的心电图改变(P分别<0.05和0.001)。103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的CK、LDH及HBDH的升高者分别为43例(41.2%)、73例(70.9%)及46例(44.7%),以LDH异常最常见。轻型、中型、重型及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LDH值分别为(346.3±155.6)IU/L、(330.7±130.7)IU/L、(1114.4±872.4)IU/L及(1227.1±936.7)IU/L,经统计学处理重型及危重型的值与轻型、中型比较均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者性差异。结论EHF患者并发心肌损害较普遍,而且病情愈重者,心肌损害愈严重。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胱硫醚β合成酶(CBS)844 ins 68 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Dl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66例AD病人及 143例正常人MTHFR C677T、CBS 844 ins 68基因多态性。结果 (1)AD病人MTHFR基因中,基因型C/T占56.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97%(P<0.01,RR=0.355);C/C占39.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62.94%(P<0.01);T/T占4.25%,与对照组2.09%无明显差异(P>0.05)。AD病人中MTHFR基因等位基因C的频率为67.43%、相对危险率R为0.594,T的频率为32.57%,而对照组的C为80.42%,T为 1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D组CBS 844 ins 68 D/D、D/I、I/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78.79、19.69、1.52,对照组分别为78.32、18.88、2.8,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HFR基因突变与AD发生有一定关系,CBS多态性与AD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8.
朱薏  高眉扬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7):2645-2647
目的:探讨HLA-DM基因夫妇共享率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用PCR-SSO方法分别测定30对子痫前期患者夫妇及63对正常孕妇夫妇的HLA-DM基因型。结果:夫妇共享等位基因数为2个时,子痫前期组的例数明显多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LA-DM的各等位基因型在子痫前期组夫妇共享率与正常妊娠组夫妇共享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夫妇共享HLA-DM基因数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39.
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 ,主要是瘫痪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由于瘫痪 ,起病骤然 ,伤病后即出现肢体功能受限 ,生活上带来极大的困难 ,且难以恢复 ,有的甚至终生卧床不起 ,沉重的打击造成严重的心理压抑。因此应对患者施行适当的心理护理 ,安抚其思想创痛 ,使病人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我科近几年来对收治的脑血管意外偏瘫的病人 ,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 ,收到可喜的成效 ,现将体会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对象 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 93例 ,男 5 4例 ,女 39例。年龄 4 3~ 92岁。其中病程最长 7年。有出现轻生意念 2例。这些病人的共同特征为偏瘫、失语、…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安全性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自2000年7月至2002年3月51例冠心病患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按手术方式分为非体外循环组(n=21)和传统体外循环组(n=30)。将两组病人的术前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和疗效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非体外循环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输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显少于体外循环组,并且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均<0.05),其他重要器官的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体外循环组。两组平均随访9.6个月,心绞痛均消失,心功能改善,活动量明显增加。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安全可行的,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