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382篇
  免费   14361篇
  国内免费   4617篇
耳鼻咽喉   876篇
儿科学   1106篇
妇产科学   664篇
基础医学   4114篇
口腔科学   1447篇
临床医学   32469篇
内科学   7098篇
皮肤病学   1569篇
神经病学   1437篇
特种医学   3757篇
外科学   10653篇
综合类   54048篇
预防医学   37647篇
眼科学   1166篇
药学   23763篇
  27篇
中国医学   43635篇
肿瘤学   4884篇
  2024年   1088篇
  2023年   3606篇
  2022年   3860篇
  2021年   4204篇
  2020年   4678篇
  2019年   4614篇
  2018年   2986篇
  2017年   3611篇
  2016年   4588篇
  2015年   4528篇
  2014年   14167篇
  2013年   13576篇
  2012年   15274篇
  2011年   16812篇
  2010年   15543篇
  2009年   14086篇
  2008年   16413篇
  2007年   16696篇
  2006年   13431篇
  2005年   11777篇
  2004年   10032篇
  2003年   8631篇
  2002年   7528篇
  2001年   4241篇
  2000年   4691篇
  1999年   1596篇
  1998年   1142篇
  1997年   899篇
  1996年   877篇
  1995年   712篇
  1994年   627篇
  1993年   460篇
  1992年   396篇
  1991年   313篇
  1990年   298篇
  1989年   252篇
  1988年   277篇
  1987年   255篇
  1986年   246篇
  1985年   214篇
  1984年   155篇
  1983年   127篇
  1982年   141篇
  1981年   113篇
  1980年   84篇
  1979年   39篇
  1977年   24篇
  1960年   62篇
  1959年   119篇
  1958年   5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延胡索乙素对乳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因缺糖缺氧所致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乳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缺糖缺氧损伤模型。利用CCK法和预实验确定加药浓度后,将培养的细胞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延胡索乙素低、中、高治疗组(2、4、8μg/mL)和阳性药物对照组尼莫地平(8μg/mL)。观察延胡索乙素对乳鼠海马神经元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细胞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延胡索乙素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加细胞内SOD以及GSH-PX的活性(P0.01);能够显著减少细胞内LDH外漏以及抑制NOS的活性(P0.01);能够显著减少细胞内NO以及MDA的生成量(P0.01)。结论:延胡索乙素对乳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缺糖缺氧损伤显示出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发作性睡病是致残性白天睡眠增多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其治疗旨在减少白天睡眠增多和猝倒,改善夜间睡眠紊乱、睡眠瘫痪及与睡眠有关的幻觉。2019年,组胺H3受体拮抗剂替洛利生(Pitolisant)和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索利氨酯(Solriamfetol)分别在欧盟和美国上市,前者具有促醒和抗猝倒作用,后者也有促醒作用,且戒断症状和滥用的发生率更低。目前,控释型羟丁酸钠(FT218)、低钠型羟丁酸盐(JZP-258)、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瑞波西汀,又称AXS-12)以及莫达非尼联合氟卡尼制剂(THN102)等药物仍在开发和测试中,均可作为治疗发作性睡病相关白天睡眠增多和猝倒的潜在药物。本文重点介绍这些最近研发的发作性睡病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银黄清肺颗粒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9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45例患儿采用综合治疗配合舒利迭进行治疗,观察组46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银黄清肺颗粒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综合评分均较前改善(P 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咯痰、喘息、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中医症状综合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 (IL-8)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观察组治疗后FEV_1%、FEV_1/FVC、TNF-α和IL-8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前改善(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呼吸症状、疾病影响和日常活动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银黄清肺颗粒联合舒利迭可有效改善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增强其肺功能,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17.
<正>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是儿童期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小儿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会引发支原体肺炎,肺部呈融合性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重者可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肺实变和肺气肿等,临床以发热和顽固性剧烈咳嗽为主要表现~([1])。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式不当,将会出现心衰等并发症,甚至死亡。本文应用自拟清肺消支汤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42例,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病原学分析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研究。 方法 选择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于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71例,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取患者骨髓组织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HIF-1α、VEGF和Bcl-2表达,以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171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54例(医院感染率为31.5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和胃肠道为主,分别占35.19%、24.07%和16.67%;共分离病原菌71株,革兰阴性菌39株占54.93%;71株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菌15株占21.13%、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占16.90%、铜绿假单胞菌10株占14.0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株占12.68%。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53.33%;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60.00%。分离的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75.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66.67%。感染组骨髓组织中HIF-1α和VEGF平均光密度值高于未感染组而Bcl-2平均光密度值低于未感染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感染患者骨髓组织中HIF-1α和VEGF呈高表达而Bcl-2呈低表达,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脑白质脑血流量(CBF)改变进行研究,并分析脑白质灌注异常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首次就诊经多导睡眠仪(PGS)监测确诊的重度OSAS患者(AHI>30次/h)56例为实验组;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无OSAS疾病的健康志愿者(AHI<5次/h)56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GE Discovery 750 MR扫描仪分别对2组研究对象进行3D-ASL检查,并对脑白质区(双侧额叶白质、双侧顶叶白质、双侧内囊前支、双侧内囊后支、双侧外囊、双侧半卵圆区、双侧枕叶白质、双侧颞叶白质、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及胼胝体压部)进行脑血流量(CBF)的测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各区域CBF值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重度OSAS组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脑白质低灌注区CBF值与AHI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重度OSAS组中右侧额叶白质、左侧额叶白质、右侧顶叶白质、左侧顶叶白质、右侧枕叶白质、左侧枕叶白质、右侧内囊后支及左侧内囊后支CBF值[mL/(min·100 g)]分别为21.420±4.789、21.787±4.713、46.151±8.217、47.112±7.800、17.805±5.788、17.356±5.365、31.443±6.020、30.636±5.890,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白质灌注减低区CBF值与AHI呈负相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 结论 3D-ASL能敏感监测重度OSAS患者脑白质灌注异常,脑白质灌注异常与AHI值及认知功能障碍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