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在Ⅱ期临床试验基础上,进一步评价健骨颗粒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6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证)患者,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结果:两组治疗后腰椎骨密度值均上升,治疗组股骨颈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质疏松症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0.4%,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骨颗粒在口服剂量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升高骨密度值,用药安全,对于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18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细胞因子在病毒性心肌炎 (VMC)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而白细胞介素 1 8(IL 1 8)又称干扰素γ(IFN γ)诱导因子 ,是新发现的一种多效型细胞因子 ,参与机体的多种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 ,且动物模型研究表明 ,IL 1 8具有抗病毒效应[1 ,2 ] 。为此 ,我们使用柯萨奇病毒B3m(CVB3m) ,诱发小鼠急性VMC后 ,投入基因重组的小鼠IL 1 8(IL 1 8)并观察其效应 ,以探讨IL 1 8对VMC的治疗作用。材料和方法1 .病毒及实验动物 :CVB3m嗜心肌株 ,病毒原液效价为1 0 7TCID50 ;Balb/C小鼠 (由湖北省防疫站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胸腺素β4(Tβ4)基因沉默对膀胱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逆转,探讨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针对Tβ4的慢病毒载体(knti-Tβ4)转染膀胱癌细胞株T24.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Tβ4、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和上皮性标记基因E-cadherin、β-catenin的表达改变;Immunofluorescence法检测ILK、E-cadherin、β-catenin在转染后124细胞中的表达改变;细胞划痕实验、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AO/EB荧光染色法反映细胞转移潜能和凋亡的变化.结果 转染后48 h的T24细胞,Tp4、ILK、β-catenin mRNA或蛋白表达开始下降,以转染后96 h明显;而上皮标记基因E-cadherin在转染96h后,表达显著增加(P<0.05);Immunofluorescence显示ILK和β-catenin在细胞质、细胞核中表达减弱,而E-cadherin在胞膜中表达增强,细胞形态向正常上皮细胞转化;转染后的324细胞体外迁移能力与侵袭力下降[(10.4±1.2)%比(73.5±1.4)%],细胞凋亡增多(12.3%比36.6%).结论 肿瘤细胞中的Tβ4表达下调可以逆转肿瘤细胞的间质表型,而向正常上皮表型转化,降低肿瘤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靶向人肝素酶(HPSE)的短发卡状RNA(shRNA)表达载体,探讨其基因沉默作用.方法 根据人肝素酶mRNA序列设计shRNA,合成两条互补的寡核苷酸链,退火后连接入pGenesil-1载体,转化扩增后进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的介导下,瞬时转染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人膀胱癌细胞株EJ,每种细胞分别设空白对照组、空载体pGenesil-Negative转染组、pGenesil-HPSE shRNA转染组3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种细胞中肝素酶基因表达水平,黏附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癌细胞游走、侵袭能力.结果 所构建的shRNA载体插入基因片段与设计序列完全匹配,载体构建成功;重组质粒转染SGC-7901、PC-3、EJ细胞后,肝素酶mRNA表达分别下调78.6%(P<0.01)、82.6%(P<0.01)、81.9%(P<0.01),肝素酶蛋白表达分别下调76.4%(P<0.01)、85.9%(P<0.01)、83.3%(P<0.01),细胞黏附能力分别下降37.7%(P<0.01)、44.6%(P<0.01)、43.8%(P<0.01),细胞侵袭能力分别下降66.8%(P<0.01)、76.6%(P<0.01)、80.5%(P<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靶向人肝素酶的shRNA表达载体,沉默肝素酶基因表达后,能抑制多种癌细胞的游走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5.
胰腺癌具有发病隐匿,症状不典型,病情发展快,生物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等特点。胰腺癌的切除率一般只在20%左右,五年生存率低于5%。本研究旨在采用顺序特异性引物法(SSP)对胰腺癌细胞株的K-ras基因点突变方式。  相似文献   
6.
凋亡抑制因子XIAP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抗凋亡(IAP)家族中XIAP在膀胱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探讨XIAP的表达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对50例膀胱癌患者中XIAP基因在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免疫染色标本中,在空白对照、癌旁正常组织和膀胱癌组织中XIA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20%和60%。RT-QPCR显示XIAP在膀胱癌组织中的-△△CT值是癌旁组织的5.7163(4.3081-7.1245)倍,与分级、分期和有无转移没有相关性,但与是否复发有相关性。结论XIAP在癌旁正常组织中有少量表达,而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其表达量的多少可提肿瘤是否复发。  相似文献   
7.
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阳  董继华等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5):305-307,I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内源性CO浓度变化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组织含水量、梗死灶体积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n=24), 一组为梗死灶体积组, 一组为脑含水量组.每一组又分为3小组, 分别为HO诱导剂、 HO抑制剂、生理盐水组(n=8).使用HO诱导剂、 HO抑制剂腹腔注射, 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作为对照组, 1 h后制成MCAO模型.栓塞后24 h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改变, 同时检测CO浓度、梗死灶体积、脑含水量.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HO诱导剂组CO浓度明显升高(P<0.01), 大鼠神经功能明显改善, 梗死灶体积、脑含水量明显降低, 各为(P<0.01、 P<0.01、 P<0.05), 而HO抑制剂组CO浓度明显降低(P<0.01), 大鼠神经功能缺失加剧, 梗死灶体积、脑含水量明显升高, 各为(P<0.01、 P<0.05、 P<0.05).结论内源性CO是一种信使分子, 浓度升高对局灶性缺血的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稳定高表达UroplakinII(UPII)基因的人膀胱癌细胞株。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全长UPII结构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进行酶切鉴定、核酸序列分析 ,并将其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 0 0 0的介导下转染UPII基因缺陷型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细胞株EJ ,经G418筛选获得抗性亚克隆细胞株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Westernblotting方法对亚克隆细胞株进行UPII基因表达鉴定。结果 所获UPII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UPII转染EJ细胞后 ,通过G418持续压力筛选 4周获得亚克隆细胞株EJ/UPII ;RT PCR、Westernblotting均未检测到EJ细胞的UPII基因表达 ,而EJ/UPII细胞中UPII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 (P <0 .0 1)。结论 通过基因转染方法建立了稳定高表达UPII基因的膀胱TCC细胞株 ,为进一步探讨UPII基因在膀胱TCC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及其靶向生物治疗策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核苷类似物早期病毒学应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血清sTRAIL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60例CHB均接受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治疗(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根据治疗24周末HBVDNA水平将患者分为完全病毒学应答组、部分病毒学应答组、无病毒学应答组,设正常对照组。采集治疗前、治疗4、12、24周末患者的血清,检测血清sTRAIL水平,同时检测IFN-γ、ALT水平。结果:患者治疗前sTRAIL、IFN-γ及ALT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或P0.01)。sTRAIL水平在完全应答组治疗4周末、部分应答组治疗12周末下降。与治疗前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末完全应答组sTRAIL水平低于同期部分应答组(P0.05)。IFN-γ水平在完全应答组治疗4周末、部分应答组治疗12周末升高,与治疗前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完全应答组IFN-γ水平在治疗4周末与同期部分应答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T水平在三组的治疗过程中均逐步下降,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应答组治疗前sTRAIL水平与IFN-γ水平、ALT水平呈正相关(P0.01),治疗后sTRAIL水平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CHB血清sTRAIL水平升高;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早期病毒学应答者血清sTRAIL水平下降,尤其是完全应答者在疗程的第4周就有明显的变化。sTRAIL在CHB免疫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在其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免疫恢复中也起重要作用,可作为核苷类似物治疗CHB早期应答指标预测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