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基于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评估其鉴别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与非透明细胞癌(non-ccRCC)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47例ccRCC及32例non-ccRCC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125例和测试集54例。将所有患者的增强CT资料导入ITK-SNAP软件,手动勾画ROI,获得16个特征,分别建立基于特征的随机森林(RF)模型和逻辑回归(LR)模型,采用ROC曲线观察模型对ccRCC的诊断效能。结果 训练集RF模型诊断ccRCC的AUC为0.96(P<0.05),特异度为1.00,敏感度0.83;LR模型诊断ccRCC的AUC为0.96(P<0.05),特异度为1.00,敏感度为0.83。测试集RF模型诊断ccRCC的AUC为0.96(P<0.05),特异度为1.00,敏感度为0.89;LR模型诊断ccRCC的AUC为0.88(P<0.05),特异度为0.90,敏感度为0.77。结论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可用于鉴别ccRCC与non-ccRCC;RF模型诊断价值较LR模型更高。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患者刘某,男性,41岁。头皮红斑、鳞屑8年,四肢肌肉疼痛、乏力,颜面红斑1年,加重40d。患者于8年前,发现头部有红斑、鳞屑,诊为银屑病,近几年皮损时轻时重。1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肌肉酸痛、无力,头部抬起困难。查肌酶谱:CK 3002.8u/1,LD 1187%u/l,HBD 1084U/L。ANA(-),  相似文献   
3.
紫草膏外敷预防非首疗程化疗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紫草膏预防非首疗程化疗患者PICC置管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非首疗程化疗PICC置管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置管后12h开始用紫草膏自穿刺点上方2~3cm沿静脉走向涂搽,每日2次,共用7d;对照组采用湿毛巾热敷。观察1周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为27.91%,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涂紫草膏可有效预防非首疗程化疗应用PICC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应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或以3DCRT、IMRT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根治性放疗患者的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2-2016年我国10所医疗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2762例不宜手术或拒绝手术而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全部患者1、2、3、5年的总生存、无进展生存及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中位随访时间60.8个月。全部患者1、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4%、48.9%、39.3%、30.9%,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9.5%、41.5%、35.2%、30.0%。中位生存期为23.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7.2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原发肿瘤部位、临床分期、肿瘤体积、放疗剂量及治疗模式是影响总生存的因素(P=0.000~0.023),原发肿瘤部位、临床分期、肿瘤体积及放疗剂量是影响无进展生存的因素(P=0.000~0.002)。结论 在应用3DCRT、IMRT新技术和化疗药物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显著提高,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杨伟红  杨光福  韩淑凯 《中国中医急症》2011,(9):1404-1405,1412
目的观察补气化痰通络法结合辨经论治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50例SHS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康复疗法,中药组加服自拟补气化痰通络协定方,针药组另予补气化痰通络协定方加辨经论治针刺法;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针药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治疗后3组FMA、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针药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补气化痰通络法结合辨经论治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SHS具有良好疗效,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7.
王静  化罗明  郭晓楠  徐世荣  贾存荣 《广东医学》2012,33(17):2639-2640
目的通过检测FLt3配体(FL)浓度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统计分析其与白细胞数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对4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追踪观察,于化疗前、化疗结束后5~7 d和20~30 d取外周血2,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FL在白血病初治和缓解患者化疗前后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初治组患者,化疗结束后5~7 d FL浓度明显大于化疗前,且明显大于对照组FL浓度([392±55.07)pg/mL,P<0.05]。在缓解组中,3个阶段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对照组FL浓度(P<0.05)。并且根据直线相关分析,FL浓度与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呈明显负相关(r=-0.464,P<0.05)。结论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FL浓度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有一定相关性。FL浓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的骨髓代偿能力。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比较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复方黄黛片序贯方案与ATRA及甲氨蝶呤(MTX)加巯嘌呤(6-MP)序贯方案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维持治疗中的长期疗效的差异。方法 经ATRA和化疗联合诱导分化达完全缓解(CR)后,再进行序贯化疗巩固治疗3疗程后,处于分子水平缓解的83例AP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序贯应用ATRA及复方黄黛片维持治疗,对照组38例序贯应用ATRA及 MTX加6-MP维持治疗,通过长期随访(2003-2011年)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5年预计无复发生存率治疗组为(84.4±5.4)%,对照组为(63.2±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预计总体生存率治疗组为(86.7±5.1)%,对照组为(78.7±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ATRA及复方黄黛片序贯维持治疗可以提高APL的长期无复发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实验性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模型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两组大鼠肾间质COX-2的表达,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中COX-2的代谢产物血栓素B2(TXB2)含量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比较,肾脏COX-2表达明显增强(P<0.01),尿TXB2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COX-2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