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9篇
  免费   835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219篇
内科学   82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1129篇
预防医学   116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90篇
中国医学   93篇
肿瘤学   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美法仑治愈荷瘤小鼠的过程与TNFα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单一剂量的美法仑治愈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的过程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以3种遗传背景相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基因型不同的TNFR1 / 、TNFR1 /-和TNFR1-/-C57BL/6小鼠为实验动物,皮下接种数量相同的小鼠淋巴瘤EL4细胞。接种瘤细胞后12d,给基因型不同的各组荷瘤小鼠腹腔内单次注射7.5mg/kg的美法仑。以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TNFR1 / )为对照,观察美法仑对荷瘤TNFR1 /-C57BL/6小鼠和荷瘤TNFR1-/-C57BL/6小鼠的治疗效应。结果在美法仑(7.5mg/kg)治疗后的1周内,基因型不同的各组荷瘤小鼠肿瘤消退的速度基本相同。在随后的2月内,荷瘤TNFR1 / 和TNFR1 /-C57BL/6小鼠的肿瘤结节逐渐消退、肿瘤治愈;而多数荷瘤TNFR1-/-C57BL/6小鼠的肿瘤结节缩小后又再次出现并逐渐长大、肿瘤复发。结论TNFα与美法仑治愈肿瘤的过程密切相关,其中美法仑的抗肿瘤作用与荷瘤小鼠TNFR1的表达无关,但在美法仑治疗后,机体预防或避免肿瘤复发方面需要TNFR1在机体细胞的表达,而不是在肿瘤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建立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的分离方法 ,观察其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为下一步细胞融合提供DC来源。方法 以免疫磁珠分选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CD4 + DC ,流式细胞仪检测所得细胞的纯度 ,光镜、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其形态 ,SP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DC的分子表达。结果 此纯化方法所得细胞纯度可达到 80 %以上 ,形态学观察可见纯化细胞具有典型的DC特征 ,该细胞能高表达HLA DR和S 10 0分子。结论 免疫磁法可获得较高纯度典型DC ,为进一步进行DC与肿瘤的融合实验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3.
目的以乙酰苯肼、X射线、环磷酰胺联合应用的方法建立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方法BALB/c小鼠,采用皮下注射乙酰苯肼100mg/kg,次日X射线2.0Gy照射后,于试验第5天环磷酰胺80 mg/kg腹腔注射,第15天重复以上步骤但不给予射线处理。观察试验小鼠的血象、骨髓象、造血细胞内的线粒体、造血干细胞集落的形成及肝脏、脾脏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再障模型组小鼠外周血象三系细胞均有显著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升高;骨髓有核细胞数显著降低,造血干细胞集落的形成减低,肝脾出现再障的病理改变。结论本方法建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简便,成功率高,外周血和骨髓的病理变化持续、稳定,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参杞合剂(SQ)在体内、外对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株(HcaF16A3)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SQ对荷瘤小鼠连续胃饲治疗10d,观察其NK细胞/Mφ的杀伤活性及细胞周期的改变。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Q对HcaF16A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诱导凋亡的作用。结果:SQ的抑瘤率为65.68%。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SQ可使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到S期,并在体外诱导其凋亡。结论:SQ在体内、外均有抑瘤作用,其机制与细胞周期阻滞继而诱发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5.
医用电子学实验是医用电子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占总学时的 4 0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获得今后在医学理论和实际工作中所必须的医用电子学的基础知识 ,并应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医学实践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实验教学目的 ,从1998年开始我们逐步对医用电子学实验内容进行了调整 ,取得了较好效果。1 提高学生对医用电子学实验课的兴趣医用电子学实验课对检验系学生来讲是相当重要的 ,但由于以前的实验课和医学的直接联系不大 ,所以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不够。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我们首先对实验课的内容做了调整 ,使之贴近医学。如增设了心脏博动和呼唤换能器、人体体表电极阻抗特性的研究等实验内容。学生做实验中就能感受到这门课程和医学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把预习、操作及实验报告紧密联系起来医用电子学实验使用的仪器仪表多 ,实验内容对学生来讲比较陌生。能否使实验顺利进行 ,预习是关键。因此 ,在这一课程中我们强调学生在实验前一定要认真预习 ,详细阅读有关的实验内容 ,弄懂实验原理 ,弄清楚基本的实验方法。对实验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有初步的认识 ,避免...  相似文献   
26.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栀子中京尼平甙和京尼平的含量。采用YWG -C18柱 ,0 0 5mol/L磷酸氢二钠—甲醇 ( 72∶2 8) ,用磷酸调节pH6 80为流动相 ,于 2 4 0nm波长处检测 ,京尼平甙和京尼平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9 10 % ,98 2 8% ,RSD分别为 1 0 5% ,1 2 1% (n=5)。本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7.
化疗药物敏感试验对指导临床实施乳腺癌个体化化疗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 ,其前提是将肿瘤细胞培养成活。为得到较高的成活率 ,取手术切除新鲜乳腺癌标本的瘤细胞进行体外短期培养 ,探索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细胞的原代培养的条件和方法。结果表明 :乳腺癌病理类型与细胞成活率有一定关系 ,培养过程中避免污染和处理好消化过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8.
取 5例 (男 4 ,女 1) ,2 1~ 37岁 ,死亡后 12h内的人体两侧手鱼际肌组织 50块 ,用肌球蛋白ATP酶法 ,系统研究了各肌的肌纤维型分布。结果表明 :人类鱼际肌中I型 (慢缩 )纤维的平均百分率在 59%~ 67%之间 ,平均为 62 %显著高于上肢其它各肌群I型纤维的平均百分率 (P<0 0 5)。鱼际肌的深、浅层间 ,多数肌I型纤维百分率接近。左、右侧别比较 ,除拇收肌横头右侧者显著高于左侧外 ,其余肌均未见显著的I型纤维侧别差异 ,结合肌电图和拇指功能 ,对这些差异的意义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超微结构改变与功能变化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对大灶脑梗死组 2 2例 ,小灶脑梗死组 2 5例 ,对照组 2 0例进行研究 ,分别于发病后 3d内及 2周采静脉血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血小板超微结构 ,酶联免疫吸附竞争法测定血小板GMP - 140、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GMP - 140的浓度。结果 :发病后 3d内血小板超微结构改变明显 ,伪足增多 ,聚集融合成片 ,α颗粒明显减少 ,大灶组改变尤为明显。大灶组血小板GMP - 140、血浆GMP - 140浓度、血小板粘附率 (PAdT)、血小板聚集率 (PAgT)较对照组非常显著升高(P <0 0 0 1) ,小灶组上述指标也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5) ,但较大灶组低。 2周后 ,血小板超微结构大灶组无明显变化 ,小灶组则明显恢复 ,2组血小板GMP - 140、血浆GPM - 140浓度均明显下降 ,但仍较对照组高 ,PAdT、PAgT均降至正常。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功能增强伴明显结构改变 ;血小板超微结构的改变可以作为判断病情轻重的一个可靠指标 ;血浆GMP -140浓度比PAdT和PAgT更能准确地反应血小板的活化程度  相似文献   
30.
结肠癌的CT表现(附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CT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所有病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CT扫描层厚和层间距均为 9mm。结果 :结肠癌的主要CT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肠壁增厚、肿块边缘不规则 ,侵及周围器官、肝转移及淋巴结肿大。结论 :CT对结肠癌的位置。大小、范围 ,腔外肿块及远处转移均敏感 ,但定性诊断仍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