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01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56篇
药学   41篇
  2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木香中有效成分对变异链球菌的生长、产酸和黏附的影响,探讨其防龋的可能性及有效性。方法用木香中有效成分去氢木香内酯及木香烃内酯的标准品进行抑菌、产酸和黏附实验,观察其对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去氢木香内酯、木香烃内酯标准品抑制变异链球菌体外生长的MIC值分别为0.441mg/mL、0.227mg/mL。当去氢木香内酯标准品浓度≥0.110mg/mL、木香烃内酯标准品浓度≥0.057mg/mL时,有明显的抑制变异链球菌产酸的作用;当去氢木香内酯标准品浓度≥0.221mg/mL、木香烃内酯标准品浓度≥0.114mg/mL时,有明显的抑制变异链球菌黏附的作用。结论达到一定浓度的去氢木香内酯和木香烃内酯,对变异链球菌的生长、产酸、黏附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淋巴结清扫在肝内胆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7年12月12家医疗中心收治的448例(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79例、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32例、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20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8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8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16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10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7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5例、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3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81例,女167例;中位年龄为57岁,年龄范围为22~80岁。448例患者中,143例术中常规行淋巴结清扫设为清扫组,305例术中未常规行淋巴结清扫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术中和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4)生存分析。采用门诊、电话及邮件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和肿瘤复发情况。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术后2~5年每6个月随访1次,5年后每1年随访1次。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0月31日或患者死亡。倾向评分匹配按1∶1最近邻匹配法匹配。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448例肝内胆管癌患者中,286例(清扫组和对照组各143例)配对成功。倾向评分匹配前清扫组患者性别(男、女),合并肝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B级),切缘距肿瘤距离(<1 cm、≥1 cm),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和中分化、低分化),肝切除方式(解剖性肝切除、非解剖性肝切除)分别为77例、66例,33例,96例、47例,70例、73例,105例、38例,79例、64例,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04例、101例,121例,165例、140例,207例、98例,251例、54例,124例、181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79,11.885,7.098,14.763,5.184,8.362,P<0.05);经倾向评分匹配后清扫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77例、66例,33例,96例、47例,70例、73例,105例、38例,79例、64例,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79例、64例,29例,88例、55例,71例、72例,112例、31例,74例、69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56,0.329,2.158,0.014,0.936,1.400,P>0.05)。(2)术中和术后情况:倾向评分匹配后,清扫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术后并发症例数、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65 min(160~371 min)、300 mL(200~500 mL)、37例、46例、12 d(9~17 d),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59 min(46~250 min)、200 mL(100~400 mL)、24例、25例、9 d(7~11 d),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700,χ2=3.520,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例数、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520,χ2=8.260,Z=4.270,P<0.05)。(3)随访情况:清扫组14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26个月。清扫组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9%、32.8%、25.0%,中位生存时间为22.0个月(18.0~26.0个月)。对照组14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1~32个月。对照组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1.7%、38.0%、31.0%,中位生存时间为22.0个月(11.0~32.0个月)。两组患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6,P>0.05)。(4)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缘距肿瘤距离、肿瘤直径、肿瘤数目、微血管侵犯、病理学检查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肝内胆管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因素(χ2=10.662,9.477,16.944,6.520,11.633,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缘距肿瘤距离<1 cm、肿瘤直径>5 cm、肿瘤数目为多发、微血管侵犯和病理学检查淋巴结转移阳性是影响肝内胆管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0.600,1.571,1.601,1.750,1.723,95%可信区间为0.430~0.837,1.106~2.232,1.115~2.299,1.083~2.829,1.207~2.460,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肝内胆管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淋巴结转移患者在肝内胆管癌根治术中行淋巴结清扫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不同大小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79例接受EMR与ESD治疗的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灶大小,分为大病灶组(n=277)和小病灶组(n=302),分析EMR及ESD治疗不同大小病灶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小病灶组中,EMR组病灶完整切除率为93.2%,治愈性切除率为89.0%,与ESD组病灶的完整切除率92.6%和治愈性切除率90.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EMR组与ESD组的出血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大病灶组中,EMR组病灶完整切除率为84.2%,治愈性切除率为84.2%,与ESD组病灶的完整切除率87.9%和治愈性切除率85.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EMR组与ESD组的出血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管上段(O■=5.098,95%CI:1.614~16.105,P=0.006)是内镜治疗术后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5.
目的比较氟马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的治疗反应、结局以及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收集来自国内76个中心自2006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确诊、年龄≥18岁、确诊后6个月内接受氟马替尼或伊马替尼作为一线治疗且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CML慢性期病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减少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选择偏倚, 比较两种TKI的治疗反应及结局。结果研究最终纳入4 833例接受伊马替尼(4 380例)和氟马替尼(453例)作为一线治疗的成人CML慢性期患者。伊马替尼治疗组中位随访54(IQR:31~85)个月, 7年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分子学反应4(MR4)和分子学反应4.5(MR4.5)累积获得率分别为95.2%、88.4%、78.3%和63.0%。7年无治疗失败生存(FF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71.8%、93.0%和96.9%。氟马替尼治疗组中位随访18(IQR:13~25)个月, 2年CCyR、MMR、MR4和MR4.5累积获得率分别为95.4%、86.5%、...  相似文献   
36.
目的调查不同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将136名高职护生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86)。对照组实施传统"2+1"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1+1+1"教学模式,实施前后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实施后观察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282.85±25.48)显著高于对照组(271.56±28.10),两组在分析能力、求知欲及总分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高职"1+1+1"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但尚存在薄弱环节。在护理教学中要注重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不断促进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 NGF)对癫痫(EP)幼鼠海马金属硫蛋白Ⅰ/Ⅱ(MTⅠ/Ⅱ)和细胞色素C(Cyt C)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日龄19 d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EP组,m NGF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对照组每日予生理盐水注射;EP组腹腔注射戊四氮40 mg/(kg·d),连续21 d;m NGF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等剂量戊四氮21 d后,分别予m NGF 500 AU/(kg·d)、1 000 AU/(kg·d)、2 000 AU/(kg·d)肌肉注射,连续7 d。观察幼鼠体质量及行为学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MTⅠ/Ⅱ和Cyt C阳性细胞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TⅠ和Cyt C m RNA表达。结果对照组、EP组以及m NGF低、中、高剂量组幼鼠海马的MTⅠ和Cyt C m RNA表达以及MTⅠ/Ⅱ和Cyt C阳性细胞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8~105.76,P均=0.000)。两两比较发现,EP组的MTⅠ和Cyt C m RNA表达明显升高,MTⅠ/Ⅱ和Cyt C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和m NGF低、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剂量组的MTⅠ和Cyt C m RNA表达高于中、高剂量组,而MTⅠ/Ⅱ和Cyt C阳性细胞数高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剂量与高剂量组间MTⅠ和Cyt C m RNA表达以及MTⅠ/Ⅱ和Cyt C阳性细胞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TⅠ/Ⅱ作为一种应激性蛋白,与Cyt C共同参与了癫痫的过程。m NGF对癫痫后的海马有保护作用,且有剂量依赖。  相似文献   
38.
患者女,53岁.因双眼突然视物不清,以下方为主1个月,于2005年3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咳嗽、发热2周后出现双眼突然视物不清,以下方为主,2 d后自行好转.发病4 d后上述症状再次加重.在外院检查:远视力:右眼:0.1,左眼0.08.双眼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5 mm,直接及问接对光反射减弱.双眼屈光间质未见明显混浊.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总结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82例104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视力、眼底、视野、电生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CT等资料,探讨腔隙性脑梗死与AION之间的关系。结果(1)全部患者均经视野检查确诊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82例患者中有40例做了CT或MRI检查,其中17例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阳性率为42.5%;(3)82例患者中有高血压病者31例,占32.8%;有糖尿病者21例,占25.6%;腔隙性脑梗死者17例,占20.7%,单眼9例,双眼8例。结论(1)腔隙性脑梗死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密切相关;(2)对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应常规行脑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性激素及其受体仵高发区食管鳞癌发生、分化、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原发性食管鳞癌患者44例和林州当地以及食管癌低发区同龄健康体检者各60人的血清性激素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ABC)测定72例青年食管鳞癌患者(≤40岁)的手术切除标本ER表达状况。[结果]男性低发区健康人组、高发区健康人组和患者的血清雌激素水平分别为70.500±11.300pg/ml、54.684±18.159pg/ml、42.330±16.016pg/ml,女性低发区健康人组、高发区健康人组和患者的血清雌激素水平分别为87.010±13.910pg/ml、52.044±21.790pg/ml、32.998±19.339pg/ml,低发区健康人组的血清雌激素水平高于高发区健康人组和患者(男性的P值均为〈0.001,女性的P值分别为0.0183和〈0.001):男性低发区健康人组、高发区健康人组和患者的血清雄激素水平分别为4.100±1.500ng/ml、5.485±2.485ng/ml、5.555±2.648ng/ml,女性低发区健康人组、高发区健康人组和患者的血清雄激素水平分别为0.618±0.076ng/ml、1.795±0.959ng/ml、1.985±0.990ng/ml,低发区健康人组的血清雄激素水平低于高发区健康人组和患者(男性的P值分别为0.0457和〈0.001,女性的P值均为〈0.001)。高发区青年食管鳞癌患者中,高、中、低分化者的ER阳性率分别为65%、54%、37%(P=0.0684),淋巴结有无转移者ER阳性碍夏分别为44%、58%(辟0.3450),侵及黏膜下层-肌层和纤维膜者的ER阳性率分别为42%、53%(P=0.5368),TNM分期处于I、Ⅱ期和Ⅲ期ER阳性率分别为66%和35%(P=0.0176)。[结论]食管癌高发区人群血清雌激素水平过低和雄激素水平过高及其比例改变可能是决定食管癌变和易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性激素受体状态检测可能更有助于加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