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3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95篇
临床医学   209篇
内科学   42篇
特种医学   118篇
外科学   338篇
综合类   160篇
预防医学   93篇
药学   100篇
  16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41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李然  宁华  刘颖  张艳华 《中国药房》2011,(40):3813-3817
目的:系统评价艾迪注射液联合全身化疗与单纯全身化疗治疗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等。纳入含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质量,对纳入的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研究,且均为低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提高近期有效率、生存质量、缓解化疗后Ⅱ度以上白细胞减少、Ⅱ度以上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和改善免疫指标方面,艾迪注射液联合全身化疗优于单纯全身化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改善Ⅱ度以上贫血和肾功能损害远期指标方面艾迪注射液联合全身化疗与单纯化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对胃癌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不排除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各种治疗方案纳入研究数量少和发表偏倚有关,期待更多设计合理、严格执行的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紫杉醇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PBSC)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2006年2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治行紫杉醇动员的26例乳腺癌患者,紫杉醇(PTX,175 mg/m2 持续静脉滴注24 h)化疗后,白细胞降至1.0×109/L左右时使用rhG-CSF 5 μg /(kg·d) 动员至采集结束。并进一步分析患者年龄,化疗后白细胞最低数,采集前各类血细胞数,术后分期以及既往化疗等因素对采集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CD34+细胞数的影响。结果白细胞计数于紫杉醇化疗后中位7d降至1.0×109/L 左右,皮下注射rhG-CSF中位4d进行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采集总MNC平均(7.89±1.45)×108/kg,采集总CD34+细胞平均(4.88±1.54)×106/kg。年龄与采集CD34+细胞数显著相关。而其他因素对MNC及CD34+细胞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PTX(175 mg/m2 持续静脉滴注24h)联合rhG-CSF为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动员的有效安全方案。患者年龄显著影响CD34+细胞的采集数量。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NSCLC(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及辅助化疗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应用对相关NSCLC临床治疗效果的总体影响,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1月~2009年8月北京肿瘤医院胸外二科接受手术+新辅助化疗或辅助化疗的NSCLC病例191例,均采用含铂双药联合化疗方案.分析依据循证医学证据选择进行新辅助化疗及辅助化疗的病例在患者群体中的分布特点,观察化疗T评效、R0手术切除率,并以SPSS16.0软件统计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与既往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数据比对,评估循证医学证据的应用价值及合理应用选择.结果:全部病例中19.37%选择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共37例,其中ⅢB期占24.3%,ⅢA期54.1%;80.63%选择手术+辅助化疗,共154例.新辅助化疗+手术组:有效(RR=CR+PR)率70.3%,病理完全缓解(pCR)5.4%;中位生存时间MST 14.6(6.18~23.01)个月;总生存率,1年86.0%,3年53.9%;无病生存率,1年62.1%,3年23.4%.手术+辅助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MST25.9(19.03~32.77)个月;总生存率,1年93.3%,3年73.8%;无病生存率,1年71.0%,3年34.0%.结论: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对临床NSCLC新辅助及辅助化疗的应用具有重要且显著的影响,具备充分循证医学证据的辅助化疗成为主要的治疗选择,而新辅助化疗的应用相对较少;对于应用新辅助化疗或辅助化疗的选择,病例相对集中于循证医学研究证据支持的主要受益人群:Ⅱ~ⅢA期及有切除可能的部分ⅢB期病例,且新辅助化疗应用以提高切除率为主.  相似文献   
104.
α1胸腺肽减轻放射性肺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放射性肺损伤是限制肺癌放疗疗效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胸腺肽与放疗同时使用是否会加重放射性肺损伤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用小鼠的放射性肺损伤模式评价α1胸腺肽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33只雌性C57BL/6J鼠,体重19g左右,分为正常空白对照(C)组、单纯照射(RT)组、α1胸腺肽加照射(T+RT)组。用小鼠死亡比例、体重、胸水、肺系数、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和细胞计数、肺泡壁肿胀和细胞浸润及肺纤维化积分作为观察指标来评价三组间的差异。结果 T+RT组与RT组小鼠死亡比例分别为3/14、2/10,死亡时间均为23周-24周。第24周时解剖发现RT组有一侧大量胸腔积液,一侧中等量积液,T+RT组未见明显胸腔积液。T+RT组肺系数、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和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在第8周低于RT组,但巨噬细胞数第8周时T+RT组高于RT组。第24周T+RT组肺系数、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和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肺泡壁肿胀和细胞浸润及肺纤维化积分均明显低于RT组。C组肺泡灌洗液蛋白含量和细胞总数、肺泡壁肿胀与炎性细胞浸润均较低,未发生明显肺纤维化。结论α1胸腺肽可能具有一定的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Dai L  Sun Y  Li X  Chen K 《中国肺癌杂志》2011,14(8):646-652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神经内分泌(Neuroendocrine,NE)分化是否是恶性生物学行为与不良预后的指标,是否对化疗更敏感一直是人们关注与争论的问题。通过对NSCLC术后标本进行有关NE分化的回顾性研究,比较NE分化与NSCLC患者生存的关系,以探讨NSCLC中NE分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按入组标准共收集274例肺癌临床资料及标本,将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行CgA、Syn、NCAM、Leu-7、PGP9.5和MAP-2等NE抗体染色,同时行Ki-67染色了解核增殖指数。通过不同的评分组合分析NE分化对NSCLC的预后意义。结果不同NE评分对经手术治疗的NSCLC预后的影响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1分、2分、≥3分vs0分,P=0.527;0分vs≥1分,P=0.791;<2分vs≥2分,P=0.163;<3分vs≥3分,P=0.293)。进一步将pTNM分期按I期、II期与III期进行分层,单因素分析NE评分在各层对预后的影响,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化疗组不同NE评分同预后的比较无阳性结果(1分、2分、≥3分vs0分,P=0.692;0分vs≥1分,P=0.922;<2分vs≥2分,P=0.264;<3分vs≥3分,P=0.484)。结论 NE分化体现了部分NSCLC具有NELT结构、功能上的特点,本组研究显示NE分化同NSCLC预后无关,并非其高恶性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6.
Ma S  Sun Y  Du C  Liang Z  Xiong H  Chen K 《中国肺癌杂志》2011,14(8):674-678
背景与目的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概念的提出迄今只有50余年,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良性疾病。PSH临床表现有一定特点,需与肺癌鉴别诊断。本文总结我院48例PSH的临床诊治经验并复习文献,旨在提高对PSH的认识,探讨合理的诊断与治疗手段。方法 2001年1月-2011年4月共收治PSH48例,结合文献报道总结分析PSH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结果全组48例,无症状者27例(56.3%),肿物大小0.2cm-7.0cm,平均2.1cm,各个肺叶均有发生。合并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者15例(31.3%)。手术47例,其中肺叶部分切除29例(61.7%),肺叶切除14例(29.8%),肿物剔除3例(6.4%),前纵隔肿物切除者1例(2.1%)。47例术后均无复发。CT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1例,随访28个月未见肿瘤进展。结论 PSH术前定性诊断困难,手术既是确诊手段又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该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胃淋巴瘤两种主要类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il lymphoma,DLBCL)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g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Iymphoma,MALToma)CT征象的异同,为胃淋巴瘤的生物学行为评价和影像学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规范CT检查胃淋巴瘤病例42例,均经胃镜或手术病理证实。根据病理结果将全部病例分为DLBCL和MALToma。分析两种类型淋巴瘤CT影像学征象特征,包括病变所处胃的分部、范围、形态、厚度、强化、黏膜及浆膜面情况、淋巴结转移、腹腔大血管及脏器侵犯情况、腹腔转移及有无腹水等。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类型淋巴瘤的CT征象差异。结果DLBCL多累及胃的多个部分,且以近端胃受累为主,MALToma以胃的单一部分受累更为多见,且以胃远端分布为主,差异有显著性。DLBCL癌肿平均厚度(275±152)cm,大于MALToma癌肿平均厚度(123±064)cm,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DLBCL胃壁以弥漫性、不均匀增厚为主,MALToma以局限性、均匀增厚为主;DLBCL较MALToma更易侵犯浆膜,淋巴结转移率较MALToma高,转移淋巴结体积大、分布更为广泛,侵犯腹腔干分支大血管及腹腔脏器的比例均高于MALToma。DLBCL静脉期强化0T值(6909±1349)HU.低于MALToma静脉期强化CT值(81.79±25.82)Hu。MALToma黏膜面“白线征”显示率高于DLBCL;DLBCL浆膜侧“血管穿行征”显示率高于MALToma。结论GT影像学征象可反映DLBCL和MALToma的生物学行为,显示两种胃淋巴瘤侵袭性的差异,可作为两者鉴别的重要手段。MALToma黏膜面“白线征”、DLBCL浆膜侧“血管穿行征”丰富了胃淋巴瘤的CT征象,为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评价提供了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8.
李向红 《当代医学》2009,15(14):77-79
2008版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的问世,在给人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些许惶惑。它在2001版的基础上将原来淋巴瘤的30余种类型扩展到60余种,如果加上各种亚型,更是达到了90余种。无论临床医师还是病理医师,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淋巴瘤家族都难免无所适从。回顾淋巴瘤分类发展的历史,可以说与其他肿瘤分类相比,是变化最快和更新最多的分类。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淋巴瘤分类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基础研究的最新认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9.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已成为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据统计,2007年美国有4万例新发子宫内膜癌患者(Jemal A,Siegal R,Ward E,et al.2007).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放疗为辅,化疗在子宫内膜痛治疗中的作用一直备受争议,以往仅用于晚期及复发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近年来,国外开展了多项针对早期高危予宫内膜癌术后辅助化疗预防复发的随机对照研究,从而使化疗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应用也得以开展并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0.
C反应蛋白在恶性血液病感染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体温对于恶性血液病患者感染及感染严重程度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2004年5月-2005年5月收治入选的已行CRP检查的119例恶性病患者按照病原学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进行CRP浓度及体温的比较.结果 感染组与非感染组CRP浓度及体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CRP曲线下面积(AUC)为0.924,体温AUC为0.864,CRP浓度对于感染的鉴别值为54.5 mg/L,其敏感性分别为87.8%,特异性分别为75.2%,体温对于感染的鉴别值为38.3℃;其敏感性分别为83.7%,特异性分别为73.2%;CRP联合体温对于感染鉴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3%、75.6%.结论 CRP和体温可以做为血液恶性病患者感染的良好辅助诊断指标,尤其是CRP联合体温,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