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189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63篇
  5篇
中国医学   402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从理论基础、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探讨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肺癌的科学性及可行性,指出肺癌的中医证型复杂,尚缺乏统一量化标准,不论肿瘤分期、病理分型、治疗手段、基因检测等的差异,气虚、痰瘀互结是肺癌主要证型,其中痰、瘀为主要病理因素;气虚痰瘀互结为肺癌主要病机;由于中药方剂的应用经验性强,可变因素多,复制性较弱等特点,未来可尝试将中医四诊内容与现代诊疗指标相结合,以提高中医证型的规范化,并寻求科学而统一的中药处方;利用先进的制药手段丰富中药方剂的剂型,提高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推进中医药在抗肿瘤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2.
脑出血后再出血,又称血肿扩大,临床表现为患者意识,语言和运动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目前认为,颅脑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是HE发生的首要原因。白细胞介素(如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白细胞介素-10等)通过介导炎症级联反应,产生神经毒性物质,改变血流动力学,破坏血管结构,诱发脑出血后再出血,但其神生物学机制尚未明确。故本综述在此探讨白细胞介素在脑出血后再出血过程中的病理生理机制,以期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奠定基础,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3.
诸方受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行医执教60余载,总结出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方,如二藤汤、活血顺气汤、壮腰宣痹汤等,其中尤善用温肾宣痹汤,用其治疗痹证风寒痹着,病程绵长者,屡得良效.笔者侧身左右,师承抄方,微有心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4.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g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首先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与多种因素相关。许多研究显示,细胞因子网络异常为AS病理机制的重要特征。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中疗效确切,具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5.
赵林钢  龙军  袁冬平  许立  方泰惠 《安徽医药》2013,17(11):1845-1847
目的观察眩痛停方对犬离体基底动脉收缩反应的影响。方法分离犬基底动脉并置于血管环灌流装置中,基底动脉预先给予含药血清,记录去氧肾上腺素或高钾离子作用于犬基底动脉后的血管收缩反应。结果眩痛停方对血管平滑肌的张力性收缩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P〈0.05),且随剂量的增加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眩痛停方对血管平滑肌的相位性收缩没有抑制作用。结论眩痛停方降低麻醉犬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外钙内流,抑制基底动脉血管收缩有关。  相似文献   
86.
【摘要】目的:探讨MS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与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hypo-PNE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SPN与14例hypo-PNE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灶大小、部位、形态、边界、密度、各期增强扫描 CT 值、特征性征象(如“浮云征”、钙化、胰胆管扩张等)的显示率、邻近组织受侵或远处转移情况等。结果:SPN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2岁,hypo-PNET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2岁,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N组患者出现“浮云征”(42.3%)及钙化(42.3%)的概率均高于hypo-PNET组患者(7.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ypo-PNET组患者发生转移或局部侵犯的概率(28.6%)高于SPN组患者(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胰胆管扩张、病灶各期CT值在两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年龄、“浮云征”、钙化、转移等多因素进行ROC曲线分析,其ROC图的曲线下面积为0.854,对于鉴别两种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9%、65.4%。结论:SPN组患者较hypo-PNET组患者更年轻;两组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影像征象重叠,容易误诊;“浮云征”、钙化、转移等征象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究并比较女贞子在九蒸九晒和九蒸九烘不同干燥工艺过程中的外观性状、浸出物和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按照《中国药典》方法对女贞子生品及炮制品进行醇溶性浸出物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并运用聚类分析法(HCA)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女贞子在两种干燥方式的炮制过程中醇溶性浸出物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建立了生品、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共标定26个共有峰,指认8个成分,新增加a、b、c 3个成分;HCA分析可将九蒸九晒和九蒸九烘炮制品归为一类。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法能清晰地掌握女贞子九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结合浸出物和HCA结果分析,表明九蒸九晒和九蒸九烘炮制工艺无显著差异,可考虑用九蒸九烘的现代工艺代替传统的九蒸九晒工艺。  相似文献   
88.
贲门癌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特点,作者通过在江苏的一项多中心研究发现大多数早期贲门癌病例淋巴结转移风险低,可采用内镜切除术。本文将介绍早期贲门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内镜切除指征。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不同时期大鼠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然后将5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各时间点(假手术组、SAH 3d组、SAH 5d组、SAH 7d组、葛根素3d组、葛根素5d组、葛根素7d组)分成7组,葛根素组在术后每天一次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于各时间点将各组大鼠灌注-固定,处死后取基底动脉切片常规行HE染色观察,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动脉管径及血管壁厚度。结果:经葛根素治疗后,7d治疗组基底动脉内径周长明显大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组(P<0.05)。病理组织学表明,痉挛血管的形态学得到改善。结论:葛根素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