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90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6篇
  2篇
中国医学   335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目的观察针刺“王氏腰痛八针”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5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治疗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结合独活寄生汤口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3个月随访时JOA下腰痛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检测治疗前后2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炎性因子水平,并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及随访时JOA评分、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及随访时上述评分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均<0.05);2组治疗后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加快(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快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34/36),高于对照组的80.6%(2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王氏腰痛八针”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可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腰椎功能,减轻疼痛,改善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并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采用针刺颈夹脊穴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该针刺手段对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卒中后VD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刺颈夹脊穴,对比两组治疗后疗效.检测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证候总积分、血清学指标[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水平变化情况;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变化情况;同时记录针刺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证候总积分、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证候总积分及BDNF、VEGF、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MMSE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前后变化幅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感染、折针、断针等情况发生.结论卒中后VD经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更好更快改善,血清学指标恢复好,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明显提升,且无感染等风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3.
高才达主任医师认为老年便秘以脾虚不运证多见,其病机为脾之气阴亏虚,运化失健,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临床表现为排便费力,临厕努挣,大便干或黏滞;脘腹胀满而喜揉按,不思饮食,食后胃脘痞满;乏力倦怠;消瘦;皮肤干燥,唇干;舌质淡红或红,舌体瘦小,舌苔黄或白,津少,脉虚沉细数。治疗采用加味白术汤,重用生白术60~120 g为君药,健脾润燥、促进运化;以地黄、白芍养阴润肠,升麻升清阳,共为臣药;佐以莱菔子消食导滞、降气润肠。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4.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人类的重要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其治疗和护理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费用高昂,造成沉重的家庭、社会和经济负担。2012-01—2014-01,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31例,并与钙尔奇D600片治疗31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5.
寻常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与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颜面、胸背部,有黑头、粉刺、结节、囊肿等多种损害,多伴有皮脂溢出,青春期过后,大多可自愈或减轻。中医称痤疮为“粉庇”、“面疮”或“酒刺”。2013-01—2014-01,笔者应用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治疗肾虚血热型寻常痤疮60例,并与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治疗57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究十味龙胆花胶囊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在痰热壅肺型老年肺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及对外周血PLR与NLR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我院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107例老年肺炎病人分为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3),对照组采用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十味龙胆花胶囊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病人血清相关指标(IL-8、CRP、IL-6)的水平和外周血PLR、NLR的水平。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疗效、不良反应出现概率、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症状消退和住院时间。结果 IL-8、IL-6、CRP方面,两组病人治疗前 水平并无差异(P>0.05)。治疗5、10d后 观察组IL-8、IL-6、CRP水平较对照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 PLR、NLR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5、10d后 观察组PLR、NLR水平较对照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86.48%(χ2=4.096,P=0.043)。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恢复、症状消退、住院所用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0%略低于对照组11.28%,但两组病人但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0.483,P=0.486)。结论十味龙胆花胶囊联合乙酰半胱氨酸胶囊治疗能有效降低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快病人恢复时间,减少住院时间,提升临床疗效率,降低病人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 探讨血清锌-α2-糖蛋白(ZAG)水平与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高龄孕妇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100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与血清ZAG水平进行比...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ClinicalTrials.gov共7个数据库,纳入中药治疗PSCI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并对纳入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定量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RCT,1296例受试者,干预组649例,对照组647例。研究结果显示中药联合西药组和中药组干预在改善PSCI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的评分上均优于西药组,且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在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方面具有潜在优势,对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也有一定疗效,并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本文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高,建议后续开展高质量的RCT来研究中药治疗PSCI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