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既往收治的48例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病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甲乙两组各24例,甲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乙组在甲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乙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甲组,发热时间、住院总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比甲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在常规抗生素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2.
杨超茅  杨志新  马晓玲 《中医学报》2019,34(9):1864-1868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GEs,RAGE)信号通路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一环,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有激活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刺激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刺激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产生,诱导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表达的增强,激活P21肾素-血管紧张素导致细胞功能紊乱,激活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引起氧化应激等。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整体调节和多通道、多靶点的优势,可通过阻断AGEs-RAGE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肾病进展。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AGEs-RAGE下游机制复杂,未完全阐明,其与一些关键因子如NF-κB、VGEF、TGF-β1、MCP-1基因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的活性成分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较多,但针对AGEs-RAGE信号通路的研究较少;目前实验大多于体外进行,其机制和作用靶点尚未明确。今后的研究中,需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深入了解AGEs-RAGE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TEAS)组和假经皮穴位电刺激组(Sham组),每组30例。TEAS组于麻醉诱导前30min经皮穴位电刺激双侧合谷穴、内关穴、后溪穴及支沟穴,电刺激持续至手术结束。Sham组于上述穴位贴电极片,但不给予电刺激。分别于手术前30min(T1)、单肺通气1h(T2)、手术结束后双肺通气10min(T3)及术后24h(T4)采集颈内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IL-6、IL-10、TNF-α浓度;记录术后3d内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拔除胸管时间和平均住院日。结果 与Sham组比较,TEAS组血清IL-6及IL-10浓度在手术结束双肺通气10min时均显著降低(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6及IL-10水平在手术结束双肺通气10min时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胸管拔除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可降低全身麻醉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中炎性因子的表达,可能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肺保护存在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腭咽成形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接受腭咽成形术治疗的100例OSAHS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33例)、B组(33例)和C组(34例)。三组患儿均采用全身麻醉,于麻醉诱导前,A组给予0.2μg/kg右美托咪定,B组给予0.4μg/kg右美托咪定,C组给予0.6μg/kg右美托咪定。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两组患儿入室时(T0)、泵注10 min时(T1)、拔管时(T2)、苏醒时(T3)的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相关指标,比较三组患儿苏醒期相关情况。结果:基于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T1时三组患儿HR水平均较T0时升高,但在T2时回降,且趋于平稳,但三组患儿各时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MAP、SpO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 观察三黄祛瘀汤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尿酸水平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70例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口服加胰岛素治疗;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三黄祛瘀汤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硬化斑块指数,并统计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 00%(67/70),对照组总有效率77. 14%(54/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FPG、Hb A1c水平均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FPG、Hb 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TC、TG、LDL-C、UA水平均降低(P 0. 05),HDL-C水平升高(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U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5),HDL-C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均降低(P 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治疗后硬化斑块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硬化斑块指数较治疗前升高(P 0. 05),且高于治疗组(P 0. 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三黄祛瘀汤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UA及血脂水平,减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且不良反应少,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7.
缺铁性贫血是老龄人群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铁元素的摄入不足与吸收障碍以及丢失过多,针对上述病因进行早期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老龄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与进展.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老年人缺铁性贫血高危人群》项目资助下,经前期临床调研、组织行业专家反复讨论与论证,形成老龄缺铁性贫血高...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紫花盆炎方(ZHPYP)对湿热瘀结型盆腔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借助代谢组学技术分析ZHPYP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后遗症的疗效机制。方法: 收集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以及正常人的血清,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检测患者血清中IL-2、IL-4和IL-10因子水平,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血清样本。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3周时,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血清IL-2水平明显降低,IL-4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前组和正常组血清代谢谱区分明显,治疗后组代谢谱位居于二者之间,并趋近于正常组,呈现回归正常的趋势。ZHPYP干预后可以引起患者体内16种内源性代谢物的表达变化,通路分析显示主要通过影响苯丙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结论: ZHPYP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炎症指标,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调节苯丙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通路等有关。  相似文献   
79.
中药热奄包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对近十年中药热奄包在内、外、妇、儿科疾病及疼痛、手术后辅助治疗等相关方面文献进行检索,并简要综述,以期对中药热奄包的临床应用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0.
赵希敏  刘霞  刘勇  朱军  陶佩玉  王萍  张琰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681-1682,1685
目的 研究羚羊角粉对大鼠脑创伤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00只,随机分成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再按创伤前1d,创伤后1、3、5、7d分为5个亚组.各组大鼠复制自由落体大鼠脑外伤模型,治疗组大鼠造模后给予羚羊角粉300 mg/(kg·d)灌胃.各组大鼠分别在创伤前1d,创伤后1、3、5、7d处死,分别测量脑含水量;血脑屏障的功能,观察各组脑组织的病理结构以及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结果 治疗组较模型组相比脑水肿明显减轻(P<0.05),血脑屏障损伤较少(P<0.05).创伤后大鼠脑组织AQP4的表达升高(P<0.05),第3日达最高水平(P<0.05),治疗组AQP4的表达较创伤组有显著下调(P<0.05).结论 羚羊角粉对大鼠创伤性脑水肿有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创伤后脑组织周围的AQP4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