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压力衣结合冲击波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该院7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给与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采取压力衣治疗结合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两组间治疗后FMA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为(87.6±6.8)分,高于对照组的(79.8±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压力衣结合冲击波可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和肿胀,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干预联合吞咽治疗仪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7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综合干预联合吞咽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4周标准吞咽功能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干预联合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4.
王晓虹  张秋  王玉珍 《吉林医学》2014,(27):6189-6190
目的:研究规范的、专业的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及脑卒中患者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积极作用。方法:5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患者发病后除常规护理外同时给予康复护理的介入,对照组仅施行常规护理。4周后用ba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的ADL分别进行评定。结果:介入规范化康复护理的患者ADL评分大于只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及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即介入规范化的康复护理对患者的ADL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技术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症相关性功能障碍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泌尿外科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相关性功能障患者24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120例,一组采用生物反馈技术治疗(生物反馈组),一组采用常规前列腺炎治疗(对照组).采用性功能指数评分表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一疗程后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生物反馈组120例患者中治愈者为27例,22.50%,改善56例,46.67%,无效37例,30.83%,有效率为69.17%;对照组120例者中治愈者为16例,13.33%,改善40例,33.33%,无效64例,53.33%,有效率为46.67%.生物反馈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生物反馈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症相关性功能障碍新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性功能,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可提高人体平衡能力的平衡测试训练系统MTD训练仪测试国人平衡功能的效度和敏感性。方法:①深圳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2003-07/2004-02收治的脑血管意外康复期患者20例,为偏瘫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7~74岁,平均(48±13)岁;身高(168.85±9.10)cm,体质量(67.15±8.97)kg。患者均首次发病,单侧病灶,病情稳定,无认知、视觉、理解功能障碍,能够在有或无辅助装置下维持静态站立位至少持续1min。对照组20例为健康体检志愿者,男10例,女10例;年龄25~75岁,平均(49±15)岁;身高(167.25±8.32)cm,体质量(62.53±9.00)kg。②MTD平衡测试仪为10610-100(德国制造),测试台上有左右两块平衡测试踏板,当患者在左右踏板上活动时,左右踏板可将承重压力资料传到系统,患者可通过监视屏的即时显示“看到和“听到双下肢承重压力的改变,进行自我观察和配合训练。测试者双足位于平衡仪测试台相应位置,分别在30s内完成静态站立、蹲位起立、重心左右转移情况下的测试。③受试者通过重心的调节完成电脑屏幕上的接球试验,系统根据接球数自动生成得分,接球越多得分越高。由同一测试者对受试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评定得分和Fugl-Meyer平衡得分项目的测试,进行标准对照和差异比较。Berg平衡量表评定测试时选择14个动作对被测试者进行评定,每个动作又依据被测试者的完成质量分为0~4分5个级别予以记分,最高分56分,最低分0分,评分越低,表示平衡功能障碍越差。Fugl-Meyer平衡评定7项动作,每个动作均按3个等级记分,最高14分,最低0分,评分少于14分,说明平衡能力有障碍,评分越少,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将3种状态下下肢承重差和接球得分与量表得分做相关分析,检验该平衡测试系统的效度;将偏瘫组和对照组的测试结果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判定该平衡测试系统的敏感性。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2组4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MTD训练仪平衡测试功能的敏感性分析结果:在静态站立、蹲位起立、重心转移3种状态下,偏瘫组的单位体质量双下肢承重差为1.92±0.46,2.38±0.58,2.47±0.73,对照组为0.24±0.09,0.43±0.12,0.37±0.14,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t=-0.50,-0.43,-0.81,P<0.01)。偏瘫组接球试验得分为(34.25±19.25)分,对照组为(150.10±31.46)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t=12.32,P<0.01)。②MTD训练仪平衡测试功能的效度分析结果: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将3种状态单位体质量下的双下肢最大承重差和接球得分与Berg平衡量表评定得分和Fugl-Meyer平衡评定得分做相关分析,得出静态站立、蹲位起立、重心转移时单位体质量下的双下肢最大承重差与Berg平衡量表评定得分(r=-0.803,-0.709,-0.755)和Fugl-Meyer平衡评定得分(r=-0.787,-0.720,-0.794)呈中度至高度负相关。接球得分与Berg平衡量表评定得分和Fugl-Meyer平衡评定得分呈高度正相关(r=0.851,0.846)。结论:MTD平衡测试训练系统以双下肢在不同状态下承重差和接球试验t检验来反映人的平衡能力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双下肢在不同状态下承重差可用随时间变化的线条图表现,具有快速、直观、形象、即时的特点,而且可将不同时期的图像在一张图中反映,有利于判断平衡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以此为依据,根据患者的平衡能力改善进程对平衡训练计划做相应的调整,以提高训练效果。接球试验得分可以作为指标反映训练过程中平衡能力的改变。双下肢不同状态下承重差和接球得分做相关分析表明静态站立、蹲位起立、重心转移状态下成高度负相关,接球得分呈高度正相关,与Berg平衡量表评定得分和Fugl-Meyer平衡评定得分进行的相关分析呈高度正相关,MTD平衡测试训练系统具有较高的效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NPH)患者术前颅内体积参数与术前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及术后1年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符合国际iNPH指南诊断标准,并行脑脊液分流术的患者21例。所有患者术前行头颅磁共振扫描,并于术前及术后1年门诊复诊采用一致的临床症状指标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3 m计时起立行走试验(TUG)、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检查(MMSE)、日本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分级评分(iNPHGS)与改良Rankin量表(mRS)。测量患者术前头颅影像资料中的脑室体积、脑实质体积、脑室外脑脊液体积、颅内容积,并计算相对脑室体积、脑实质比、脑室外脑脊液比、脑室内外脑脊液比,同时测量所有患者术前的Evans指数。结果iNPH患者术后无论是步态、认知功能还是排尿功能的评分较术前均有所改善(均P<0.05)。患者术前颅内体积参数(相对脑室体积、脑实质比、脑室外脑脊液比、脑室内外脑脊液比)、Evans指数与术前步态、认知功能及排尿功能的严重程度以及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分流术后1年随访点,mRS(17例比4例)、TUG(18例比3例)、MMSE(10例比11例)以及iNPHGS(17例比4例)有改善患者与无改善患者比较颅内体积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流手术可以使iNPH患者步态、认知功能及排尿功能障碍等症状得到改善,但iNPH患者术前颅内体积参数(相对脑室体积、脑实质比、脑室外脑脊液比、脑室内外脑脊液比)、Evans指数与术前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术后1年症状改善程度无相关性,无法用于预测分流手术是否可以改善特定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9.
综合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对27例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采用针刺、推拿,口服药物卡马西平和百忧解等综合治疗。治疗前、后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Zung抑郁状态自评量表及Barthel指数对患者中枢性疼痛、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疗程结束后,27例患者中25例疼痛得以不同程度缓解,有效率达92.6%。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定、疼痛的6项参数值及抑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ADL能力明显提高(P〈0.01).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眷髂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是切实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10)、糖尿病组(n=10)和糖尿病运动组(n=10)。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内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糖尿病运动组大鼠每日游泳训练1次,共计运动3个月。分别在建模前和建模后3个月检测大鼠的血糖和体质量,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海马区纤维连接蛋白(Fn)分布情况。结果成模后,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运动组大鼠血糖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糖尿病运动组明显好于糖尿病组(P〈0.01)。海马区脑组织Fn阳性区域,糖尿病组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糖尿病运动组增加不明显(P〉0.05)。结论运动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对糖尿病大鼠血-脑脊液屏障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