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0篇
  1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正近些年来,肥胖症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快速增长态势,与之相应,肥胖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包括血脂紊乱、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脂肪肝等,以及由之引起的心脑血管意外,也迅速增多,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社会问题。肥胖症的流行趋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有明显的地域差别,一项包括3 600名受试者的大样本多地区人群队列研究结果显示,中东地区肥胖症患病率高于全球其他地区~([1])。目前,中国成年人肥胖症患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起搏器胸带联合早期活动方案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8月在我科行永久起搏器被动电极植入术患者120例,按方便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起搏器胸带联合早期活动方案,24h取坐位或下床活动,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联合早期活动方案,72h下床活动。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渗血、囊袋积血、上肢深静脉血栓、导尿、肠梗阻和电极脱位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渗血、囊袋积血、上肢深静脉血栓、导尿、肠梗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电极脱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起搏器胸带能减少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生理舒适度,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骨量减少是骨质疏松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后者将使相关骨折的发生率大幅度增加〔1〕。本文拟研究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围绝经期女性骨量减少的特点。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汉族和维吾尔族围绝经患者,确诊为骨量减少的女性312例,其中汉族191例,平均年龄44.6岁;维族121例,平均年龄45.7岁。(1)纳入标准:顺利完成上述各项检查项目,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高脂饮食喂养的追赶生长大鼠肝脏SIRT1-PPAR-α相关的肝脏胰岛素抵抗机制及低热卡饮食干预作用。  方法  在较长时间热卡限制后,根据体重匹配高脂饮食量喂养大鼠,建立追赶生长大鼠动物模型。用随机对照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n=8)、高脂追赶生长模型组(n=8)及饮食干预组(n=8)。观察低热卡饮食干预追赶生长大鼠的生长情况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和胰岛素释放功能(insulin releasing function,IRT)的状况;动物处理后,肝脏免疫组化HE染色,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肝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采用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方法,分别检测肝脏SIRT1、NF-κB 、FGF21及PPARα、PGC-1a基因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追赶生长大鼠组早期OGTT及IRT异常,随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抵抗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增高,肝细胞SRIT1、FGF21蛋白及PPAR-α表达下降,NF-κB 蛋白明显增加,肝脏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线粒体病变;饮食干预组大鼠体重显著减轻,肝脏指数及内脏脂肪明显改善,肝细胞结构明显改善,但仍有炎性细胞浸润、线粒体轻度异常,核膜较厚但完整;LDL-C明显降低,SIRT1明显增加;FGF21增加、NF-κB 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肝细胞乙酰化水平增高所导致的糖脂代谢相关分子表达异常,可能是导致大鼠追赶生长后肝脏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释放功能异常的重要机制;低热卡饮食干预有可能通过改变大鼠体内乙酰化水平防止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 KCNQ1基因 rs231362位点的多态性对宁夏地区回汉民族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 PCR -RFLP 技术对宁夏地区回族、汉族的 KCNQ1基因 rs231362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正常糖耐量人群和2型糖尿病人群中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1)两个民族中,KCNQ1基因 rs231362多态性在同民族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糖耐量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KCNQ1基因 T 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两个民族大致相同,回族 T 等位基因频率为0.05,低于本组汉族人群;(3)两个民族正常糖耐量人中,CC 组与 TC +TT 组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糖尿病组,回族与汉族 T 等位基因携带者(CT +TT)腰围水平 BMI 和腰臀比显著高于 CC 组(P <0.05),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 CC 组(P <0.05)。结论KCNQ1基因变异与宁夏地区两个民族2型糖尿病不相关。KCNQ1基因 rs231362多态性 CT +TT 基因型可能与回汉族2型糖尿病的腹型肥胖有关,且携带 T 等位基因者可能对回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妊娠期肾绞痛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结合国内外文献,对48例首诊为妊娠期肾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发现肾积水伴输尿管结石21例,其中1例双侧输尿管结石;B超发现肾积水但未发现输尿管结石27例,其中1例首诊误诊为妊娠期肾绞痛,妊娠晚期剖宫产证实为右卵巢畸胎瘤不完全蒂扭转并卵巢部分坏死行卵巢部分切除术。35例行保守治疗有效;1例肾积水进展者、1例双输尿管结石伴双肾积水者、1例肾积脓者及9例顽固性肾绞痛者行Double J(D-J)管置入术;1例重度肾积水者行经皮肾造瘘(Percutaneous Nephrostomy, PCN)术。47例安全顺利分娩或剖宫产,1例早产。结论 妊娠期肾绞痛的诊断具有挑战性,须严格排除其他急腹症。保守治疗对大部分患者有效,但需随访肾积水进展;保守治疗无效时,D-J管置入术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培菲康联合马来酸曲美布丁早期治疗对脓毒症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2例入住综合性ICU未出现肠功能障碍的脓毒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有4例及对照组有5例因不符合病例研究标准,最终被剔除本研究。除接受基础治疗外,治疗组患者入组第1天开始,鼻饲或者口服培菲康及马来酸曲美布丁,连用7 d以上,对照组则给生理盐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治疗前及第3、5、7天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D-乳酸浓度。在治疗后第5、7天评定2组肠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DAO活性及D-乳酸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02 9、0.340 3,P>0.05),治疗第7天,治疗组DAO活性及D-乳酸浓度均低于对照组(t=7.560 8、5.502 3,P<0.05)。2组组内比较,治疗前DAO活性及D-乳酸浓度最高,随着时间的推移,2项指标均逐渐下降(P<0.01,P<0.05)。治疗后第5、7天,治疗组肠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0.485±0.312)分vs.(0.634±0.363)分;(0.216±0.354)分vs.(0.425±0.367)分,P<0.05]。而组内比较,2组第7天肠功能评分均低于第5天(P<0.05)。结论培菲康联合马来酸曲美布丁早期治疗有助于保护脓毒症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血清促炎因子IL-1、IL-2、IL-4、IL-6、IL-8、TNF-α水平变化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我院健康体献血者40例作为对照组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L-1、IL-2、IL-4、IL-6、IL-8、TNF-α浓度 ,并在行冠状动脉造影后计算冠状动脉病的病变支数和Gennisi评分.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IL-1、IL-2、IL-4、IL-6、IL-8、TNF-α水平高于正常健康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 );冠脉病变支数和促炎细胞因子IL-1、IL-2、IL-4、IL-6、IL-8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 P<0.01 );冠脉病变积分和促炎细胞因子IL-1、IL-2、IL-4、IL-6、IL-8和TNF-α水平成正相关(P<0.01);IL-1、IL-2、IL-4、IL-6、IL-8、TNF-α之间存在正相关(P均<0 .01).结论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促炎因子水平可对观察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肩关节韧带损伤会引起肩关节疼痛。目前很多临床医生关注肩峰形态变化对肩关节韧带的影响,而对于喙突变异所致的疾病研究较少。喙突是肩胛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神经血管的重要保护结构,也是多个肌腱韧带组织的附着点。喙突的解剖形态变化可导致肩关节周围一些韧带结构的损伤,这也是导致肩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喙突形态变异与相关疾病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